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根藝

陳氏根藝

作品以天然的檀香榴樹根上的樹榴形狀老薑,取名諧音姜與江,因此而得名“姜山如此多嬌”。

簡介

陳氏根藝,源於清未時期,陳浩(第一代人)就開辦根藝作坊,經過五代人的不斷努力和探索,在處理技術上也日漸成熟,形成自己獨特的製作技藝和創作個性,追求創作作品從根的大氣所在,捉影捕形,以洗鍊協調,粗中有細,巧中點晴的處理技巧,又不失根的原生形態,保持它的自然特色,抓住根形的輪廓,廖廖數刀便概括出生動的形象。
陳氏根藝製作有三刀一烤之精要,三刀就是一卷、二亂、三點綴,套用卷刀一定要順理成章,按照樹根鏇律用刀,不可傷其自然姿態,卷刀要用的有節序有規律,要用腕力一氣呵成。“亂刀”並不是亂刻、亂截、應強調刻畫有序、截其多餘,要考慮恰到好處,拼湊之時也留有餘地,不破壞樹根的內在自然神形重要部位,“亂刀”是去其璞而露其真的關鍵刀法。樹根上的疤疙瘩紋理、色澤、凹凸、線條,則採用點綴巧技,做到點綴得體,位置恰當、否則反傷其狀,要達到渾然一氣。處理之處要用刀以亂處理之形,再用火烤之法創出天然的斑疤之態,使之整體流暢,形態逼真。
陳氏根藝在創作題材上既有以人物為主的作品,也有反映現象生活的自然百態的作品,既有弘揚傳統美德的寓意,也有倡導時代新風的傳遞。

所在區域與地理環境

莆田市秀嶼區位於福建東南沿海中部,台灣海峽兩岸,是我國沿海時代地帶及對台往來的交通樞紐,這裡屬亞洲帶海洋氣候,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不僅是旅遊觀光的勝地,更是投資興業的風水寶地。

歷史淵源

清末時期,陳浩(十九老師)(1861-1921)已開始小型製作根藝作坊。主要製品如筆筒、如意、揭具等。而且創作根藝技藝變通,作品更具有天然味。1950年傳於陳仁孫、陳金坤(土名馬坤),他們繼承祖上製作根藝技法並發揚光大,著重巧借天然,尋找根的特色性,突出意境。1996傳於陳志華,陳志華在父輩巧借天然的基礎上,對根重新審識和研究,又進一步對根的賦予語言解剖、在尊重根的自然形態,原則上在動過的部份,再加以仿真處理,創作了獨特的“天然仿真技傳”。如作品《金蛇狂舞》在2007年在北京展覽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根石藝術精品展“劉開梁”金獎。

技術主要內容

陳氏根藝經五代傳承人繼承和探索,已形成自己的根藝創作個性;巧借天然,突出意境,題材貼近生活,講究布局,與天同創的藝術特點,天然與情感相結合,獨特的構思從不重樣(唯一)世上孤品。它主要由觀察、想像、立意、布局、命名、天然仿真法等六個基本程式組成。
一、觀察: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分析,才能準確掌握根的結構特證。
二、想像:根據根的自然特徵,通過象形,聯繫所產生的主觀靈感。
三、立意:是藝術創作中確立形象,意境和主題的過程,根據根提供的意象“信號”結合,並結合對生活和大自然的感受,力求達到最佳的效果。
四、布局:是根藝創作中重要環節,著重在巧字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根的自然特長挖掘和巧借天然。
五、命名:以貼近作品的動感,聯想現實生活題材,倡導時代新風,美德的時代術語,不斷提煉,選擇,合適的命名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
六、天然仿真法,在動過的局部,經過作者對天然紋路的認真解讀,利用工具根據局部天然模仿處理。再用油漆對局部處理,然後再用火槍噴烤處理的局部,讓整件作品色調一致,更顯得古樸文雅。其中,立意和仿真最為獨特 。

