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

陸港

陸港(Inland Port),又名內陸港、無水港、乾港。陸港是設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匯處,便於貨物裝卸、暫存的車站,是依照有關國際運輸法規、條約和慣例設立對外開放的國際商港。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陸港(LandPort),或國際陸港。國際陸港是設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匯處,便於貨物裝卸、暫存的車站,是依照有關國際運輸法規、條約和慣例設立對外開放的國際商港。陸港也是沿海港口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的支線港口和現代物流的操作平台,為內陸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國際港口服務。

理論創立

陸港陸港
“陸港”理論的首創者是陝西省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際陸港工作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席平,被業界譽為“中國陸港之父”。
2013年5月1日,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69屆年會上14成員國簽署《政府間陸港協定》。
2014年5月16日,“中國港口協會陸港分會”於西安成立;大會確立了“陸港”為學名、大名,“無水港”、“乾港”、“內陸港”等其它名稱為小名,矯正了陸港發展的“準星”。

詳細解釋

1、國際陸港設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為的是更貼近進出口企業
2、國際陸港設在鐵路、公路交匯處,為的是利用鐵路運費較低的特點降低國際運輸成本,運用公路運輸便捷的特點提高集疏港效率;
3、國際陸港是依照有關國際運輸法規、條約和慣例設立的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並且直接融入國際運輸網路(間接的不算),方可稱之為國際陸港,如果運營依照的是國內有關法規,那么它只是一個“堆場”、“中轉站”,這就是分水嶺,這就是標誌;
4、國際陸港是接納沿海港口設立“內陸港區”的平台;比如,西安陸港內可設定天津港西安港區、青島港西安港區、連雲港港西安港區、上海港西安港區;
5、建立國際陸港的目的是為內陸地區進出口商提供方便快捷的國際港口服務,促進地區國際貿易發展;
名稱。
之所以叫國際陸港,一是貨物在陸地運輸、運輸的是國際貨物、在陸地裝卸、港口建設在陸地上;二是名稱符合國際運輸慣例操作的要求;三是符合國際港口的起名序列:海港、空港、陸港,名稱規範統一。因此,國際陸港作為學名較合理,“無水港”、“乾港”、“旱碼頭”等其它名稱作為別名,較為合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