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歌通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十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26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87999
條形碼: 9787500487999
尺寸: 28 x 21 x 1.4 cm
重量: 662 g

作者簡介

張智斌,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民歌研究中心主任、民族聲樂研究室主任、男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電視台特邀演員,陝西省教育廳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
先後為中央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及地方電台、電視台錄製民歌100多首。多次在國內各類聲樂比賽中獲獎。1986年獲全國“孔雀杯”民歌大獎賽銅獎;1990年獲全國第四屆“五洲杯”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秀獎;並十多次在西北及陝西省聲樂比賽中獲獎。應邀為《天寶軼事》、《初夏》、《平靜的山村》、《王貴與李香香》、《西行漫記》、《坡道》、《大漠英魂》等多部影視作品演唱主題歌。
演唱代表作品《黃河灘放歌》、《送飯調》、《爾個咱陝北更紅盛》、《唱起號子走漢江》。個人演唱專輯《黃河魂·西部情》、《最美的旋律》、《黃河灘放歌》。學術專著《歌唱一點通》、四十集電視聲樂教學講座《歌唱一點通》、《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人文地理學視野中的陝北、陝南民歌之比較闡釋》、《陝北民歌產生的歷史淵源及其調式特點》、《用心靈和技巧唱出陝北民歌的神韻》、《從原生態進入電視大獎賽談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發表在國家級權威、核心期刊。

內容簡介

《陝北民歌通論》內容簡介:陝北民歌是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一朵藝術奇葩。一曲高歌,則直衝九霄,迴蕩山川,攝人魂魄,醉人心脾。這是一種民族情感的外化和情緒的宣洩,更是一種與自然的抗爭和生命的吶喊!陝北民歌是在黃土高原梁峁交錯、溝壑縱橫的特殊自然環境下孕育而生成的。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陝北人民將生活的苦與甜、情感的悲與喜等種種生命體驗,都用激越與渾厚的歌聲表達了出來。在他們的歌聲中,我們聽到了憂愁、痛苦、哀傷,更聽到了幸福、喜悅和祈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陝北民歌源流考
第一節 陝北民歌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二節 陝北民歌與《詩經》藝術手法
第三節 陝北民歌的審美特點
第四節 陝北民歌歌詞的語言藝術
第二章 陝北民歌人文探究
第一節 陝北民歌與陝南民歌之比較
第二節 陝北秧歌的文化功能
第三節 榆林小曲探微
第三章 陝北民歌發展論
第一節 與時俱進的陝北革命歷史民歌
第二節 思想解放運動與陝北民歌的發展
第三節 陝北民歌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
第四節 陝北民歌與中國電影的互動傳播
第五節 培養陝北民歌傳承人的構想
第四章 陝北民歌演唱藝術
第一節 陝北民歌演唱對民族聲樂的借鑑
第二節 “原生態”與陝北民歌聲樂教學
第三節 陝北民歌的演唱技巧
第四節 陝北民歌的情感表達
第五章 經典作品分析研究
第一節 黃河船夫曲
第二節 腳夫調
第三節 走西口
第四節 走絳州
第五節 新春秧歌鬧起來
第六節 三十里舖
第七節 二月里見罷到如今
第八節 蘭花花
第九節 趕牲靈
第十節 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第十一節 掛紅燈
第十二節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第十三節 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
第十四節 橫山里下來些游擊隊
第十五節 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第十六節 九里里山圪十里里溝
第十七節 秋收
第十八節 繡金匾
第十九節 哪噠噠也不如咱山溝溝好
第二十節 繡荷包
第二十一節 五哥放羊
第二十二節 西部揚帆
第二十三節 西部放歌
英文 目錄及提要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