相關製品與代表作品

《金蛇狂舞》2007年11月,陳志華在北京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根石藝術精品展金獎。
《對話》2009年10月,陳志華在北京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根石藝術精品展金獎。
《一指禪》2008年7月24日,陳志華在福州迎奧運福州根木雕展獲得創意特別獎。
《禪》《慈渡》2010年6月9日,陳志華在大連參展,被收藏在《馬馳驥根藝美術陳列館》。
《十八羅漢》2011年3月,陳志華在廣州獲得十三屆中國藝術精品展金獎。
《國寶》阿俊1960年被收藏在上海市美術博物館。

浪遏飛舟浪遏飛舟
金蛇狂舞金蛇狂舞

一指禪

禪

傳承譜系

第一代陳浩,(土名十九老師)(1861-1921),開辦小型根藝作坊,製作一些根藝作品。
第二代陳俊,(土名阿俊)(1901-1968),擅長製作硬質樹根,如菸嘴、拐杖等實用性根藝作品。
第三代陳仁孫、陳金坤,(土名馬坤)在黃石雕刻廠,並留有一些精品存世。
第四代陳志強、陳志平、陳志華(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在秀嶼區創辦莆田市有根齋根藝有限公司,專業主攻根藝製作,以及培養陳氏根藝技藝製作人才。
第五代陳黎仙、陳歡、劉舉雲、陳黎芳、陳冰、陳敏敏,在莆田市有根齋根藝有限公司接受師承。

代表性傳承人

陳志華(第四代)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

陳黎仙(第五代)中國高級根藝美術師 專長打模

陳歡(第五代)中國高級根藝美術師專長打模
劉舉雲(第五代)中國高級根藝美術師 專長打模以及天然仿真法
陳黎芳(第五代)中國高級根藝美術師專長開臉(達磨、觀音、財神、仕女以及羅漢)

郭金亮中國初級根藝美術師修光和開臉(財神)

陳山中國初級根藝美術專長修光

陳應可中國初級根藝美術專長磨光

枝術主要特徵

①巧借天然,借勢尋美覓奇;
②突出意境,注重生活情節;
③講究構圖,挖掘天人合一;
④奇缺有序,化腐朽為神奇。

作品的重要價值

(1)歷史價值:陳氏根藝早年已有精銳,歷史上有收藏陳氏根藝精品的記錄。
(2)藝術價值:從第二代陳氏根藝傳承人開始,人才迭出,得到同行和國家專業機構的認定和青睞。
(3)收藏價值:陳氏根藝作品在不同時期屢屢參展獲獎,在當時就有認同力,在後來有紀念價值,這價值跟作品品位的含金量成正比。還有一些根藝作品被人收藏了很長時間變成古董,價值自然就隨著收藏的年代增加而增加。

傳統技法瀕危狀況

在莆田市由於木雕技術就業人員較多,而製作根藝從業人員少,專業人才更缺乏,不僅民間的份額少,而且政府的關注度也不高,根藝技藝將近失傳,所以對這一獨特的藝術門類是特別給予關注和保護。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為了繼承和發展陳氏根藝不使技藝的失傳
①從2006年至2011年,以公司名譽舉辦陳氏根藝技藝培訓班3期,公司和同行人員,30多人參加培訓。
②採取優惠措施,從同行和社會上儘量收購原材料,己有一定的存量。
③正在建設陳氏根藝技藝專業培訓基地,擴大征地20畝正在籌備中。
④正在籌備陳氏根藝展示館(籌)

保護內容

(1)陳氏根藝品傳統技藝人員培訓基地建設。
(2)陳氏根藝製作圖譜的匯集與收購。
(3)陳氏根藝展示館建設。

五年計畫

時間 保護措施 預期目標
2012年 展示作品藝術館1座
2013年 根藝作品宣傳 2次
2014年 傳統精品搶救專組 1組
2015年 培訓人材 10人
2016年 培訓人才 15人

保護措施

1)在公司建立陳氏根藝保護小組
(2)把陳氏根藝技藝保護列入公司年度預算,占公司年度支出的15%。
(3)確定陳氏根藝保護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