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拉頓珠

門拉頓珠

據說門拉頓珠和他的兒子在羊八講寺還留下了很多奇妙的壁畫。 門拉頓珠不僅是著名的畫家,也是著名的繪畫理論大師。 門拉頓珠的兒子和弟子是門塘畫派早期的主要傳人。

門拉頓珠介紹

門拉頓珠於15世紀20或30年代左右出生在洛扎北部的門塘,後來被人稱為門塘大師。門拉頓珠自幼聰慧,精通各種書法。由於婚姻的不幸,他被迫離家出走,到處流浪。相傳他在浪卡子縣的羊卓達隆地方偶然發現了一盒畫筆和一些線描粉本,勾起了對繪畫的強烈興趣。於是他到薩跡等後藏各地拜師求教,跟隨當時最為著名的藝術大師多巴扎西傑波學習繪畫,開始了繪畫生涯。門拉頓珠的藝術人生

門拉頓珠從臨摹早期祖國內地漢傳佛教繪畫作品中獲得了豐富的養料,將漢族山水畫和其他內地繪畫風格特徵融合到門塘派繪畫背景之中,是他對西藏繪畫的重要貢獻。據說,當他臨摹一幅內地的織絲唐卡時,忽然回憶起他前世在中原內地作創作這幅作品的情景。此後,他繪畫風格的美學思想更加靠近內地繪畫。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最後創立了門塘畫派。對此,18世紀西藏著名的藝術大師杜瑪格西·丹增平措評論道:門拉頓珠的畫作“顏色和暈染皆厚重,除略有些鬆散外,布局在許多方面很像內地捲軸畫。人物的姿勢,骨相和肌膚都異常完美,脖頸較長,雙肩下垂,五官輪廓鮮明突出。畫面暈染充分,用色細膩、柔和、富麗堂皇。石青和石綠十分突出。因為在一定距離看,這兩種顏色非常優美,如果趨近一些,兩種顏色更為細膩,衣袍和飾帶的形狀不對稱。雖然基本色非常多,但比內地基本色要少,與其他繪畫相比在佛像色調上更為豐富。通過有一些力度的暈染筆觸進行暈染的痕跡很清楚。這就是工巧化身門塘巴所創畫派。”扎什倫布寺現存部分作品是門拉頓珠的代表作。
1458年至1469年期間,他和其助手一起在扎什倫布寺創作了大量的壁畫和唐卡作品,其中包括在措欽大殿繪製的八十大成就者環繞金剛持、十六羅漢陪伴釋迦牟尼佛和釋迦牟尼佛十二宏化,祖拉康中按內地風格繪製的佛傳壁畫,北壁的“度母淨土變”、不動明王、馬頭金剛和四大金剛以及一幅長約28米、寬約19米的巨幅釋迦牟尼布畫唐卡等重要作品。據說門拉頓珠和他的兒子在羊八講寺還留下了很多奇妙的壁畫。
門拉頓珠不僅是著名的畫家,也是著名的繪畫理論大師。他一生著有《論典善說寶鬘》和《如來造像度量品·如意寶珠》等兩部重要的理論著作。其中,前者是對繪畫實踐和理論的總結,對畫布的準備、標示量度輪廓線、調製顏料、勾勒並配置畫筆、暈染、再次勾線、塗膠、調色和繪製壁畫等方法、步驟和效果進行了詳細地論述。後者主要集中於造像量度實踐和理論的探討,在論述各家造像量度說法的基礎上,對一些說法進行了批駁,並提出了自己完整的主張。這部著作廣為人知,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經常參考的重要著作之一。
門拉頓珠的兒子和弟子是門塘畫派早期的主要傳人。他的兒子門塘巴繹央(又稱作古冬繹央巴)曾參與了羊八井寺院壁畫的繪製,並於1506年前後完成了羊八井寺的巨幅錦緞唐卡。他的侄子門塘巴希瓦沃,於1484年為洛扎的色喀寺創作了譯師瑪爾巴像。門拉頓珠的弟子遍布西藏各地,門塘畫派的風格不僅對當時的壁畫和唐卡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對當時的版畫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1533年在阿里東部邊界的貢唐刊印的《妙乘大藏》木刻,1482年至1504年釋迦卻丹刊印的薩迦班智達對因明學《因明正理寶藏》註疏《正理寶藏詳說》的插圖等版畫都出自門塘畫派畫家之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