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長白山]

長白山。[長白山]

狹義的長白山指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 天池長白山天池,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

簡介

長白山(Changbai mountain) 
亦作Ch'ang-pai Shan或Changbai Shan,滿洲語作GolminXanggiyanAlin,朝鮮語作Changbaeksanmaek,朝鮮稱為白頭山
廣義的長白山是指長白山脈,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山地的總稱。北起三江平原南側,南延至遼東半島與千山相接,包括完達山、老爺嶺、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等平行的斷塊山地山地海拔多在800∼1,500米,以中段長白山最高,向南、北逐漸降低。
狹義的長白山指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中國境內的白雲峰海拔高度2691米,由粗面岩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皚皚,終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噴發而成。為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森林茂密,500∼1,200公尺之間以紅松、魚鱗松、沙松、鵝耳櫪、楓等為主;1,200∼1,800公尺以雲杉、冷杉林為主;1,800公尺以上有岳樺矮林,是中國重要林區。林間有梅花鹿、貂、東北虎等珍貴動物,以及人參等藥材。人參、貂皮、鹿茸為東北“三寶”,長期享譽中外。196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1.5萬公頃。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區, 東經127°40'~128°16',北緯41°35'~42°25'之間的地帶。是中、朝兩國界山。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的三江發源地,國家AAAAA級風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未來者無不嚮往,已來者無不留連。1983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讚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是我國與五嶽齊名、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她位於歐亞大陸東端、吉林省東南部,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區境內。在中朝兩國邊境上,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總面積8000餘平方公里。北起吉林省安圖縣的松江鎮,西始於撫松縣松江河旅遊開發區,東止於和龍縣境內的南崗嶺,南部一直伸到朝鮮境內。長白山是關東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東三省地區的生態屏障、滿族的發祥地,清朝時期定它為聖地。

火山

在億萬年以來的地質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最初,這裡被海水淹沒。到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陽光、雨水和氣候變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風化和破壞,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裡,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地質學上稱為裂隙式火山噴發)。攜有強大衝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岩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台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峰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噴發歷史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布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岩,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岩溫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岩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歷史記載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長白山又名不鹹山,不鹹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肅慎、沃沮、扶餘、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托在這裡,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鹹山(即神仙山) 。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裡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範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閒閒堂,因而自號閒閒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準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緲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中文網路上盛傳“中共以中華故土結列國歡心”的言論,其中一條就是關於長白山的,大意如下: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中共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中國政府將天池的約53%送給北韓。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閒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長白山勝景

長白山天池

 天池長白山天池,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它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群峰之中。 據說,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寶鏡。西王母娘娘有兩個花容月貌的女兒,誰也難辨姐妹倆究竟誰更美麗。在一次蟠桃盛會上,太白金星掏出寶鏡說,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誰更美。小女兒先接過鏡子一照,便羞澀地遞給了姐姐。姐姐對著鏡子左顧右盼,越看越覺得自己漂亮。這時,寶鏡說話了:“我看,還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氣之下,當即將寶鏡拋下瑤池,落到人間變成了天池……。還有一個傳說,說長白山有一個噴火吐煙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個名叫杜鵑花的姑娘,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懷抱冰塊鑽入其肚,用以熄滅熊熊大火,火滅後山頂變成了湖泊。

(圖)長白山。長白山。

天池略呈橢圓形,形如蓮葉初露水面。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天池在長白山巔的中心點,群峰環抱,離地高約20餘里,故名為天池。”天池實際湖面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稱。天池的湖水面積為9.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
長白山天池由於高度較高,氣候多變,風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點。它有長達10個月的冬季,湖水凍結的時間達6個月之久。當風力達5級時,池中浪高可達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發怒,平靜的湖面霎時狂風呼嘯,砂石飛騰,甚至暴雨傾盆,冰雪驟落。綽約多姿的奇峰危崖統統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這霧靄風雨,瞬息萬變,虛無縹緲的白山風雲,既繪出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絕妙美景,又為長白山天池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長白山天池的獨特個性。
雖然氣候寒冷,但生長在有限範圍內的茵茵芳草和鮮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躍然生輝。雍容華貴的長白杜鵑,第一個把春天帶到皚皚白雪上,它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紮根,鋪翠疊錦。婀娜多姿的高山罌粟,花朵潔白,它與杜鵑一起被譽為長白山兩大聖花。勝似紅衣仙女的高山百合、葉莖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環的高山菊、小巧玲瓏的長白龍膽和遍布各個角落的高山檜,還有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北極推移過來的長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著矮小身軀,以堅毅而頑強的生命力,共同編織著錦繡的天池風光。

