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平[血脂冠心病專家]

陸國平[血脂冠心病專家]

血脂冠心病專家,長期從事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包括脂質代謝、營養與心血管疾病、基因干預治療基礎研究。在國內外發表文章60餘篇。現任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動脈粥樣硬化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動脈硬化冠心病學組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陸國平 陸國平

陸國平,男,1952年5月生,1979年畢業於佳木斯醫學院醫療系,1984.9-1990.4,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心內科在職碩士、博士研究生,1990.5-1993.7,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現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科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華醫學會動脈硬化冠心病學組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學會常務委員、衛生部國家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成員兼循環命題組組長、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專家委員、國家繼續教育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動脈粥樣硬化學組副組長,上海市藥監局藥品審評諮詢專家,上海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博導資格評審專業組成員,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兼動脈粥樣硬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瑞金醫院醫療缺陷專家委員會成員,《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等多家雜誌特邀編委,承擔上海市科委重大課題,在國內外發表文章60餘篇。多年來主要從事心血管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包括脂質代謝、營養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因干預治療等基礎研究。

教育背景

1979年畢業於佳木斯醫學院醫療系;

1984.9-1990.4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心內科

在職碩士、博士研究生;

1990.5-1993.7 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食品系脂質實驗室、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內科脂質實驗室)

職稱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職務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常務副主任

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

上海動脈粥樣硬化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動脈硬化冠心病學組委員

單位科室: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

研究方向

脂質代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

特色和意義

深入研究了脂質和營養代謝紊亂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基本確定了中國正常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正常參考值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初步闡明了ω3多價不飽和脂肪酸(ω3PUFA)降低高甘油三脂作用的機制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機制,進一步驗證了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一、二級防治中的作用;並率先在國內開展了NF-κB轉錄因子的誘騙性雙鏈寡核苷酸及其反義基因治療再狹窄的研究。

學術地位

承擔重大科研項目:

1. 長期服用普伐它丁對血清膽固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作用;衛生部課題

2. 辛伐它丁對心肌梗塞患者LDL氧化小而密LDL,血小板NOS和PAI-1基因表達的影響;衛生部默沙東基金

3. 調整血脂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研究;施貴寶科研基金

4. NF-κB轉錄因子的誘騙性雙鏈寡核苷酸及其反義基因治療再狹窄研究;上海市教委重大課題

5. 誘騙性雙鏈寡核苷酸生物塗層支架預防血管介入術後再狹窄的實驗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課題

發表論文

1. W.S.Harris, Guoping Lu. Influence of n-3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the endogenous activities of plasma lipase. Am J Clin Nutri. 1997;66:254-60

2. W.S.Harris, Bo-E.Hustvedt, Egil Hagen, Michael H.Green, Guoping Lu, and Christian A. Drevon. n-3 fatty acids and chylomicron metabolism in the rat. J Lipid Res 1997; 38:503-15

3. Guoping Lu, Sheryl L.Windsor, William S. Harris. Supplementation with n-3 fatty acids enhances the in vitro conversation of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to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J Nutr Biochem 1999

4. Guoping Lu, Chunfang Wu, Lansheng Gong. Effects of n-3PUFAs on plasma and platelet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plasma 6-Keto-PGF1,thromboxane B2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hinese J Cardiology 1990;18:279-81

5. Huaiyi Ding, Guoping Lu, lansheng Gong. The Leukotriene B4 concentration of blood leucocyte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nt level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Acta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1992;12:51-3

6. David J Maron ,MD; Guo Ping Lu,MD Nai Sheng Cai, MD et al.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a Theaflavin-enriched green tea extrac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3; 163: 1448-53

7. 龔蘭生 陳良華 陸國平。降低膽固醇在冠心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臨床內科雜誌 1998;15:3-4

8. 陸國平 戚文航。調脂與冠心病一級預防。新醫學雜誌 1999;9:13-4

9. 陳良華 陸國平 龔蘭生。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與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學進展 1999;20:23-6

10. 冀 靜 陸國平 龔蘭生。冠狀動脈重建術中小灶性心肌梗死的意義。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1999;11:62-3

11. 陳良華 陸國平 龔蘭生。心肌梗塞二級預防的研究進展。山東醫藥 1999:39:46-7

12. 陳良華 陸國平 吳春芳 龔蘭生。卡托普利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內皮依賴舒張反應的影響。高血壓雜誌 1999;7:76-8

13. 陳良華 龔蘭生 陸國平 吳春芳。普伐他丁對HepG2細胞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響。中國循環雜誌 1999;14:162-4

14. 吳春芳 陳良華 陸國平 龔蘭生。脂蛋白(a)對HepG2細胞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響。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1999;27:231-3

