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明代御史大夫]

明太祖朱元璋時有御史大夫陳寧。後因胡惟庸案被殺。陳寧在蘇州時徵收賦稅非常苛刻,經常用烙鐵燒人,當時官吏百姓都深受其苦,稱其為“陳烙鐵”。

人物簡介

陳寧原名陳亮,明太祖朱元璋賜名為寧。後因胡惟庸案被殺。

生平經歷

元朝末年,其為鎮江小吏,後跟隨朱元璋大軍至集慶。朱元璋看到其起草的檄文非常好,任命其為行省掾吏。當時奉命到淮安徵兵,到高郵時被張士誠部隊捉到,其對抗不屈,後釋放歸還,升任廣德知府。當時其代民情願免除租稅,後沒有批准。於是其自己上奏朱元璋道:“民間饑荒如此,還徵稅不已,這是張士誠驅趕百姓的結果。”朱元璋於是答應他的要求。後任樞密院都事、提刑按察司僉事、浙東按察使、中書參議,當時有人說其過錯,朱元璋親自審問,後招認,並在應天監獄中呆一年。當時朱元璋惜才,於是免除其罪過,任命太倉市舶提舉。

洪武元年(1368年),召拜司農卿,後擔任首任兵部尚書。次年,出任松江知府,單安仁接任兵部尚書。同年九月,改任山西行省參政、臨洮府同知。同年十月,改任中書省左參政,管理禮部、戶部、吏部。賜名寧。

洪武三年(1370年),因連坐而任蘇州知府。後改任浙江行省參政,未赴任前由胡惟庸推薦,召為御史中丞,後兼任國子監事,升任右御史大夫、左御史大夫。

社會評價

陳寧在蘇州時徵收賦稅非常苛刻,經常用烙鐵燒人,當時官吏百姓都深受其苦,稱其為“陳烙鐵”。當時在應天,更加苛刻,朱元璋經常指責其,仍不悔改。其子陳孟麟亦數次勸誡,陳寧大怒,竟然捶打數百下打死其子。朱元璋聽後非常厭惡陳寧,稱:“陳寧對其子都如此,那么對君父(我)又會怎么呢?!”陳寧聽後非常恐懼,於是與胡惟庸通謀。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為胡惟庸案案發,陳寧被誅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