長白山瀑布

瀑布到過長白山的人,都為那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瀑布所迷戀!那銀流似從天而降,落地如雷聲貫耳。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圖)長白山。長白山。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瀰漫如霧,仿佛“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裡,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

長白山大峽谷

長白山大峽谷長白山大峽谷是火山爆發時期形成的地裂帶,是錦江的上源,峽谷大約有60公里長,最寬的地方有300多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米,垂直深度約有150米左右。峽谷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大森林,樹木筆直粗壯,

(圖)長白山。長白山。

由於谷上低溫潮濕,使得這老林子裡掛滿了蒼老的白絲,苔蘚、蘑菇,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這是一條極為壯觀的大峽谷,由於其地貌形成主要是嶂谷和隘谷,所以峽谷兩側,特別是底河兩岸的谷坡就顯得異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凍風化,峽谷中的冰緣岩柱已在歲月的風雨剝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那些溶岩林的造型,真可謂千姿百態,讓人耳目一新。有形同月亮的。有狀如金雞的,有酷似駱駝的,有宛若觀世音的,有姑娘依戀著情人的,有母親懷抱著愛子的等等。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在長白山的深處,竟然會有這樣一個自然傑作的藝術展覽。面對這成群成組錯落有致的奇特石林群雕,人們不能不展開自己無限的聯想,於是對這些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山峰岩石,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命名,如:五指峰、女媧峰、長城峰、城堡峰、駱駝雙峰、雙熊登山、雙象吸水等等,還有觀音遙拜圖、象豹嬉戲圖、百獸聚會圖、仙人相約圖等等。這些都是人們面對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觀產生的豐富聯想,也是人們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由衷讚美。

溫泉群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遊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裡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這裡設有溫泉浴池,供遊人洗浴,池水溫度可以調節,出浴之後,倍感輕鬆。
其中比較著名的長白溫泉、梯雲溫泉和湖濱溫泉等,都是吸引中外遊人的好地方。此外,還有蘆泉、仙人橋溫泉群、十八道溝溫泉,玉漿泉、藥水泉等等。

