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西尼亞帝國

阿比西尼亞帝國

衣索比亞是非洲和世界最古老的獨立國家之一。舊稱阿比西尼亞,直到二次大戰後。和一般非洲國家不同,衣索比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義大利入侵(1936-1941)之前,其古老的君主和制度都一直保存下來,並未有受到殖民主義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推翻以後,衣索比亞改為奉行社會主義。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比西尼亞帝國阿比西尼亞帝國

阿比西尼亞帝國(Ethiopian Empire,又稱衣索比亞帝國)是1270年到1974年期間,非洲東部的一個國家。是今日東非國家衣索比亞的前身。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浪潮中,與賴比瑞亞並列的僅有的2個保持了獨立地位的國家。阿比西尼亞帝國於1974年被門格斯圖推翻。

記載

阿比西尼亞帝國阿比西尼亞帝國

衣索比亞具有三千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紀建立努比亞王國。公元前後建立阿克蘇姆王國,10世紀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紀,阿比西尼亞王國興起,19世紀初分裂成若干公國。1889年,紹阿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一全國,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奠定現代衣索比亞疆域。非洲東部大國衣索比亞,當時叫阿比西尼亞帝國,在當時可以說是孤軍抵抗義大利法西斯的侵略,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英法等大強們各自國家土地上落下軸心國的炸彈後,才出兵支持衣索比亞的抗戰。

聖經上傳說

衣索比亞舊稱阿比西尼亞,曾經是東非一大強國,領土達至現今的蘇丹和索馬里。舊約聖經也記載過衣索比亞曾經出過一位美艷的女王,名叫示巴女王,曾上耶路撒冷向所羅門王問智慧,傳說兩人發生關係,誕下一子,現今衣索比亞的所羅門王朝的國王和貴族,宣稱擁有示巴女王和所羅門王的血統。現在,還有一小部份的猶太人還帶著非洲血統,有著黝黑的皮膚,而衣索比亞的語言也和舊約聖經後期使用的文字很接近。現今該國的大部份人口都是基督徒,使該國在鄰近的伊斯蘭國家當中顯得很突出,並不時成為衝突的源頭。從衣索比亞獨立出去的厄利垂亞,其主要人口就是伊斯蘭教徒。

在舊約聖經《列王紀》第10章中記載,西元前1000年左右,非洲曾經有一個希巴女王由於所羅門王的知識而來訪以色列王國。又根據衣索比亞版的聖經,希巴女王是衣索比亞的女王,她被所羅門王所誘惑,並生下一名兒子曼涅里克一世-後來衣索比亞的第一任國王;曼涅里克一世長成後回到以色列留學,回國時所羅門王送他一個複製的約櫃,但曼涅里克一世設計換成真的約櫃(一說偷走),並成功將約櫃帶回衣索比亞。傳說真的約櫃仍在衣索比亞(參見:電影法櫃奇兵),又傳說以色列政府已再1993年秘密派特種部隊將約櫃運回以色列,約櫃的真假仍有待考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衣索比亞皇族的確有猶太人(或白人)的血統,他們的膚色的確較一般平民為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