集中營文學

集中營文學,是1933年至1945年之間在歐洲產生的反法西斯文學的一種類型。這種由曾經在集中營的被關押者撰寫的文獻資料、小說和詩歌真實地揭露了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具有極大的感染力。
漢斯-拜姆勒是第一部集中營文學《達豪殺人營》的作者。最著名的集中營文學史布魯諾-阿爾茨的長篇小說《赤手斗群狼》,它於戰爭結束十三年以後才出版。這部小說的出版使集中營文學這個文學類型取得了突破。(以上內容摘自《德國文學史》第四卷韓耀成著)
筆者認為:從廣義上講,凡是以二戰時期戰爭集中營為題材的文學都是集中營文學。如20世紀後才出版的《奧斯維辛的愛情》,講述了集中營中一個“必死無疑的”猶太女人和一個“混得挺好的”波蘭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對我們了解集中營生活也大有裨益,而且文學價值不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