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清潔

《 陽光清潔》是2003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由克莉斯汀·傑弗斯導演,艾米·亞當斯、艾米莉·布朗特主演。 影片講述兩姐妹靠自身的努力和勤奮的工作,擺脫了窘迫生活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上高中的時候,未來對羅絲·羅科夫斯基來說是如此的光明:她不但是學校啦啦隊最迷人的隊長,而且她的男朋友還是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四分衛。很快十幾年過去了,羅絲·羅科夫斯

基(艾米·亞當斯飾)卻已風光不再。如今的她已經年過三十,離了婚,和一位已婚警察馬克作著“周末情人”,一個人拉扯兒子,每天加班幹活,以期能多掙點錢把兒子送去好一點的學校就讀。而最尷尬的還是她去以往同學的豪宅當清潔工時,她們都會談起她當年的風采,羅絲的心酸只有自己往肚裡咽。
羅絲的妹妹諾拉(艾米莉·布朗特飾),則更是個典型的失敗者。她年紀不小了,可依然和父親住在一起,感情和事業“屢戰屢敗”,性情也越來越古怪;而父親喬(阿蘭·阿爾金飾)也不是省油的燈,從不肯腳踏實地找一份工作,只天天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所以整個家庭完全沒有任何積蓄……相比之下,羅絲還算頭腦清醒,只不過這個奇怪的家庭也開始攪得她越來越頭疼了。
就在羅絲自覺要被暗無天日的生活壓得窒息時,“老情人”馬克卻給她送來了一絲小小的“轉機”:他所在的警局需要一些清潔人員來清理犯罪現場。渴望多掙些錢的羅絲幾乎沒想就答應了,而這份活一個人乾不過來,於是羅絲拉上了整天遊手好閒的妹妹,兩人一起開了一間“陽光清潔”公司。當然,清理謀殺現場和自殺場所並不是什麼華麗的工作,但是死亡確是份很有“錢”途的事業,所以隨著公司接到的出工計畫越來越多,羅絲與諾拉的窘迫生活開始有了好轉;而隨著兩人合作得越來越多,羅絲與諾拉也終於開始體驗到她們多年來都在逃避的那份姐妹間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整個家庭,也開始有了轉機……

幕後花絮

獨立製作,如今這個詞語已經越來越多的和“獲獎”或者“奧斯卡”聯繫在一起。《杯酒人生》(Sideways)、《撞車》(Crash)、《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陽光小美女》(Little Mi

ss Sunshine)……無一不是低成本的獨立小製作電影。如今獨立製作已經逐漸在曾被六大電影公司壟斷的好萊塢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獨立製作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去年底上映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是一部成本僅1500萬的獨立電影,而它卻在第81屆奧斯卡上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8項大獎!
《陽光清潔》也是一部成本只有500萬的小作品,而它的誕生過程,就像影片中姐妹倆冰釋前嫌一樣不簡單。第一次寫劇本的梅根·霍利(MeganHolley)最初是被她在收音機上聽到的訊息激發了靈感,那個訊息正是關於犯罪現場清潔事業的。“我覺得這會是一個故事的極佳背景,”梅根·霍利說,“所以我開始寫劇本,每天在上班前寫一點。寫完它花了我不少時間,但最終我的劇本還是成形了,我便把它寄到了當地一個編劇比賽。”
出乎梅根霍利意料的是,她的劇本獲得了頭等獎,然後這個劇本吸引了製片人格林·威廉姆森(Glenn Williamson)的注意。一開始是他的助手讀了這個劇本並告訴他“非常好,你一定得看看”,然後威廉姆森就抽空讀了讀,發現真的很棒,於是他便約見了梅根·霍利,並告訴她他想製作她的電影,梅根喜出望外。
“我們覺得《陽光清洗》很有趣”,格林·威廉姆森說,“我們還覺得它很感人,很心碎,很甜蜜,很真實。我們就是不能對它說‘不’。”隨後,格林·威廉姆森聯繫上導演克里斯汀·傑夫斯,而這個故事正是她在尋找的類型。“我覺得它既濃烈辛辣又充滿趣味”,傑夫斯透露說,“我正想找一部有意思的電影換換執導口味,並希望電影裡能有一些出眾的演員。”而看看隨後加入的艾米·亞當斯、艾米莉·布朗特阿蘭·阿爾金以及史蒂夫·贊恩,導演克里斯汀·傑夫斯的願望完全達到了。而她擅長的以視覺帶動情感的手法,也在本片中大放異彩。

電影簡評

本片的主角是羅絲與諾拉姐妹,兩個人生中的失敗者;而影片選擇的兩個火花四射的演員演繹她們,則是令編劇梅根·霍利都大呼震驚。“她們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霍利說,“比

我想像中好多了。她們為角色帶來的複雜性與魅力是我當初在屋子裡寫劇本時想都沒想過的。”
艾米·亞當斯(Amy Adams)一直就是影片主演的首選。當年憑《六月蟲》(June Bug)提名奧斯卡嶄露頭角後,艾米·亞當斯在前年年底奉獻了令世人驚艷的《魔法奇緣》(Enchanted),她出色的演技讓全球影評人都讚不絕口。而去年年底一部《虐童疑雲》,則再次把艾米送上了奧斯卡的舞台──她第二次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艾米是那種每次都會給你一些不同演出狀態的演員”,製片人傑布·布羅迪(Jeb Brody)說,“她總是能以不同的方式打動你,而以艾米的美貌,扮演一個前啦啦隊長很有說服力;以艾米的演技,要演出這個角色的深度更不成問題。”
而對於影片中的妹妹角色,傑布·布羅迪說:“想像誰來演艾米的妹妹是讓人激動的,而艾米莉·布朗特可以說是這個角色的完美人選。”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自從在《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技壓安妮·海瑟微(Anne Hathaway)和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雙雙榮獲當年的金球獎演技提名後,其在好萊塢的星途就平步青雲。如今雖然手上已經多個大製作的劇本可供挑選,可艾米莉並沒有被短暫的成功沖昏頭腦,她深知,磨鍊演技才是女演員最終的出路。

演職員表

攝影 Cinematography:

 John Toon
剪輯 Film Editing:
 Heather Persons
選角導演 Casting:
 Avy Kaufman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Joseph T. Garrity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Guy Barnes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Wendy Ozols-Barnes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Alix Friedberg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Sarah Lemon....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Chemen Ochoa....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Gregory J. Smith....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arcia Woske....additional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美國USA 2008年1月18日......(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德國 Germany 2008年2月8日......(歐洲)
法國France 2008年9月11日......(法國杜維爾美國電影節)
德國 Germany 2008年9月30日......(漢堡電影節)
美國 USA 2009年3月13日......(限制上映)
美國 USA 2009年3月20日......(Expansion)
美國 USA 2009年3月27日
挪威 Norway 2009年4月3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9年4月9日
德國 Germany 2009年4月16日
法國 France 2009年4月29日
以色列 Israel 2009年4月30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9年5月13日
日本Japan 2009年7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