長白頌

 長 白 春 曲

---揚 眉
春風似溫情的姑娘,
用暖融融的小手捂開了山溪的冰凌,
使得一川的水變換出奶白色的漿液,
滋潤著岸邊的苔蘚泛出青綠色的光澤;
春光似柔情的少女,
將情脈脈的眼帘掃向了山坡的荊棘,
叫那一崗的枝淡淡出棕黃色的肌膚,
召喚著枝下的蒿草露出黃綠色的身段。
映山紅吐出了粉紅色的花蕾,
在薰風中微微戰慄著嬌弱的花翼,
恬淡地伸出細長的花舌,
舔嗜著清苦的露珠;
落葉松綻出了翠綠色的針葉,
在殘雪中筆直展示著英武的雄姿,
嫻靜地矗立棕黃的軀幹,
享受著正午的陽光。
山葡萄的秧蔓吸嗜了香艷的花水,
膨脹掉了冬季的棉衣,
坦露出羞澀豐腴的酥胸,
生長出紫色的芽蔓,
更在枝椏間滴淌著甜甜的奶液;
五味子的藤條吮吸了清涼的露珠,
更換去了寒冬的服飾,
顯示出細緻動人的腰身,
伸探出綠色的鉤芽,
竟在腋窩間垂掛著細細的花蕾。
翠鳥幽鳴,
黃綠色的山林升騰著絲絲的地汽,
將傾斜的陽光幻出斑斕的色彩,
灑落在草炭土的林間;
蝴蝶翩躚,
奶白色的泉水突兀著甘冽的乳汁,
把嬌羞的百合潤出亭亭的丰姿,
躲藏在向陽地的草叢。
濃密的雲朵飄忽過來,
灑落下細密溫潤的雨絲,
將起伏的山巒籠罩,
清洗著嫩滑光鮮的肌膚;
潮濕的霧氣滾來,
解析出柔嫩多情的露珠,
把崎嶇的溝谷遮蔽,
掩蓋了羞卻閃忽的目光。
綠綠的山水傾瀉出溝谷,
把一川的稻田浸泡,
泥水中壯實的漢子吆喝著黃牛,
鐵犁下翻滾著粘稠的漿液,
溶入他滿腔的希望,
希望著黑綠色的稻浪翻動在田野;
白白的梨花墜掛在枝頭,
將起伏的山崗遮攔,
花叢里俊美的姑娘修剪著枝條,
銀剪中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寄託她美好的憧憬,
憧憬著金燦燦的果實懸掛在枝椏。
池塘泛著柔柔的綠波,
肥碩的花鰱魚嘬食著岸邊嫩綠的青草,
水面上遊動著白淨的大鵝;
鹿苑響起多情的呦鳴,
健美的梅花鹿追逐著身邊鍾情的伴侶,
柵欄旁跑動著好事的黃狗。
喔,美麗的山巒,
你蘊涵著原始的野性:
自然、流暢,靜默;
喔,富饒的土地,
你蘊藏著豐富的物產:
和諧、豐裕、富足。
喔,長白山的春天呦,
你就是阿嘎西珈耶琴上奏出的樂章,
清脆的音符中流淌著春的序曲;
喔,長白山的春光呦,
你就是阿里郎洞簫管中吹出的鏇律,
悠遠的鏇律里呈現著春的景色。
.
  長 白 夏 情
---揚 眉
山間升騰著紫色的霧靄,
纏繞在斷壁絕崖之間,
似仙子舞動的冰綃。
水中漂浮著白色的霧氣,
遊蕩在綠波明鏡之上,
似少女拖動的裙輻。
林里懸掛著嫩綠的藤蘿條,
輕漫地展示著柔薄的衣衫,
上面飄墜著淡紫的花蕾;
地下匍匐著杏黃的兔絲子,
愜意地晾曬著華貴的披肩,
紗間掛墜著細碎的珍珠。
石隙瀉出汩汩的清泉,
流淌著軟玉般的漿液,
潤濕了青苔茸茸的孢子;
樹縫長出肥肥的靈芝,
顫抖著瑪瑙似的身軀,
漲裂了椴木厚厚的樹皮。
刺五加撐開寬闊的葉片,
尖尖的針芒布滿了枝桿,
守護著黑紫色的種實;
草莓果綻開清晰的酒窩,
粒粒的種子布滿了笑臉,
顯露著赤紅色的漿果。
野人參挺出了修長的莖桿,
將七匹葉的綠片探出了雜草,
托著紅彤彤的丹果
棒槌鳥展開了俊美的雙翼,
把九隻羽的翠毛抖出了絨毳,
閃著金燦燦的光澤。
一潭遼闊的天池水面,
融化了長白十六峰在胸膛,
也把潔白的雲朵納入了百丈深淵,
一條細緻的二道白河,
穿梭了林海十八道在腹中,
更將陡峭的峻岭鑿拓了千里渠涵。
三江的水花翻滾著洶湧的波浪,
拍打著松花石的堤岸,
浪間放流著長長的木排;
九湖的碧波蕩漾著微醉的柔情,
舔嗜著花剛岩的湖灘,
波中飄蕩著細細的船帆。
川間的稻田滾動著黑綠的波紋,
平疇萬里卻劃分出格網的圖形,
田間站立著呆呵的草人,
崗上的果園墜掛著紅彤的果實,
起伏千頃卻顯露出斑斕的色彩,
樹下跑動著活躍的黃狗。
五鄉的人們聚集在場院,
拍動著長鼓跳起著優美的舞步,
抒發著喜悅的心情,
喔,長白之夏呦,
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色;
六郡的百姓匯集到廣場,
舞動著長裙唱起了歡快的樂曲,
歌頌著富裕的生活,
喔,北國之都呦,
到處是熱情飽滿的場面。
.
長 白 秋 歌
---揚眉
秋風似一把神奇的梳子,
一夜間把千里長白梳理成金黃的色彩;
秋光似一面變幻的魔鏡,
瞬息間把萬里林海致幻成迷離的仙姿。
一池的碧水在蔚藍的天空下更顯得更清透,
清透的能看見潭底的礁石;
一簾的瀑布在爽淨的空氣里變幻得更潔白,
潔白的仿佛是天上的流雲。
涓細的二道白河奏著歡騰的樂曲,
一路高歌在火山岩的碎石上濺起明亮的音符;
低矮的白樺樹叢抖著翠綠的葉片,
竊竊私語在溫泉池的汽水旁露出含羞的笑臉。
蜿蜒的地下河河流已不再躲藏往日嬌羞的身姿,
恣意地喧囂著動情的歌喉把秋歌吟唱;
澹泊的小天池池水已不再掩蓋昔時甜美的尊容,
縱情地閃爍著飄忽的睫毛把路人凝望。
縱橫幽深的大峽谷露出了結實的肘臂,
將一山的楓葉著在自己寬厚的肩膀,
似乎是紅霞裁剪出的披風;
曲折恬淡的清溪流敞開了遮掩的衣襟,
將滿川的寒露匯於自己豐腴的胸膛,
仿佛是月光編織成的蘿裙。
筆直的落葉松林是英俊挺拔的漢子,
整理著臉上鋼針似的胡茬,
針針墜落在柔軟的林間濕地;
秀美的美人松樹是翩翩含情的少年,
舒展著額前油亮亮的青絲,
絲絲飄逸在蒼老的林海岩壁。
大尾巴的松鼠跳躍在遒勁的紅松枝椏上,
忙著把飽滿松籽採集貯藏,
好度過白雪皚皚的冬季;
尖嘴的啄木鳥蹦達於繁茂的椴樹樹桿間,
急著將可惡蠹蟲掏掘吞食,
正抓緊蓄積體內的脂肪。
鬆軟豐厚的林間沃土上,
一叢叢的蘑菇頂出參差不齊的傘帽,
展示著各自精巧的小屋;
傾倒枯朽的樹身枝椏間,
一簇簇的木耳漲出雜亂斑駁的布幅,
炫耀著自己肥厚的裙帽
五味子的藤條高高地掛在橡樹的枝頭,
墜著串串鮮紅的漿果,
召來翠鳥啄食;
人參果的果頂悄悄地藏在草葉的莖下,
托著粒粒鴿血的果實,
引來人們挖掘。
喔,長白山,
三江之源,
你在香甜的夢境中睡酣,
酣的不想把你叫醒;
這時是你最遐意的時光,
正享受著靜謐恬美的寧靜,
你成熟了;
喔,天池水,
萬聖之母,
你在幽靜的憩息里眠痴,
痴的不忍把你打擾。
這時是你最愜意的時候,
正分享著歡愉快樂的喜悅,
你豐收了。
長 白 冬 韻

