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覺世真經

關帝覺世真經

《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又稱《覺世篇》 《 覺世寶訓》 簡稱《覺世經》 ,成書年代不詳 , 一般認為是清初 : " 相傳康熙七年夏 ,降乩於沃鄉樁園 ,授之王 貞 吉 等 , 帝 親 制 序 " ( 周廣業 、崔應榴輯《 關帝事跡 徵 信 編 》 卷 0 〈 書 略 〉 ) 。 自十八世紀以 後 , 《 感應篇》 、 《 陰騭文》 與 《 覺 世 經 》 三 部 最 受 尊 崇 的 善 書 , 結集一起以 " 三 聖 經 " 之 名 刊 行 。 《覺世經》與《 感 應 篇 》 、 《陰騭 文 》 兩 部 最 具 影 響的善書並列一起 , 成了民間宗教的 " 聖 經 " , 足以說明其重要地位 。

真經簡介

關帝覺世真經關帝覺世真經
聖 帝 君 覺 世 真 經
《 關 聖 帝 君 覺 世 真 經 》: 又 稱 《 覺 世 篇 》 、 《 覺 世 寶 訓 》 , 簡 稱 《 覺 世 經 》 , 成 書 年 代 不 詳 , 一 般 認 為 是 清 初 : " 相 傳 康 熙 七 年 夏 , 降 乩 於 沃 鄉 之 樁 園 , 授 之 王 貞 吉 等 , 帝 親 制 序 " ( 周 廣 業 、 崔 應 榴 輯 《 關 帝 事 跡 徵 信 編 》 卷 3 0 〈 書 略 〉 ) 。 自 十 八 世 紀 以 後 , 《 感 應 篇 》 、 《 陰 騭 文 》 與 《 覺 世 經 》 三 部 最 受 尊 崇 的 善 書 , 結 集 一 起 以 " 三 聖 經 " 之 名 刊 行 。 《 覺 世 經 》 與 《 感 應 篇 》 、 《 陰 騭 文 》 兩 部 最 具 影 響 的 善 書 並 列 一 起 , 成 了 民 間 宗 教 的 " 聖 經 " , 足 以 說 明 其 重 要 地 位 。
《 覺 世 經 》 簡 介 : 《 覺 世 經 》 是 關 帝 降 筆 的 訓 示 之 語 , 全 文 約 6 4 0 余 字 , 撰 作 要 旨 是 使 世 人 醒 悟 , 俾 知 改 過 遷 善 。 在 內 容 方 面 , 與 《 感 應 篇 》 相 比 , 《 陰 騭 文 》 的 佛 教 色 彩 比 較 濃 厚 , 而 《 覺 世 經 》 儒 教 的 色 彩 比 較 強 烈 , 好 比 開 首 兩 句 強 調 忠 孝 節 義 為 立 身 之 本 , 要 人 們 遵 行 : 「 帝 君 曰 : 人 生 在 世 , 貴 盡 忠 孝 節 義 之 事 」 。 我 們 閱 讀 《 覺 世 經 》 ( 見 書 影 1 ) , 可 細 分 為 六 章 , 現 略 述 如 下 :
第 一 章 由 " 帝 君 曰 " 至 " 禮 神 明 " 句 , 是 全 篇 綱 領 , 勸 人 要 為 善 去 惡 , 忠 孝 節 義 乃 人 道 之 大 綱 ; 第 二 章 由 " 孝 祖 先 " 至 " 教 子 孫 " 句 , 說 明 倫 常 之 道 是 為 善 之 先 務 ; 第 三 章 由 " 時 行 方 便 " 至 " 吉 星 照 臨 " 句 , 指 陳 眾 善 之 事 , 望 人 奉 行 以 召 福 報 ; 第 四 章 由 " 若 存 惡 心 " 至 " 遠 報 子 孫 " 句 , 詳 言 為 惡 致 禍 之 事 , 明 其 報 之 不 爽 ; 第 五 章 由 " 神 明 鑒 察 " 至 " 作 惡 禍 臨 " 句 , 承 上 二 章 福 善 禍 淫 之 說 , 回 應 首 章 神 明 握 鑒 察 之 柄 , 以 警 人 悔 悟 ; 第 六 章 由 " 我 作 斯 語 " 至 " 眾 善 奉 行 , 毋 怠 厥 志 " 句 , 著 墨 福 善 之 事 , 勉 人 奉 此 篇 而 行 。
《 覺 世 經 》 的 注 釋 本 :《 覺 世 經 》 是 關 帝 善 書 之 中 流 通 最 廣 的 一 部 , 對 經 文 既 有 文 字 注 證 , 也 有 繪 圖 解 說 。 據 《 關 帝 事 跡 徵 信 編 》 、 《 古 今 善 書 大 辭 典 》 等 書 , 及 北 京 圖 書 館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歷 史 所 圖 書 室 、 廣 州 中 山 文 獻 館 館 藏 , 十 八 至 二 十 世 紀 上 半 葉 有 以 下 多 種 注 釋 本 :
( 1 ) 乾 隆 十 年 ( 1 7 4 5 ) 夏 綸 撰 《 覺 世 篇 注 證 》 ;
( 2 ) 乾 隆 三 十 年 沈 維 基 撰 《 覺 世 寶 訓 圖 說 》 ( 見 書 影 2 ) ;
( 3 ) 道 光 五 年 徐 謙 纂 輯 《 覺 世 真 經 闡 化 編 》 ;
( 4 ) 《 覺 世 經 注 證 》 鹹 豐 元 年 潘 恩 誥 自 序 , 姑 蘇 彭 氏 原 本 , 收 進 吳 引 孫 輯 《 有 福 讀 書 堂 叢 刻 》 , 《 藏 外 道 書 》 所 收 即 據 此 版 本 ;
