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式戰鬥機

隼式戰鬥機

中島(Nakajima)制Ki-43一式戰“隼”戰鬥機,即一式戰鬥機,盟軍代號“奧斯卡”,是日本陸軍裝備的標準戰鬥機,是一種優秀的戰鬥機。

基本信息

戰鬥機介紹

一式戰“隼”(Hayabusa,Nakajima ki-43,"Oscar")

1943年開始隨著盟軍新型戰鬥機的服役,隼式因速度緩慢而顯得過時,但隼式的優秀結構、高度的靈活及爬升性能還是使其成為盟軍兇殘的對手。隼式的武器也不夠強大,面對後期盟軍重裝甲的戰鬥機較為無力。

Ki-43隼式戰鬥機 Ki-43隼式戰鬥機

發展沿革

設計指標

九七式戰鬥機 九七式戰鬥機

隼式戰鬥機是中島飛機公司於1937年12月在日本陸軍的指示下開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用於取代九七式戰鬥機(中島Ki-27)。軍方要求該機的最大速度達到500公里/時,並能夠在5分鐘內爬升至5000米高度,續航距離必須在800公里以上,武器則為兩挺7.7毫米機槍。除此以外,新飛機必須擁有等同於九七式戰鬥機的優異機動性。

首飛折翼

隼式生產型 隼式生產型

第一架原型機於1938年12月12日進行首次試飛,由於陸軍要求不合理,原型機試飛時發生了空中解體的慘劇,由於有零戰原型機在空中解體的前例,陸軍要求其對機體結構加強。因為此次意外,日本陸軍對隼的性能要求回歸合理面,要求以機體的穩定性為主(此種性能指標之要求為當時日本各軍種之通病)

4301原型機 4301原型機

隼式原型機側視圖,注意螺旋槳的前端並未安裝轂蓋,座艙後部結構、無線電天線桿安裝以及垂直尾翼造型均與生產型有明顯區別。

武備發展

最初裝備的7.7mm機槍無法滿足需求,在一型乙上改為一挺12.7mm與一挺7.7mm機槍,一型丙上改為兩挺12.7mm機槍外加翼下掛載兩枚30千克航空炸彈,二型甲上改為可掛載兩枚250千克炸彈,在三型乙中進一步換裝兩門20mm航炮。此外一型丙在進行自殺式襲擊時可搭載一枚250公斤炸彈。

隼被日本陸軍定位為"輕戰",主要目標著重輕巧的運動性能以同敵方戰鬥機格鬥,在火力和結構上讓步較大。由於隼的機翼結構設計架構較舊、輕巧緻密而複雜,難以承受內裝機槍或機炮的重量和后座力,在翼下裝設槍/炮囊又對飛行性能影響過大,故只在機首裝設兩處槍位。但這樣令隼要擊落有裝甲保護的美制軍用機 (即便是戰鬥機) 相對困難,雖然後來把機槍由7.7mm口徑的八九式提升為12.7mm口徑的一式重機槍,但打擊力偏弱的問題仍在,只有試製兩架的隼三型乙 才實驗性的裝備了兩門20mm口徑機炮。

技術特點

隼式戰鬥機 隼式戰鬥機

在機體的整體設計上除了加入了可收放式起落架設計以外,基本結構大多與九七式戰鬥機相同,配備可收縮起落架;不過測試的結果表現出一式戰鬥機的續航力以及最高速度比九七式戰鬥機來的優秀,但是在迴轉性上比九七式來的差,測試結果出來之後陸軍對此機型還算滿意並下令量產。

此機也是日本戰機中第一種裝備防彈裝甲及自封油箱之機種。

設計型號

一型

Ha-25型引擎裝備的早期生產型。在生產時自封油箱設計為可以耐7.7mm機槍的攻擊。

一型丙 一型丙

一型的生產型依照時間而有甲、乙、丙三批小幅度改進之機種。主要為火力上的強化。

型 號 Nakajimaki-43-1c(一型丙)
發 動 機 三菱Ha-33/112氣冷式1台,950馬力
尺 寸 長28.9英尺,翼展37.5英尺
爬 升 率 3450 英尺/分鐘
最大速度 308 mph
升 限 38500英尺
航 程 745英里
空 重 3483 lb/4775 lb起飛重量
武 器 12.7mm機槍兩挺,30公斤炸彈兩枚或一枚250公斤炸彈
機組人員 1人

一型各型號特點

Ki-43-I

原型機

Ki-43-I Mark.1a (一型甲)

裝備兩挺7.7mm航空機槍,使用三個橡膠自封油箱。

Ki-43-I Mark.1b (一型乙)

換裝一挺7.7mm航空機槍和一挺12.7mm航空機槍。

Ki-43-I Mark.1c (一型丙)

