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少將]

陳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少將]

陳彬(1919.9.26—1998.12.21),原名陳大哮。生於四川通江麻石坊區陳家道角里村,是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少將。

人物經歷

陳彬同志是四川省通江縣人,1933年參加了紅四方面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經歷了川、陝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鬥爭,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報務員、教員、分隊長、電台區隊區隊長、通訊科科長等職,與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特別是為保證部隊的通信聯絡做出了顯著成績。

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任軍分區參謀長、華東南下幹部縱隊大隊長、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無棣城攻擊戰、平原攻擊戰、天津小站攻擊戰、濟南戰役和剿匪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總參軍務部處長、副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他為我軍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1961年由大校軍銜晉升為少將軍銜。他積極推進國防工業體制改革,為軍工更好地擔負起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雙重任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參與組織領導了多項戰略武器、常規兵器和通信衛星的研製和試驗,組織指揮了洲際運載火箭、潛艇運載火箭和我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發射等多項重大試驗任務,並獲得圓滿成功。
陳彬同志是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紅軍時期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過川陝蘇區反“圍攻”。

1935年5月參加長征,同年12月入軍委通信學校學習。

1936年10月隨部西渡黃河,編入西路軍。

1937年3月西路軍失敗後,隨餘部到迪化(今烏魯木齊)。

抗日戰爭

1938年初回到延安,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任八路軍第115師電台報務員、電台分隊長,山東軍區司令部電台區隊長,渤海軍區司令部通信科科長,參加了陸房突圍、沂蒙山區反“鐵壁合圍”和渤海地區反“掃蕩”。

解放戰爭

任山東渤海軍區第1分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分區參謀長,浙江軍區第4分區副司令員,參加了濟南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任第7兵團兼浙江軍區司令部佇列處處長、辦公室主任,軍委軍務部兵員補充處處長。

195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務部組織處處長、副部長。

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0年任國家計畫委員會副主任。

1975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82~1985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

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參與了中國洲際運載火箭、潛艇運載火箭、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試驗的組織領導工作。

因病醫治無效,於1998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個人榮譽

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