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岩[最牛智願者]

陳岩[最牛智願者]

陳岩,36歲,成都市民。曾在西藏當過武警,目前是成都東冠實業有限公司行銷部大區經理。早在當兵期間,他就多次參與災害救援。

汶川大地震志願者

1996年,雲南麗江發生大地震,陳岩隻身趕往麗江參與救援。1998年,華中發生特大洪水,陳岩與救援人員一起駕船救援被洪水圍困的民眾。汶川大地震之後,陳岩是最早進入都江堰參與救援的志願者之一,也是第一個進入重災區漢旺鎮救人的志願者。一個穿格子衫的男人,穿行在廢墟中。一波又一波餘震襲來,危險顯而易見。他說:“因為我活著,所以我要來。”
從5月12日晚上8時起,他連續轉戰都江堰、綿竹、北川救災現場。5天5夜,他從廢墟里救出20多個孩子。他說:“我能記得每一個倖存孩子的名字。”讓我們記住這位志願者——成都東冠實業有限公司行銷部大區經理陳岩。“他救了我的娃娃,用手刨了三天”這是發生在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救援現場的一幕。一位學生家長抱著陳岩:“他救了我的娃娃,用手刨了3天,沒有停。” 
 從13日深夜12時到17日上午8時,陳岩一直在東汽中學忙碌著。磚塊、水泥板、鋼筋隨處都是,陳岩和救援隊員只有用手將磚塊搬進盆子或簸箕里,然後往外清運。就這樣,他們救出超過20個孩子。整整80個小時,陳岩累計只睡了5個小時。他的嗓子喊啞了,眼睛熬紅了。
最艱難的一次救援,時間長達40多個小時。他說,雖然辛苦但很值得。憑藉以前的救援經驗,陳岩贏得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員的認同。他們一起制訂方案,一起救人。連救援隊員都由衷地稱讚陳岩:“他非常勇敢,甚至不怕死,危險的地方總是搶在我們的隊員前面進去。” 
 5月16日22時,東汽中學救援現場。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轉戰重災區北川中學。陳岩留下來,獨自指揮地方救援隊員施救。10小時過去了,東汽中學最後一名倖存者終於獲救。民眾自髮長時間熱烈鼓掌。“作為中國人,我應該這樣做”汶川大地震之後,陳岩是最早進入都江堰參與救援的志願者之一,也是第一個進入重災區綿竹市漢旺鎮救人的志願者。5月12日晚上8時,陳岩獨自開車趕到都江堰市聚源中學。那一夜,他在成灌高速公路上跑了7個來回,把幾十名受災民眾送到成都投親靠友。 
 13日,陳岩接到大哥從廣州打來的電話,說綿竹的嫂子家房子塌了,侄女沒吃沒喝的,於是趕往大哥家看望。看到嫂子和侄女沒有受傷,聽說清平鄉正在搜救倖存者,陳岩毫不猶豫地去了。20日,陳岩回成都,在家裡換了一身衣服,又重返廣漢災區。他把救援重心轉向組織和發放救災物資。在許多志願者的支持下,陳岩向災區運送了大量的藥、鹽和帳篷。5月29日18時多,記者聯繫上陳岩的時候,他說自己正在東汽。重返東汽,是因為從廣東組織了一批活動板房,捐贈企業指定要給學校,於是陳岩專程到德陽調查,看哪裡的學校最需要板房。
5月30日下午3時,陳岩乘飛機前往長沙。“長沙有一個節目,希望我能作為志願者代表參加。”說著,他在電話中笑,“主要是那個節目還要為災區孩子募捐。”
很多人都問陳岩,為什麼志願參加救援?為什麼願意捨命去救別人?陳岩的回答乾脆利落:“作為男人,我應該這樣做;作為四川人,我應該這樣做;作為中國人,我應該這樣做。”網友向他致敬:真正的爺們一直戰鬥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陳岩不知道,當他在災區搜尋每一個救援目標的時候,自己也成了全國各地網友搜尋的目標。

歷史人物

Read more >>Options >>
陳岩(849~892年),字夢臣,汀州黃連鎮(今建寧縣)人。少年時以勇略為里人所推重。唐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黃巢起義軍從北方南下,由仙霞嶺入福建,進攻建州(州治今建甌)。建州刺史李乾佑棄城而逃,繼任刺史李彥聖被殺。陳岩組織鄉團,聚集幾千人馬,號稱“九龍軍”,赴建州與黃巢軍作戰。朝廷以陳岩守土有功,在黃連鎮設定義寧軍,任陳岩為鎮將。同年十二月,黃巢軍攻福州,福建觀察使鄭鎰表請陳岩為團練副使,率部抵抗。起義軍在福州停留了月余,拔隊南下廣州,陳岩順利地進占福州。中和四年(884年)七月,陳岩見鄭鎰兵勢薄弱,庸懦無能,迫鄭鎰離職,自薦以代,得到朝廷任命。陳岩在福州八年,修復福州部分殘破的城垣,修建大量被戰亂焚毀的房舍。朝廷以其政績可觀,加授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右僕射和司徒等銜。王潮、王審知攻下泉州後,陳岩即表奏王潮為泉州刺史。不久陳岩逝世,妻弟范暉自稱留後。次年,王潮軍攻入福州,自稱福建觀察使,為籠絡陳岩舊部,嫁女給陳岩之子,葬陳岩於閩縣敦業鄉太平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