---揚 眉
長白山的雪是飛舞的梨花,
矯捷中泛著青淡的綠意,
從濃密的雲層中傾瀉下來,
把山巒變幻成奔騰的浪濤;
長白山的雪是快樂的精靈,
輕盈里閃著晶晶的光澤,
自神秘的天國里奔跑出來,
把河流梳理成銀色的絹帶。
巍峨的白頭山呦,
真的白了頭,
白的蒼蒼,
蒼蒼的只剩下絕壁還露著鐵青的臉;
綿延的老爺嶺呦,
真的花了腮,
花的斑駁,
斑駁的只留下樹椏還掛著雜亂的藤。
煙波浩淼的天池呦,
冰封了包容峰巒的胸懷,
把滿腔的柔情隱藏到厚實的冰面下,
白練懸空的瀑布呦,
凝固了洗滌青山的心思,
將萬縷的情絲掩蓋在鐵壁的斷崖間。
硫化的熱汽瀰漫著白河的石灘,
雜亂的石頭上鍍烙著藍綠的銅銹,
縫隙間卻涌動著滾燙的清泉;
峽谷的松濤陣響在原始的森林,
粗壯的樹枝間穿梭著刺骨的山風,
地面上在翻滾著冷漠的雪流。
蒼綠的紅松林遒枝密葉上托舉著厚實的雪被,
被上奔跑著大尾巴的松鼠,
尖利的腳趾彈開了縷縷的棉絮,
飄忽棕黃的軀幹間;
枯黃的烏拉草軟莖細絲上壓蓋著暖暖的雪褥,
褥上遊蕩著大茸角的花鹿,
健壯的蹄丫踩出了紛亂的漏洞。
肥碩的黑熊挪動著笨拙的身軀,
爬進了老怍木的樹洞,
緊摟著雙臂進入了漫長的冬眠夢鄉,
洞口掛上了一圈哈氣的白霜;
健美的老虎踢蹋著灑脫的貓步,
走出了花崗岩的巢穴,
弓曲著腰身摸入了幽暗的獵食領地。
散落的村屯覆蓋了皚皚的白雪,
筲條籬笆劃出了彼此的院落,
枯樹煙筒里飄出了裊裊的炊煙,
雪下生活著快樂的山民;
擁擠的鄉鎮堆積了厚厚的雪牆,
鄉間土路連線了交往的宅基,
鐵皮屋檐下散出了香濃的肉香,
風中勞作著富裕的百姓。
大塊的板子呀可得勁的燒,
土坯炕烙得屁股緊的勁的挪,
厚實實的霜花流淌著小溪滴答;
大碗的白乾呀可得勁的造,
壯實的林業漢子呦醉眼瞢瞪,
紅撲撲的絡腮鬍臉膛神采煥發。
嘰喳的姑娘們拿出紅紙,
剪出盛開的迎春花貼在牆壁,
寄託著女孩對新春的渴望;
安詳的媳婦們持著木錘,
敲開油忽忽的松籽抿到口中,
享受著女人對生活的滿足。