( 5 ) 《 覺 世 經 圖 說 》 ( 另 名 《 求 福 編 》 ) , 姑 蘇 彭 氏 原 本 ,   陵 李 淦 寫 圖 , 道 光 年 間 前 成 書 ;
( 6 ) 鹹 豐 年 間 黃 啟 曙 匯 輯 《 覺 世 真 經 注 證 》 , 收 進 《 關 帝 文 獻 匯 編 》 第 六 冊 , 北 京 : 國 際 文 化 出 版 公 司 , 1 9 9 5 年 出 版 ;
( 7 ) 鄧 潤 川注 證 《 覺 世 經 注 證 》 , 光 緒 三 十 年 序 ;
( 8 ) 楊 鍾 鈺 編 《 覺 世 寶 經 中 西 匯 證 》 , 1 9 3 7 年 刊 。
《 覺 世 經 》 的 傳 播 : 《 覺 世 經 》 等 關 帝 善 書 的 傳 播 不 僅 限 於 書 面 文 字 , 還 有 繪 圖 、 歌 謠 、 講 說 、 演 戲 、 碑 刻 等 方 面 , 可 見 勸 善 方 式 的 多 樣 化 , 以 下 就 宣 講 誦 讀 關 帝 經 文 的 場 合 與 關 帝 廟 的 場 所 兩 方 面 加 以 說 明 。
首 先 是 講 善 書 , 對 窮 鄉 僻 壤 識 字 不 多 的 民 眾 來 說 , 宣 講 的 教 化 與 娛 樂 作 用 , 並 不 亞 於 書 面 文 字 。 日 人 直 江 廣 治 於 1 9 4 0 年 代 在 山 西 碰 上 講 善 書 人 在 鄉 村 宣 講 , 認 識 到 口 頭 講 說 對 關 帝 信 仰 普 及 的 影 響 : " 在 太 原 , 我 曾 經 看 到 兩 個 一 起 流 動 講 善 書 的 女 人 , … … . 善 書 中 有 《 關 聖 帝 君 覺 生 真 經 》 ( 應 為 " 覺 世 真 經 " - - 引 者 按 ) 等 與 關 帝 有 關 的 東 西 , 這 是 值 得 注 意 的 。 關 帝 信 仰 的 普 及 有 種 種 原 因 , 許 多 人 已 經 研 究 了 這 一 問 題 。 我 認 為 , 關 帝 信 仰 能 夠 到 達 偏 僻 的 村 落 , 能 夠 普 及 到 如 此 程 度 , 以 及 直 至 今 天 村 民 們 仍 對 關 帝 持 有 誠 篤 的 信 仰 , 所 有 這 些 都 不 能 忽 視 前 述 ' 說 書 人 ' 和 ' 講 善 書 人 ' 流 動 於 鄉 村 所 產 生 的 影 響 " ( 直 江 廣 治 著 、 王 建 朗 譯 《 中 國 民 俗 文 化 》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9 1 )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 覺 世 經 》 等 善 書 也 成 為 清 代 後 期 義 學 、 家 塾 蒙 學 教 材 。 如 鹹 豐 年 間 塾 師 在 課 余 講 解 《 覺 世 經 圖 說 》 : " 塾 師 史 慎 庵 先 生 以 兒 輩 初 授 讀 , 暫 輟 夜 課 " , 借 得 《 覺 世 經 圖 說 》 一 書 , " 於 燈 前 月 下 為 兒 輩 按 圖 講 解 " ( 《 覺 世 經 圖 說 》 , 劉 華 勛 < 重 鐫 覺 世 經 圖 說 序 > , 同 治 七 年 荊 州 滿 城 靜 觀 堂 刊 本 ) 。 誦 讀 《 覺 世 經 》 , 還 見 於 祭 祀 關 帝 的 禮 儀 之 中 。 十 七 世 紀 在 日 本 長 崎 的 華 僑 將 關 帝 視 為 守 護 神 , 據 記 載 , 祭 祀 關 帝 儀 式 甚 隆 重 , 除 了 擺 設 祭 品 、 舞 龍 等 酬 神 活 動 外 , 還 請 僧 或 道 誦 讀 《 覺 世 真 經 》 ( 鄭 土 有 《 關 公 信 仰 》 , 北 京 : 學 苑 出 版 社 , 1 9 9 4 , 頁 8 ) 。
遍 布 各 地 的 關 帝 廟 , 也 有 助 關 帝 善 書 的 傳 播 。 如 十 九 世 紀 以 來 北 京 前 門 關 帝 廟 , 除 了 是 善 信 拜 神 求 簽 之 地 , 也 是 " 舍 善 書 " 的 集 中 地 。 據 《 都 門 雜 詠 》 載 : " 每 月 初 一 、 十 五 , 各 廟 多 舍 善 書 , 惟 前 門 關 帝 廟 更 多 " 。 直 江 廣 治 於 1 9 4 0 年 代 到 山 西 解 州 的 關 帝 廟 , 在 廟 前 路 邊 看 見 有 善 書 出 售 。 筆 者 前 往 泉 州 考 察 , 在 通 淮 關 帝 廟 內 看 到 道 光 二 十 年 蘇 廷 玉 書 的 《 覺 世 真 經 》 , 刻 石 存 於 壁 上 。 關 帝 善 書 不 僅 在 中 國 流 通 , 在 日 本 、 韓 國 、 越 南 也 有 刊 行 流 傳 。 《 覺 世 真 經 》 早 在 1 7 3 0 年 於 日 本 再 版 , 北 海 道 的 華 僑 團 體 - - 中 華 會 館 尊 奉 關 帝 , 把 《 覺 世 真 經 》 全 文 雕 刻 在 中 華 會 館 內 關 帝 祭 壇 背 後 的 木 板 屏 風 上 ( < 試 論 關 帝 信 仰 傳 播 日 本 及 其 演 變 > , 載 《 海 交 史 研 究 》 1 9 9 3 年 第 1 期 ) 。