15. 馮寧、陸國平、龔蘭升。甘油三酯血症與冠心病的再認識。中華心血管病雜誌。1999;27;395-8

16. 陳楨玥 陸國平。NF-kB的反義核酸對人血管內皮ICAM-1表達的影響。上海醫學,2003;26;9。

17. 陳楨玥 陸國平。NF-kB的誘騙性寡核苷酸對人血管內皮VCAM-1表達的影響。中華醫藥雜誌,2003;11

18. 陳楨玥 陸國平 龔蘭生。核因子kappaB與動脈粥樣硬化。上海醫學 2002;25:602-604

19. 陳楨玥 陸國平。核因子kappaB的反義和誘騙性寡核苷酸聯合作用對培養人臍靜脈內皮細胞血管細胞粘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中國動脈硬化雜誌 2004 ;Vol12; No3;305-308。

20. 陳楨玥 陸國平。核因子kappaB的誘騙性寡核苷酸對腫瘤壞死因子-a誘導的細胞間粘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上海醫學,2004;27:226-228。

21. 張敏 陳楨玥 陸國平 吳春芳。辛伐他丁對內皮細胞ECV-304細胞分化抗原40誘導表達的影響。中國動脈硬化雜誌 2003;11(3)

22. 張敏 陳楨玥 吳春芳 陸國平。辛伐他丁抑制CD40L介導的內皮細胞的激活和CD40的表達。中華醫學雜誌。2003,已修回。

23. ZHANG Min, CHEN Zhen Yue, Wu ChunFang and LU GuoPing. Simvastatin inhibits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probably through interfering with CD40/CD40L pathwa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 (Accepted; in press)

專著

1.《高脂血症患者必讀》 主編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1999 第一版

2.“高脂血症”《內科手冊》第六章 P512-7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第四版

3. “血脂異常:從生化,流行病學到治療決策” 臨床醫學卷·內科學 第三章 黑龍江科技出版社 2000.1 第一版

4.“一氧化氮、內皮功能不全與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治療》上海科技出社 2001

科研成果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與冠心病極其危險因素的關係研究結果:基本確定中國正常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正常參考值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並為中國的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同型半胱氨酸研究奠定了基礎

2.ω3多價不飽和脂肪酸(ω3PUFA)降低高甘油三脂作用的機制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機制研究結果表明: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正常狀態下LPL和HL 的活性均明顯升高;其VLDL對孵育的正常人LPL和HL的敏感性增強,其轉化生成的LDL量增加,這為ω3PUFA在臨床的安全套用及其副作用的防治作出了貢獻

3.他丁類藥物對冠心病患者的非調脂作用研究表明:普伐他丁和辛伐他丁10 毫克既可顯著降低血LDL水平,又可使VLDL和LDL亞型,LDL氧化,血清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內皮功能,血小板中ecNOS和PAI-1表達,粘附分子等參數發生有利於臨床效益的變化,這對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意義重大。未見國內外有上述研究特點的報導

4.普伐他丁對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及其量效關係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劑量普伐他丁(即使每天10毫克)均可改善肱動脈血管內皮功能,且隨普伐他丁劑量增加,其肱動脈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有增強趨勢這一結果提示國人常用的普伐他丁每日10mg劑量是有效益的,有高的效益/價格比,符合中國國情

5.NF-κB轉錄因子的誘騙性雙鏈寡核苷酸及其反義基因治療再狹窄研究結果表明:NF-kB的誘騙性雙鏈寡核苷酸及其反義核酸能抑制新生內膜形成及血管損傷後ICAM-1、VCAM-1、MCP-1的基因表達和蛋白合成,兩者聯合套用,效果更為顯著,為核酸治療冠心病PTCA及支架術後再狹窄開闢了新的途徑,在國內外未見報導。

南通大學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通大學研究生部主任,南通大學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和南通大學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帶頭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和江蘇工業學院兼職教授。

研究領域包含信息處理、非線性控制系統、魯棒控制、時滯控制、廣義控制系統、網路控制系統以及智慧型控制等。主持國家級(2項)、省級(3項)以及市廳級(6項)科研基金共11項,其中完成7項,在研4項;參與各類科研基金10餘項, 其中包括作為第二申請人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基金 (CERG) 共3項。已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有70多篇次論文先後被 SCI、EI、ISTP 收錄,被SCI刊物引用近50篇次。先後多次赴香港城市大學進行合作科研,分別任高級研究員助理、副高級研究員、高級研究員等職。2006年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紐約 Polytechnic 大學進行合作科研。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持人,四次擔任國際學術大會程式委員會委員,多次擔任 IEEE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Automatic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等近十種重要自動控制學術期刊審稿人,多次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通訊評議專家。指導大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均有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