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生態環境與民族文化考察記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生態環境與民族文化考察記

(一)刀耕火種的方法 (二)苯波的種類和產生 (一)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

基本信息

作 者:張江華,揣振宇,陳景源 著
出 版 社:中國藏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1-1
版 次:1
頁 數:224
字 數:181000
印刷時間:2007-1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0579387
包 裝:平裝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生態環境與民族文化考察記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生態環境與民族文化考察記

內容簡介

在關於墨脫縣的民族調查和研究的論著中,大多只關注民族文化的一般表象,而忽視了民族文化存在的生態因素。
本書則突出了生態環境與當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關係。通過我們對大峽谷里世居民族的研究表明,一些文化現象的存在原因,如果不聯繫那裡特殊的生態環境,是不可能作出圓滿解釋的。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課題提出的社會背景和意義
一、重視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二、將生態環境與民族文化結合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墨脫縣各民族所處的生態環境
一、地理位置和地名
二、地形、水系
三、氣候和天然植被
四、珍稀物種——野生植物和動物資源
五、生態環境中劣勢的一面
(一)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自然災害示例
(二)大規模道路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三)過度開墾刀耕火種地對森林植被的破壞
第三章 門隅、珞瑜諸族部歷史性遷徙的生態環境因素
一、古代墨脫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良好場所
二、墨脫生態環境的優越促成歷史上門巴族的遷入
三、珞巴族概況及從上珞瑜的遷出
四、清末清軍戍邊時墨脫的生態環境狀況
五、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藏族及其他民族在墨脫定居
第四章 生態環境與刀耕火種農業的關係
一、現代刀耕火種是特殊生態環境下的農耕方式
二、墨脫縣刀耕火種地的不斷擴大
三、墨脫縣刀耕火種及常耕地的經營
(一)刀耕火種的方法
(二)常耕地的水稻、旱稻及蔓加的種植
(三)主要農具、糧食加工機具及農業機械化的困難
(四)幾種主要農作物的產量
(五)農作物的病蟲害和防治
四、具有山區特色的家庭副業
(一)傳統的家庭手工業及現狀
(二)傳統的狩獵和今日的禁獵
(三)採集活動今昔
(四)家畜飼養及縣牧業發展的初步規劃
(五)歷史上的物物交換和今日民間市場的萌芽
第五章 生態環境與交通通訊事業發展的相互影響
一、歷史上的交通和傳統運輸
(一)連線高原的兩條主要交通線
(二)傳統運輸
二、解放後的道路建設和維護
(一)鄉村道路建設及受災情況
(二)波一墨公路建設
三、交通運輸現狀
(一)道路特點
(二)傳統運輸方式的變化
四、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交通的關係
(一)交通嚴重滯後是墨脫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瓶頸
(二)保護環境與改善交通條件並重
五、郵電和通訊
第六章 墨脫縣的醫療衛生與疾病防治
一、病魔常至的墨脫縣和對流行病的初步遏制
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過程
(一)醫療衛生事業的初創階段
(二)醫療衛生事業的緩慢發展階段
(三)醫療衛生事業的穩步發展階段
三、醫療衛生條件和防病治病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療衛生本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基礎設施落後給醫療衛生工作帶來的嚴重問題
(三)舊觀念和不良生活習俗帶來的問題
四、改善醫療條件是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繼續貫徹“一個為主兩個面向”的工作方針
(二)加大對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管力度
(三)充分發揮鄉村醫務人員的作用
(四)給墨脫縣以特殊的政策和支援
第七章 特殊生態環境對當地民族物質生活和禮俗觀念的影響
一、適應氣候和環境特點的服飾
二、與生態環境相應的農作物和食物
三、適應濕熱氣候的住房
四、生態環境對出行觀念的影響
第八章 特殊生態環境下的宗教、禁忌和喪葬
一、原始宗教——苯教
(一)門巴族在宗教上的原始觀念
(二)苯波的種類和產生
二、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傳播
三、禁忌和預兆
(一)若干忌日和忌諱
(二)對動植物異常現象徵兆的忌諱和解釋
(三)有關夢的聯想和解釋
(四)有關病人和生孩子的禁忌
四、喪葬
第九章 墨脫縣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高標準修路,減少“建設性”破壞
(一)波一墨公路要按照幹線公路的標準修築
(二)特殊路段需特殊處理
(三)保護和恢復路旁植被
二、進一步退耕還林
三、保護好森林是維護生態環境的關鍵
(一)生態環境保護要以保護森林為核心
(二)用法制保護森林、遏制生態環境惡化
(三)孟加拉虎由“虎害”變為重點保護
動物的過程
四、種植經濟林木,實行建設性開發
(一)建立黑木耳和蘑菇種植場
(二)建立果園和栽培觀賞植物
(三)建茶園、茶山
(四)保護、利用野生油料和引進油茶
(五)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
五、開展生態風光和人文旅遊
(一)旅遊線路和方式
(二)旅遊收入測算
(三)加強“軟體”建設
(四)開發旅遊紀念品
(五)防止環境污染
附錄:中國古代思想家及現代中外學者有關自然與人類關係的論述
一、古代思想家、學者的相關論述
(一)大自然有自身的運行規律,人類要尊重它
(二)自然是物質的,是在不斷變化的
(三)人與自然不能分離,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以人為中心,掌握複雜的自然規律為人類服務
(五)保持事物的多樣性是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之一
二、借鑑國內外地理學科的相關理論
(一)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
(二)自然環境與種族、民族文化的關係
(三)生態環境研究要以人為中心
(四)對國外生態環境理論只能擇其精華而用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