小結內容

小 結 : 清 代 各 地 普 遍 信 仰 關 帝 , 除 了 朝 廷 的 崇 祀 、 小 說 曲 藝 的 渲 染 、 神 跡 傳 說 外 , 關 帝 降 筆 著 成 善 書 的 流 通 , 也 是 其 中 一 項 主 要 因 素 。 日 本 學 者 窪 德 忠 在 《 道 教 入 門 》 一 書 中 認 為 : " 關 帝 信 仰 所 以 如 此 廣 泛 , 這 與 《 三 國 演 義 》 的 普 及 , 《 關 聖 帝 君 覺 世 真 經 》 這 本 善 書 的 存 在 , 以 及 扶 乩 時 往 往 出 現 關 帝 神 的 旨 意 等 不 無 關 系 " 。 關 帝 善 書 , 以 《 覺 世 經 》 與 清 中 葉 成 書 的 《 明 聖 經 》 為 主 體 , 加 上 對 經 文 的 的 注 釋 書 , 靈 驗 記 、 靈 簽 、 散 篇 的 勸 善 文 , 自 通 都 大 邑 至 窮 鄉 僻 壤 皆 有 流 傳 。 其 中 《 覺 世 經 》 與 《 感 應 篇 》 、 《 陰 騭 文 》 編 集 為 " 三 聖 經 " , 關 帝 善 書 的 重 要 地 位 不 言 而 喻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