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圖書館

長沙市圖書館

長沙圖書館坐落於長沙新河三角洲濱江文化園內,西濱湘江,北臨瀏陽河,風光旖旎,地理位置優越。建築面積為31320平方米,建築高度為24.5米,共為5層。現有藏書量100萬冊。試開放期間,一樓服務廳、二樓報刊借閱室、三樓青少年借閱室、四樓社科文獻借閱室等部分對外開放,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長沙圖書館是長沙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是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團體和廣大市民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公益性科學、文化、教育機構,2004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並榮獲省文明圖書館稱號。長沙圖書館同時亦是長沙市區內的三大公共圖書館之一(其餘兩館為:湖南圖書館、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

基本信息

概況

長沙市圖書館長沙市圖書館
長沙市圖書館成立於1960年,館址定王台為名勝古蹟和我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誕生地,毛澤東同志曾在此博覽群書,立下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願。長沙市圖書館現有藏書39萬冊,其中報紙期刊2.9萬冊,視聽文獻3.5萬件,古籍6000餘冊和獨具湖湘特色的地方文獻和湘籍名家著作10000餘冊等。館內開設了報刊閱覽室、少兒圖書閱覽室、特藏文獻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視障文獻閱覽室、電子文獻借閱室、社科圖書外借處、自科圖書外借處、讀者俱樂部等諸多服務視窗,並在館外設立12個圖書流通站(點)。全館實行計算機自動化管理,2004年建立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長沙市支中心,開通了圖書館網站,能提供豐富的數位化、網路化的電子信息資源服務。全館職工恪守“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飽滿的熱情、優質的服務和方便快捷的借閱方法滿足讀者多種形式的需求:根據讀者閱讀需求採購圖書;確保每周開館60小時以上;書刊對外開架借閱;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免費舉辦徵文、演講、知識競賽講座、報告會等各種讀書活動和書法、繪畫、春聯等各類展覽;為讀者出借應急雨傘,免費提供開水、日常應急藥品、紙筆等;特別針對殘障讀者設立綠色通道,構築無障礙的讀書環境,為廣大市民營造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舒適、便捷的學習、休閒和自由交往的園地,為維護和保障人民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建設文明長沙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長沙市圖書館作為全市中心圖書館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市支中心,承擔著對全市9個縣(市)區圖書館和所有鄉鎮、街道、社區、學校、廠礦基層圖書館(室)的輔導職責,負責全市9個縣(市)區支中心和鄉鎮、街道、社區基層服務點的管理和培訓。為方便廣大民眾更好利用圖書館,多年來,市圖書館(市支中心)組織全市各縣(市)區圖書館(支中心)和基層館(服務點)開展送書下鄉、送書進社區活動,組織開展“文明家庭親子讀書樂”、“文化共享長征行”、“慶元宵百部戲曲展映周”等大型讀書活動和文化信息資源利用活動,聯合區館辦理通用借書證,“一館辦證,六館借書”,深受市民歡迎。市政府重點工程長沙市圖書館新館將於2009年底在風光旖旎的湘江風光帶新河三角洲矗立,新館總建築面積3.12萬平方米,高5層,能同時容納3000人看書。屆時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館藏資源

孩子們在圖書館孩子們在圖書館
長沙圖書館根據“以用促藏”的原則,有計畫有重點地補充藏書,入藏圖書以中文新書為主,注重長沙地方文獻的收藏和利用,每年購書經費的5%用於徵集購買地方文獻,專架陳列,專人管理,設定專門目錄。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徵集地方書刊資料的通知》,要求市內各單位向我館呈繳、贈送本單位編輯、出版、印刷的書刊資料。1990年,我館設立“湘籍著名作家、學者、專家、教授著作專櫃”,廣泛收集湘籍著名人士的著作、手稿、藏書等。2006年徵集地方文獻500餘種,我館地方文獻至今已近萬種。

長沙圖書館還陸續申請專款添購了《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叢書集成初編》、《叢書集成續編》、《孔子文化大全》、《古本小說集成》、《民國叢書》、《中華文化通志》等大型歷史文化典籍,收藏各類工具書4000餘種。我館受市政府委託,擔負與日本國鹿兒島市交換書刊的任務,開闢鹿兒島文庫,專室收藏鹿兒島市贈送我市的日文原版書刊6500餘冊,提供給長沙市民閱讀。通過長期努力,我館藏書日趨豐富,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書體系。年採購新書新碟19000餘冊(件),訂報刊500餘種。

讀者須知

一、圖書、報刊借閱證的辦理:凡在我市範圍內機關、單位和具有閱讀能力的個人均可辦理借書證,成為我館的讀者。凡來我館辦證的讀者,需持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一寸照片(一張),交納相應數額的押金、工本費,到相應辦證處辦證。

二、電子閱覽室開放管理制度:

1、讀者憑本人讀者證或身份證進入閱覽室免費閱覽。

2、請按照指定機位上機,遇有異常或故障等特殊情況,應立即與管理員聯繫解決,不得隨意更換。

3、未經管理人員允許,不得私自使用各種光碟、軟碟、優(U)盤等存儲設備,確有需要者必須經管理人員同意,登記後方可帶入使用。嚴禁訪問傳播、散布反動和不健康內容的網站;不得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有危害的程式。

