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信仰與地方社會生活

關公信仰的高潮:明清時期第四節 關公信仰觀念的複合性第一節 關公信仰的社會功能第二節

內容介紹

關公信仰是一種歷史悠久、綿延至今的民俗事象。國外對於關公信仰的關注與研究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開始。國內則從20世紀80年代後,圍繞關公信仰演進史做出了一批成果。這些成果多屬史學範疇,限於歷朝歷代所留文獻的梳理,主要依靠史料來研究關公信仰的歷史脈絡、信仰產生的原因等問題。多從文本角度出發進行研究,比較忽略關公信仰的活態傳承現象,對於關公信仰與地方社會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勾連——即關公信仰的“在地化”研究,尤其少見。
《關公信仰與地方社會生活--以山西解州為中心的個案研究》(作者閆愛萍)對關帝故里的解州鎮及常平村進行了詳盡的個案考察。作者利用歷史文獻考證與田野調查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來考察關帝信仰傳統的歷史與現狀、關帝故里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所擁有的其他信仰文化,也就是將關帝信仰文化現象置於當地社會生活整體歷史變遷當中來給予具體的闡釋。這類研究不僅為關公信仰研究領域提供一個個案的民俗志,而且是為研究中華文明歷史上廣泛流布的、具有文化統一認同意義的神靈信仰現象,提供一個可行的研究方法。《關公信仰與地方社會生活--以山西解州為中心的個案研究》以微見著,內容系統,邏輯嚴謹,資料豐富,多有創新,值得—讀。

作者介紹

閆愛萍,1975年生,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法學博士。現為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在《民俗研究》、《青海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十多篇,參編《太原史稿》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民間信仰和旅遊文化。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於選題
第二節 相關問題的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 研究目的、意義與方法
第四節 田野歷程
第五節 論文框架和關鍵字的界定
第二章 關公信仰演進史——官方與民間的建構過程
第一節 關公信仰的產生:南北朝至唐代
第二節 關公信仰的發展:宋元時期
第三節 關公信仰的高潮:明清時期
第四節 關公信仰的低沉期:20世紀50年代~70年代
第三章 關帝靈光與常平村人生活
第一節 鹽池邊上的關帝故里
第二節 常平村人的歷史記憶
第三節 常平村人的日常生活秩序
第四節 村落的源流、家族與生計
第五節 村落信仰民俗之體系
第四章 關公祭祀儀式: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表達
第一節 清明節與中秋節:聯村祭祀
第二節 四月初八:關帝巡城
第三節 六月二十四:關老爺過生日
第四節 九月十三:金秋大祭
第五節 關帝靈簽
第五章 關公信仰觀念的複合性
第一節 地方精英
第二節 關氏後裔
第三節 普通民眾
第四節 朝聖者
第六章 關公信仰功能的歷史承繼與當代演變
第一節 關公信仰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 關公信仰功能的延伸:關公文化旅遊
結語
田野日記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