民俗風情

 長白山據史料記載是滿族的發源地,現在主要是漢族和朝鮮族共同居住的地方。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民族。清末他們才遷移到我國的長白山腳下,鴨綠江畔,在長期的生活和戰鬥中,他們同漢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朝鮮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強。很多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流傳至今。傳統的朝鮮民族民居鄉土氣息
濃郁,一般是稻草屋頂,朝鮮族大炕、木筒煙囪。大多數朝鮮族聚集區,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因此他們就地取材,用稻草蓋屋頂,又隔雨,又保暖,經濟實惠。朝鮮族大炕別具特色,房間整個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餘是一埔大炕,進屋就脫鞋上炕,炕上一般埔著地革,朝鮮族婦女總會使它保持的乾乾淨淨,愛清潔也是這個民族的一大特點。
傳統的朝鮮族的服飾以婦女穿的高麗裙最為獨特。每到大型節日、朋友聚會或生日、祝壽她們總會穿上這種傳統的服裝,伴隨著那優美的民族樂曲,載歌載舞,熱鬧一番。朝鮮族婦女擺運物品一般用頭頂,這是在長期勞動中練就的本領,即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穩。在歷史上,朝鮮族男尊女卑的現象比較突出。這和日本的風俗有些相象,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現象也逐漸在改變。
朝鮮族民族音樂,民族歌舞,獨具風格,它們多半反映勞動和豐收的歡樂的場面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朝鮮族歌唱家和藝術家。每到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和慶祝的場面,他們都會引吭高歌,舉杯暢飲,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嚮往。朝鮮族的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為老人祝壽場面熱鬧隆重,體現朝鮮族尊老愛幼的風俗。
傳統朝鮮族舞蹈有刀舞、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遠近聞名,朝鮮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飯、打糕、冷麵為主,朝鮮族的鐵鍋與漢族的蒸飯的鐵鍋有所不同,它口小,內大,所蒸出的米飯味道純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後,經過反覆錘打而成,吃起來柔韌可口。 朝鮮族冷麵多為夏季食用,冷麵所用的原料為蕎麥粉、麵粉和澱粉按一定比例和勻,經過手工機械壓制到沸水裡煮熟,然後放以冷水裡浸泡,食用時放到特製的冷麵湯,然後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雞蛋、黃瓜絲等,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吃起來,涼爽可口,特別受到女性的歡迎。
朝鮮族的菜餚多以涼拌和泡漬的為主。朝鮮族泡菜家喻戶曉。所用的原料多種多樣,幾乎無所不有,常見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帶、蘿蔔、大白菜、黃瓜等等,泡製時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鹽、味素等。朝鮮族泡菜是遊客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餚,傳統的朝鮮族人愛 吃狗肉,做法獨特是宴請客人必備的一道菜。狗肉湯、醬湯、鰱魚湯、水豆腐、明太魚、朝鮮族包飯、朝鮮族燒烤、用糯米釀製的朝鮮族米酒都頗具民族特色,讓人回味無窮。如果你作為一個外地遊客到這裡,欣賞完美麗自然景觀,坐朝鮮族農家大炕上,品嘗風味獨特的菜餚,喝著朝鮮族米酒,聽其音樂,觀其舞蹈,你一定會樂在其中。
朝鮮族傳統的體育活動有摔跤、跳板、盪鞦韆、拔河、傳統木排賽等。每到大型節日都要舉行體育運動會。
朝鮮語是他們的民族語言,延吉市是延邊自治州首府。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延邊自治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延邊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中下游地區,中、朝、俄交界地帶,幅員遼闊,邊境線長。邊境口岸—琿春,可直接與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國家對邊疆地區有相應的政策扶持, 為開發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近幾年又先後開闢了琿春至朝鮮羅津、琿春至俄羅斯海參崴的跨國旅遊線路,相信延邊自治州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