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務老城區

位於青海省同仁縣東南部隆務河邊的一級台地上,距離城區1公里,是青海省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區之一。 城區分為上、下二街,修南北城門各一,建成後將散住在隆務寺周圍的商人都安置在城內,形成以商業為主的街區。 老城區民居建築古樸,布局自然,裝飾簡樸,依地形高低而錯落有致。

位於青海省同仁縣東南部隆務河邊的一級台地上,距離城區1公里,是青海省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區之一。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是夏日倉六世活佛(熱貢地區最大的活佛)為了順應民意,方便民眾生活和商貿流通,動員周圍民眾在隆務河兩岸圈地百餘畝,修建的商人居住地。城區分為上、下二街,修南北城門各一,建成後將散住在隆務寺周圍的商人都安置在城內,形成以商業為主的街區。現居住著506戶居民2100人,有回、漢、藏、撒拉、東鄉、保全等民族。
老城區民居建築古樸,布局自然,裝飾簡樸,依地形高低而錯落有致。集中展示了隆務地區非宗教的傳統建築風格。建築風格主要為青海地方鄉土式與不同民族形式的融合,其中漢式符號語言最多,傳統莊廊布局也有體現。其他民族的建築語言符號主要運用在門口及細部處理上。其建築凸現了極強的人文特色。特別是分別代表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的隆務寺、圓通寺、清真寺在百年滄桑中,始終和睦相處,同舟共濟,共處一條街,在黃南地區傳為歷史佳話。是全國罕見的一大人文景觀。
登臨隆務河東岸的高地,遠眺對岸,各式古老民居自河岸開始,漫過一級台地,與二級台地上的隆務寺建築群落融為一體,金碧輝煌的寺院宗教建築與古樸典型的民居古建築渾然一體,顯示出歷史文化名城濃厚的文化底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