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角果姜

長角果姜

產雲南馬關、屏邊、河口、綠春等縣;越南南方也有。海拔下限600海拔上限800生於雲南南部熱帶雨林和常綠闊葉林下或次生林、路邊山坡林緣處。性喜蔭濕的環境和肥沃的土壤。畏寒、不耐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所屬科:Zingberaceae
科中文名:姜科
種拉丁名:Siliquamomum baill.
科拉丁名:Zingiberaceae
中文名:長角果姜
文獻來源:Siliquamomum tonkinense Bail.(1895);K.Schum.in Engl.(1904)*;Gagnep.in Lecomte(1908)*;T.L.Wu et Senjen(1978)*;中國植物志(1981)*;雲南種子植物名錄(1984).
科中文名姜科
科拉丁名Zingiberaceae
屬中文名長果姜屬
種中文名長角果姜
種拉丁名Siliquamomum tonkinense Baill.
其它俗名長果姜
性狀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6-1.5米。
花色微紅色
花期10月
果期11-12月
分布產雲南馬關、屏邊、河口、綠春等縣;越南北方也有。
海拔下限600
海拔上限800
生境生於雲南南部熱帶雨林和常綠闊葉林下或次生林、路邊山坡林緣處。性喜蔭濕的環境和肥沃的土壤。畏寒、不耐旱。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
標準出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

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0.6—1.5米。葉片狹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55厘米,寬7—1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漸狹,不對稱,兩面無毛,葉面乾時主側脈明顯凸起;葉柄長4.5—10厘米,無毛;葉舌2裂,長約3毫米,裂片先端圓形,近革質。總狀花序頂生,長13—20厘米,有花9—12朵;小花梗長約2.5厘米,綠色,無毛,基部以上5毫米處具1關節,花由此而脫落;花萼管長3.5—4厘米,直徑約1.2厘米,先端具3齒,齒頂紅色,其餘微綠色,具白色縱條紋,側裂至中部;花冠管長約2.5厘米,微紅色,無毛,裂片微黃褐色,無毛,近等長,背裂片披針形,長約3.5厘米,寬1厘米,具縱條紋,側裂片與背裂片等寬;側生退化雄蕊狹倒卵形,長約2.5厘米,上部微黃色,近下部至基部紅褐色;唇瓣倒卵形,長約4厘米,先端全緣,具紅色縱條紋,上部微黃色,下部紅褐色;花絲長約5毫米,白色,無毛,花葯長約1.5厘米,白色,藥隔附屬體長約8毫米,先端2深裂,白色,無毛;子房近長圓形,長約2.5厘米,直徑2.5毫米,黃綠色,無毛。蒴果紡錘狀圓柱形,稍縊縮成鏈莢狀,長12—13厘米,寬1厘米,黃色,無毛。花期10月,果期11—12月。

分布及生境

產屏邊、馬關、河口、勐海;生於海拔600—800米的蔭濕林下。分布於越南北方(模式產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