換裝兩挺12.7mm航空機槍,可在翼下掛載兩枚30千克航空炸彈;隨著更多12.7mm機槍列裝,早期的1a、1b型都陸續被升級到1c型的架構。

二型

一式戰鬥機生產最多的型號,與一型的差別為機身結構強化、換裝Ha-115式引擎、將主翼切短30厘米、螺旋槳由二葉換裝為三葉螺旋槳。

隼II型(64戰隊) 隼II型(64戰隊)

武裝為12.7mm機槍兩門、自封油箱加強為可抗12.7mm機炮攻擊、並在駕駛艙後方加裝防12.7mm機槍子彈攻擊之裝甲板。由於生產時間的不同因此機首的造型以及冷卻器排氣口的位置都有些微差異。

正式名稱 一式戰鬥機二型
試作名稱 キ四三-二(Ki-43-II
全寬 10.837m
全長 8.92m
全高 3.085m
空重 1,975kg
一般全備重量 2,590kg
發動機 Ha-115(離陸出力1,150匹馬力)
最快速度 536km/h(高度6,000m)
爬升率 5000米/4分48秒
續航距離 3000km(加掛副油箱狀態)/1620km(機內燃油)
固定武裝 機身內12.7mm機槍2門(攜帶彈藥各270發)
外掛武裝 30kg~250kg炸彈x2

二型各型號特點

Ki-43-II (二型)

原型機、驗證機,採用了Ha-115發動機、更短更堅固的機翼、反射式瞄具。

Ki-43-II Mark.2a (二型甲)

可以攜帶兩枚250千克炸彈。

Ki-43-II Mark.2a 後期型 (二型甲後期型)

改善滑油系統散熱效率,加裝著陸燈,座艙增加12mm裝甲板。

Ki-43-II Mark.2b (二型乙)

加裝無線電,駕駛員靠背增加裝甲。

Ki-43-II Mark.2b 後期型 (二型乙後期型)

可以攜帶副油箱。

Ki-43-II-Kai Mark.2改 (二型改)

三型

使用燃油直噴發動機技術,增加油箱容量。

隼III型甲 隼III型甲

換裝為加裝甲醇水注入裝置之Ha-115-2發動機之一式戰鬥機最後量產型。武裝與防彈裝備與二型相同。中島飛機公司進行試製,實際量產為立川飛機公司。

三型 三型

在此型的小改版上有武裝強化為20mm機炮2挺的試作型(Ki-43-III乙)。不過從一式戰鬥機二型後期開始不斷增加的裝備使得機身空重直線上升,到最後隼已經脫離了一開始設計時的“輕型戰鬥機”設定(歐美機型沒有輕型戰鬥機此種分類)。

三型各型號特點

Ki-43-III Mark.3 (三型)

原型機,使用1230馬力的Ha-115-II發動機,可掛載兩個110升副油箱。

Ki-43-III Mark.3a (三型甲)

安裝可以雪地起飛的滑撬。

Ki-43-III Mark.3b (三型乙)

換裝兩門20mm航炮。(只生產了兩架)

四型

換裝為加裝甲醇水注入裝置之Ha-112-2發動機(與海軍使用之金星六二式類似),並將機體部份改變成木製結構;不過此種機型還在設計圖階段計畫便終止。

性能數據

型 號 Nakajima ki-43-1c(一型丙)
發 動 機 三菱Ha-33/112氣冷式1台,950馬力
尺 寸 長28.9英尺,翼展37.5英尺
爬 升 率 3450 英尺/分鐘
最大速度 308 mph
升 限 38500英尺
航 程 745英里
空 重 3483 lb/4775 lb起飛重量
武 器 12.7mm機槍兩挺,30公斤炸彈兩枚或一枚250公斤炸彈
機組人員 1人

服役事件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隼式是日本陸軍最重要的戰鬥機,足跡遍及所有日本陸軍涉及的戰區,也是盟軍經常碰上的對手。由於在外型上與三菱的零式戰機相近,很多盟軍飛行員的作戰紀錄其實是遭遇一式陸戰,而非零式戰鬥機。大戰末期一式陸戰除了擔任第二線的任務之外,也參與神風特攻隊的自殺任務。

隼式戰鬥機歷史圖片 隼式戰鬥機歷史圖片

隼式戰鬥機與零戰一樣必需在訓練有素的飛行員手裡才具有很大的威力,隼式戰鬥機速度不大,火力不強,加上結構脆弱,由新手駕駛在空戰中則難以對抗美軍的F4U/F6F/P51等新式戰機,戰爭後期日本嚴重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無法發揮隼式戰鬥機的威力,所以與相同處境的0戰一樣也大量充當了自殺特攻飛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