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

陰溝

陰溝,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yīn gōu,指的是古民宅里排水的水溝。陰溝也可形容古代河流。如:《水經·陰溝水注》:“陰溝首受大河於卷縣......東南至大梁,合蒗盪渠。”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陰溝陰溝
1、古代河流。
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陽縣西南,東至開封市境內合古蒗盪渠。《水經·陰溝水注》:“陰溝首受大河於卷縣......東南至大梁,合蒗盪渠。”是蒗盪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為蒗盪渠的另一名稱。《水經·汳水注》:“陰溝即蒗盪渠也。”
2、地下排水溝。
唐丘光庭《兼明書·楊溝》:“凡溝有露見其明者,有以土填其上者。土填其上者謂之陰溝,露見其明者謂之陽溝。”
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我和你把這小廝埋在陰溝里。”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十七:“陰溝,行水暗渠也。”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老嬤﹞帶笑說道:‘小道人隻身在此,所慕娘子才色兼全,他陰溝洞裡想天鵝肉吃哩!’”
沈從文《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但最使人開心事,還是落過大雨以後,街上許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沒,許多地方陰溝中湧出水來,在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過身,我卻赤著兩腳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3、背陽處的溝渠。
《文選·王延壽》:“玄醴騰湧於陰溝,甘露被宇而下臻。”張載註:“醴泉出地,故曰陰溝也。”張銑註:“溝,渠也,在殿北,故稱陰溝。”
五代·丘光庭《兼明書》五“楊溝”:“凡溝有露見其明者,有以土填其上者。土填其上者謂之陰溝,露見其明者謂之陽溝。”
4、墓壙中的所謂江河。
《文選·陸機》:“側聽陰溝涌,臥觀天井懸。”李善註:“古之葬者,於壙中為天象及江河。陰溝,江河也。”
5、女子生殖器。《雜事秘辛》:“陰溝渥丹,火齊欲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