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幌

陳幌聰明穎悟,擅長新學。幼年由父親自課讀,13歲應童子試中秀才,16歲補廩膳生。少年得志,激發他尋求富甲強民的志向。19歲去杭州求學,後入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就讀。
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廷變法維新。遴選一批有抱負的愛國青年學生出國留學。陳幌於這年四月,以高才生被選拔為首批官費留學生到日本帝國大學造兵科學習。帝國大學講授軍事機密課程,不準華人聽講。陳幌刻苦自學,學理知識掌握較全面,每次考試成績都優異。同學中的章宗祥與曹汝霖抵製革命宣傳,從事保皇活動,煽動陳幌攻擊革命宣傳,陳幌抱著敷衍態度,兩入畫了一隻烏龜取笑陳幌。光緒三十年(1904),光復會成立。時陳幌還在日本,就在日本參加光復會。次年光復會與興中會、華興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陳幌是同盟會會員,參與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活動。帝國大學畢業後,陳幌留日本從事著述,曾編撰數學、物理等大專學校教材,在日本印製後運銷國內,風行一時。
宣統三年(1911),陳幌謝絕日本政府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任陸軍部軍實司科長。辛亥革命爆發,陳幌奉命給清軍運送發放軍火,陳故意拖延,遲遲不發。1912年民國成立。八月,北洋政府授他陸軍少將軍銜,督理上海軍火製造局。因發展軍火工業有功,獲二等文虎勳章,後以擒徐企文加中將銜,授三等文憲勳章。1914年,他不滿袁世凱的統治,辭去製造局職務,去任北京大學數理教授。不久,又被東北軍總司令張作霖聘為瀋陽兵工廠高級顧問。1915年袁世凱準備稱帝,要他聯絡一批學術界知名人士上《勸進表》,許以見報後任命為農商總長作酬謝。陳幌藐視王侯,不羨富貴,毅然拒絕。不久,陳幌聽說袁世凱欲收買他的知心朋友之子來行刺,當夜離京去雲南參加蔡鍔領導的護國軍,進行反袁戰爭,任第二軍副參謀長。袁世凱死後,他仍回北京任教。
1924年,時任國民政府總理的熊希齡,邀請陳幌入閣任教育總長,因其父親病逝,推辭不受。陳幌還先後擔任過全國留學生考試評選會主持人、商務印書館編輯、全國工程師學會會長等職務。自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後,陳幌每與親家經亨頤談及政局感嘆“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深意,因此辭職還鄉。他將居室命名“研至理堂”,專心致志研究學問。一次單獨在堂屋裡踱方步,邊走邊忖,不覺頭碰到屋柱,自言自語道:“為什麼碰到屋柱,額角會痛?”據說這對他的物理哲學研究有所啟發。1926年,經亨頤來義烏拜訪親家陳幌,興致勃勃地畫下《少年清風》一軸,又題寫“天高莫雲紫,秋薄野林黃”聯對一副。意趣高遠,對仗工整,不同凡響。這時陳幌在義烏老家潛心著述《成心論》。書成,請留日同學馬一浮作序。
1928年,浙江開始修築杭江鐵路(今浙贛線一段)。原規劃自杭州經諸暨過浦江到金華通達江山,因浦江百姓不願損失土地而要求閩浙檢察使陳肇英提請鐵道部門改道經過義烏。訊息傳來,陳幌表示十分歡迎,主動出面與義烏各界首腦及城鄉紳眾協商,並說服陳姓族人騰出陳大宗詞,作為築路的辦公場所。他還提倡建設義東公路,1932年,其子乃熏被選為義烏縣商會會長,即著手完成義東公路籌建任務,於1933年11月12日竣工通車。
陳幌對子女要求甚嚴,長子乃烈私下到杭州找年伯朱獻文,後浙江省政府派陳乃烈任蘭溪縣警察局局長。陳幌知道乃烈不能勝任,就趕到省府要求收回成命。
1931年歲暮,陳幌因患腦出血謝世,時年59歲。所著《成心論》生前來不及印刷出版。1942年日軍攻陷義烏,其子陳乃薰逃難到華溪岳父家。《成心論》稿子珍藏華溪,不意日寇焚燒華溪村時,書稿化為灰燼,致使《成心論》的內容也鮮為人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