4、自覺維護室內環境和上機秩序,保持室內安靜,嚴禁吸菸、大聲喧譁、打鬧。

5、愛護室內軟硬體設備,嚴禁塗寫、刻畫及擅自改變計算機系統設定。如因使用不當或人為損壞,酌情賠償。

6、管理人員要按時開放電子閱覽室,負責對電子閱覽室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做好電子閱覽室上機登記,要隨時監控各瀏覽者上網查閱的內容,制止在室內進行非學習性的網上活動或上機遊戲等行為,及時開關門窗、電源,做好防火、防水、防盜等工作。

三、盲人閱覽室開放管理制度:1、本室收藏盲文版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類圖書及有聲讀物供讀者借閱。

2、讀者憑本人有效證件入室免費閱覽。憑讀者證借閱,每次限借盲文讀物2冊。

3、讀者閱覽時須保護圖書資料不受損害,不得污損、圈點。

4、工作人員應遵守文明服務公約,主動為讀者查找資料,辦理借閱手續,解答讀者諮詢,了解讀者借閱需求。

5、閱覽室內應保持安靜、整潔和衛生,盲人通道不得堆放任何障礙物。

開館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8:00周六至周日:8:00~15:00

大事記

長沙市圖書館始建於60年代初。1960年7月,省立中山圖書館(即現湖南圖書館)將其設在長沙市青少年宮內的圖書外借處和青少年閱覽室以及潮宗街的少兒閱覽室下放給長沙市。長沙市委、市政府將其與市文化館的圖書室、少兒閱覽室合併,建立獨立的長沙市圖書館,10月1日向市民開放。當時藏書5.4萬冊,報刊10種。1960年11月,長沙市圖書館由青少年宮內遷到中山西路104號(先鋒廳),館舍面積83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前,長沙市圖書館藏書達到7萬冊,工作人員8名。“文革”初期,長沙市圖書館遭受摧殘與破壞,圖書封存,停止開放,工作人員除一人留守外,全部下放農村勞動,藏書損失慘重。1971年4月,經長沙市革命委員會批准,長沙市圖書館搬遷至湘春路市工人文化宮內,與市文化館、市工人文化宮合併,成立“長沙市工農兵文藝創作室”,下設圖書組,於1972年元旦重新對社會開放。1975年9月,長沙市圖書館恢復獨立建制,借用市工人文化宮場地開展業務工作。

1979年開始,長沙市圖書館爭取省、市政府先後撥款100餘萬元,在市內名勝定王台興建新館。長沙市圖書館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閱覽大樓於1985年6月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開放。新閱覽樓的落成,標誌著長沙市圖書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科研成果

長沙市圖書館十分重視職工的業務學習和學術理論研究,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市公共圖書館學術論文研討會,並組織評獎。

1994年以來長沙市圖書館共撰寫學術理論文章兩百餘篇,93篇在省學會和全市公共圖書館學術論文研討會上交流和獲獎,近50篇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發表。

長沙市圖書館積極組織瀏陽市圖書館寧鄉縣圖書館長沙縣圖書館等市屬各縣參加中宣部宣教局、文化部社圖司等8家中央級單位主辦的“亞農杯”全國農民讀書徵文競賽,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榮獲“亞農杯”全國農民讀書徵文競賽組織獎。

在2001年省圖書館學會第六屆學術成果評審中,我館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在2003年省圖書館學會第七屆學術成果評審中,我館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在2005年省圖書館學會第八屆學術成果評審中,我館獲三等獎2個。

在第三屆全國社區鄉鎮圖書館戰略研討會中獲一等獎2個,三等獎2個;在第四屆全國社區鄉鎮圖書館戰略研討會中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

表彰獎勵

自1984年以來,長沙市圖書館20餘次榮獲“長沙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自1986年以來,連續12年被評為省市文明衛生單位,1989年被評為長沙市第十五屆勞模大會先進單位和支農先進單位,1999—2005年連續7年榮獲市級文明單位;連續十餘年被評為省文明圖書館,2003年榮獲“長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2006年榮獲市級文明視窗單位;在2007年首屆圖書情報界文藝匯演中我館演出的舞蹈《一個美麗的地方》榮獲金獎。在1998年、2002年兩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均被評定為二級館。

長沙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4000平方米的市圖書館已無法承擔提高省會城市文化品位的重任,長沙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已提到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上,《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市圖書館要建立高標準信息資源中心。2003年4月召開的長沙市文化工作會議上副市長曹亞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市圖書館(新館)要按全國一流標準來配置內部設施,要運用高科技手段,提高館舍管理和服務水平,使之成為集中展示現代文明成果的場所。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完善各項配套服務功能,使之真正成為聚集人氣、凝聚人心、寓教於樂的場所。2006年初,新圖書館完成了建築設計方案,《內部功能與設計任務書》已經國家專家論證,2006年8月22日舉行了奠基儀式,2007年6月破土動工,2009年底,一所現代化的、國內一流的3萬多平方米的新圖書館將在星城北部的新河三角洲矗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