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邊蘇維埃政府

1931年開始,以劉志丹、謝子長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經過艱苦鬥爭,逐步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1934年11月7日,成立了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和革命軍事委員會,習仲勛任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1935年5月至7月,劉志丹等領導二十六軍、二十七軍,粉碎了國民黨對陝甘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使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正是這塊根據地,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得以在陝北立足紮根,保存和發展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力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陝甘邊蘇維埃政府簡介

1931年開始,以劉志丹、謝子長為代表的共產黨人, 經過艱苦鬥爭,逐步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 1934年11月7日,成立了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和革命軍事委員會, 習仲勛任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 1935年5月至7月,劉志丹等領導二十六軍、二十七軍, 粉碎了國民黨對陝甘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 使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正是這塊根據地,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得以在陝北立足紮根, 保存和發展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力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

1934年11月,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主席為習仲勛。1931年10月,晉西遊擊隊轉戰到陝北,與劉志丹領導下的南梁游擊隊會合,1932年2月擴編後,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開闢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1933年3月和5月,中共陝甘邊特委和邊區革命委員會相繼成立,陝甘邊蘇區初步建成。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於1935年2月,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陝甘邊和陝北革命根據地,使陝甘邊根據地與陝北根據地聯成一片。粉碎了陝、甘、寧、晉4省國民黨政府軍的"圍剿"。

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歷程

1933年10月,照金革命根據地在堅持10個月之久的反“圍剿”鬥爭後陷落。 11月3日,中共陝甘邊特委和紅軍臨時指揮部在合水縣包家寨召開聯席會議, 確定將陝甘邊武裝鬥爭的重點轉向南梁地區,在南梁地區開創和擴大革命根據地。 1934年2月25日,南梁小河溝成立新的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 標誌著以南梁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已基本形成。 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逐步建立了以南梁為中心, 東西約400里,南北約700里的戰略區域。 1934年11月1日,陝甘邊區特委和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在南梁荔園堡召開陝甘邊區工農兵代表大會, 到會代表100餘人。 代表按照轄區人口比例推舉產生。 會議決定將革命委員會轉變為蘇維埃政府,並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土地決議案》、《財政決議案》和《糧食決議案》等重要檔案。 會議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產生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亦稱南梁政府)的領導成員。 習仲勛當選為蘇維埃政府主席,賈生秀、牛永清當選為副主席。 政府下設土地、勞動、財政、糧秣、文化、工農監察、婦女委員會。 會議還選舉成立了陝甘邊區革命軍事委員會和陝甘邊區赤衛軍總指揮部, 劉志丹任軍委主席,邊金山任副主席,吳岱峰任參謀長; 朱子清任赤衛軍總指揮,鄭德明、梅生貴任副總指揮。 11月7日,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在南梁荔園堡隆重召開。 邊區政府先後轄中宜、安塞、宜川、赤安、膚甘、膚施、靖邊、定邊、華池、慶北、合水、陝甘邊南區(包括甘肅的新寧、新正縣)、陝甘邊東區、華池戰區等縣(區)。 邊區政府成立後,促進了陝甘邊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使陝甘邊區的經濟逐步繁榮起來,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 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 蘇維埃政權是在特殊環境中建立的政權,中國共產黨通過建設蘇維埃政權學會了在特別複雜的條件下治國安民的藝術, 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建立是其傑出的代表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