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風雅

附庸風雅

附庸原指依附大國的小國,此指依附之意。風雅指詩經中的國風與大、小雅。附庸風雅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附庸風雅”是一個貶義詞,用來貶低用文化裝點門面的人,比如常常稱那些暴發戶購買書畫的行為為“附庸風雅”。可見文化這東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顯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沒有文化,偏要裝得有文化,這就叫“附庸風雅”。“附庸風雅”這個成語是動賓結構,“附庸”是動詞,追隨之意,“風雅”泛指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風雅”是兩回事,而且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基本信息

簡介

附庸風雅附庸風雅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喜歡便宜,暗中上當,附庸風雅,忙裡偷閒。”清·黃小配《晚清文學叢鈔·情變》第八回:“卻偏要~,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因此種花之風,遍及揚州。”清·吳趼人《情變》第八回:“那班商,明明是鹹醃貨色,卻偏要~。”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為了~,不得不矯揉造作一番,騙騙自己而已。”
示例:卻偏要~,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因此種花之風,遍及揚州。(《晚清文學叢鈔·情變》第八回)
“附庸”本指依附於諸侯國的小國。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下有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分封的土地,公和侯是方圓百里,伯方圓七十里,子和男方圓五十里,不滿五十里的更小的封地要依附於諸侯國,稱作“附庸”,是一個名詞。為什麼叫“附庸”呢?“庸”的本義是用、需要,引申為受僱用,“附庸”就是依附別人,受其雇用的意思,取其象徵意義,故曰“附庸”。
“風雅”怎么能泛指文化呢?原來,“風”和“雅”是《詩經》的兩個組成部分。《詩經》由三部分組成,即風、雅、頌。“風”是各諸侯國的民歌,稱作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又分大雅、小雅,是周王室“邦畿”之內的音樂,被尊崇為正聲,共一百零五篇;“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共四十篇。“風雅頌”或者“風雅”就用來代指《詩經》,“風雅”因此也用來泛指文化。
“附庸”和“風雅”連用,不知道起於何時,不過據清代同治年間的學者平步青記載,明末清初的文壇領袖錢謙益就曾使用過這個成語。
明代文學家和書畫家陳繼儒號稱在小崑山隱居,卻又周鏇於高官顯貴之間,為時人所詬病,錢謙益談到陳繼儒的這一行徑時,諷刺說這叫“裝點山林,附庸風雅”。
乾隆年間的詩人蔣士銓把錢謙益的評價擴充為一首詩,譏刺陳繼儒:“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夸。獺祭詩書充著作,蠅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英文解釋

(oflandlords,merchants,etc.)minglewithmenoflettersandposeasaloverofculture;arty-crafty;hangontothelipsofmenofletters;jointheartorlibertycult;

例句

我對人家附庸風雅的地位沒有興趣。
Iwasn'tinterestedinasnobdegree.
她和一幫庸風雅的人在一起。
She'sgotinwithaveryartyset.
不要嘲笑附庸風雅的人,因為他們正服從文明,而且有一天會成為文明的使者。
Don'tlaughatthosepersonwithgracesbecausetheypromotecivilization.Andtheycanbecomecivilizedpeople.
因此,附庸風雅,就不是單方面的,也不是雙方之間的,而是由三方、[四]方,甚至五方共同構成的一幅文化藝術生成的多維景觀。
Therefore,assumethemannersofcreativeartist,isnotunilateral,isalsonotbetweenbothparties,butfromthreesquaresandeverywhere,evenfiveaculturalmanyviewofthatartisbornsofthesquarecommoncomposings.
他們開了一家小陶器店兼咖啡館,很喜歡附庸風雅。
Theyrunalittlepotteryshopandcafeandareveryarty-crafty.
你的純“附庸風雅”他笑著說:“你學藝術?”
Yourpurearty"hesmiled"youtakeart?
附庸風雅只是點點頭,大步走到了米色大理石台階,打開橡木門。
Artysimplynoddedandstrodeupthebeigemarbledsteps,openingtheoakdoor.
另一方面,他也作出了附庸風雅farty電影利利奧,也是一個短片。
Ontheotherhandhealsomadeanartyfartymovielilio,alsoashortmovie.
附庸風雅奠定了中國茶壺在床上表杯,水果的香味茶打她的努力。
Artylaidthechinateapotandcupsuponthebedtable,thesweetsmellofthefruitteahitherhard.
一定要帶你的女伴去一個與之氣質相符高級餐廳或優雅,或歡快,或冷酷,或附庸風雅。
Makesureyoutakeyourdatetoanexpensiverestaurantwithanatmosphereliketheoneyouwishtoproject-beitelegant,upbeat,coolorarty。
黃鶴樓不僅要忍受將軍與士兵雜亂無章的腳步,更要承受旅者與遊客層層疊疊的踏訪,而且,還要接納諸多附庸風雅的所謂墨寶。
Yellowcranetowershouldnotonlybearthegeneralsandsoldiersbefootsteps,tobearthetravelersandtouristslayersoffood,butalsotakemanyarty,so-calledcalligraphy。

原文

附庸風雅附庸風雅
明人吳儼,官至尚書,家巨富。其子酷好書畫,購藏名筆頗多。一友家有宋宮所藏唐人《十八學士》一卷,每欲得之,而其家非千金不售。吳儼之弟富亦匹兄,蓶粟帛是積,然文人常鄙之。一日,其弟語畫主曰:“《十八學士》果欲千金耶?”主曰:“然。”遂如數市之。後置酒宴兄與其素鄙己者,酒半,特談畫,並出示所購<十八學士>以玩。或曰:“君何以知其名畫?”其弟顧左右而言他。時人傳為笑話。

注釋

耶:嗎
然:是的
市:買
素:一向
是:助詞。用在前置的賓語與動詞之間,強調賓語。
頗:十分
鄙:輕視
特:特意
玩:欣賞

譯文

明人吳儼,官做到部長,家裡非常富有。他兒子酷好書畫,購買收藏的名字名畫很多。一個朋友家裡有宋宮處所藏唐人《十八學士》一卷,每次想得到它,但他家非千金不賣。吳儼的弟弟也很富有,可與他兄長相匹敵,只積存糧食絲綢,然而文人總是輕視他。一天,他弟告訴畫主說:“《十八學士》果真要千金嗎?”畫主說:“是的。”於是按千金之數買下了它。後來安排酒席宴請他的兄長和其他那些一向輕視他的人,酒喝到一半,故意談畫,並拿出《十八學士》來欣賞。有人說:“你憑什麼知道這是一幅名畫呢?”他弟弟就環顧四周說其他的事了。當時人們傳為笑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