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帝故宮

陳武帝故宮

陳武帝故宮位於長興縣下箬寺鄉,原為陳霸先故居,陳霸先是陳朝開國皇帝,史稱陳武帝。1994年8月15日,縣政府批准重建下箬寺陳霸先故宮。

歷史起源

陳武帝故宮陳武帝故宮
陳武帝故宮原為陳霸先故居,志載:因陳故宮香火興旺,南朝陳光大元年(567)詔立為天居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廣惠教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為叢林,俗稱下箬寺。下箬寺原為五進大院,占地36畝,四面環水,氣勢雄偉。寺內正中,自山門而入,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小西天、如來觀音、三尊紫佛、皆佛中之聖,佛像魁凜,氣勢磅礴,故歷代皇帝皆稱之為“帝鄉佛國”,並受三代皇上的“天賜聖旨”。下箬寺內文人墨客碑刻林立,白居易、杜牧、朱熹、蘇東坡、吳承恩、歸有光等皆駐足下箬寺,唐代高僧道宣出生於下箬寺。名酒“箬下春”產於此。陳武帝故宮內有古井一口。據史料載:陳霸先出生時,井泉沸騰,家人汲以浴身,後人稱此井為“聖井”,又名“陳井”。聖井,系石砌井壁,深約15米,直徑1.5米,水面平於地面,井水清澈,終年不竭。1993年,新建聖井亭,立有聖井碑,保護聖井。1994年8月15日,縣政府批准重建下箬寺陳霸先故宮。現陳武帝故宮的匾額上“陳武帝故宮”為台灣原國民黨要員陳立夫手書。宮內正中立有陳霸先塑像,西側是陳霸先一生經歷壁畫,塑像的背面寫著“陳朝始皇陳霸先個人生平。”整個宮殿茂磚篤髻、盤龍翹角,宮頂二龍戲珠,門上龍飛鳳舞,古磚鋪地,富麗莊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