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集團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工業企業。長安汽車集團的前身是於1862年由清朝大臣李鴻章創辦的上海洋炮局,隨著世事的變遷,她先後經上海、蘇州、南京再遷移至重慶,距今已有140年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的兵工廠。

基本信息

企業簡介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長安”,原名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2月,2009年7月1日更為現名,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兩大世界500強中央企業對旗下汽車產業進行戰略重組、共同成立的一家特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總部設在北京,總資產903億元人民幣。中國長安形成了整車、零部件、動力總成、商貿服務四大主業板塊,擁有強大的整車製造和零部件供應能力。

歷史沿革

長安的前身 作為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人,李鴻章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國人馬格里和中國官員劉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廟宇中創辦了上海洋炮局,是為今日長安的誕生。1865年,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將上海洋炮局遷至南京雨花台,擴建為金陵制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造局。從此,金陵在李鴻章蔭護下開始走上了振興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歷史舞台。 1884年,金陵製造局第一次製造出可移動的車輪式37mm2磅後膛炮。該炮為架退式,有完善的炮閂,裝彈簡便迅速;制炮材料由青銅或鑄鐵改為普通鋼或錳鋼,提高了炮管的強度;炮彈也由球狀改為長形,並附有彈帶。這些技術上的改進,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大大勝過以往生產的前裝炮。該炮試製成功後,即投入了批量生產。在中法戰爭中,金陵製造局生產的這種後膛炮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19世紀初,金陵製造局製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槍——抬槍。所謂抬槍就是一把放大的單發步槍,是中國所獨創,在世界各國都沒有的武器。當時在清軍的各級部隊中使用非常廣泛,是一種制式武器。也是金陵製造局的招牌產品之一。 1911年民國成立,金陵製造局廠名延用,1929年改隸兵工署直轄,改稱為金陵兵工廠。金陵兵工廠以“”字為廠徽,不明就裡的人常將它與德國納粹黨的黨徽混為一談。1935年7月工廠將標誌反轉改為“”字標誌,與佛教的圖樣一致。有人說它代表佛心,是一個幸運和祥和的象徵,也有人說這一改向有反納粹的意思。 1937年時,“八.一三”上海抗戰事起,日機屢次轟炸首都南京,兵工廠也被炸數次,器材人員均有損失。12月1日,廠長率領員工全部撤離南京。西遷之金陵兵工廠,於1938年3月1日在重慶市江北簸箕石復工。改稱第21兵工廠,21廠信箱號碼為重慶37,代名寧和號,工廠標誌沿用。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同年的8月13日,即上海”8.13”事件,日本占領上海,直逼南京,日機每次空襲南京,都經過金陵兵工廠上空,並屢次在此低飛盤鏇。8月19日,藥廠遭日機轟炸,9月24日,南京市水塔遭敵機轟炸後,金陵兵工廠的子彈廠(300多人)奉命西遷重慶南岸銅元局。工廠西遷,廠長李承乾等對新廠址的選定頗為躊躇。後經胡選之先生的介紹,價購了位於重慶江北陳家館簸箕石的裕蜀絲廠全部20畝基地作為工廠廠址。因區域狹小,又加佃了鄰近的火柴廠、黃氏國小等土地30多畝。 1938年3月1日,工廠召開慶祝大會,宣布恢復生產。同時,奉兵工署之命,工廠廠名更改為第21兵工廠,對外保密則稱重慶37號信箱或寧和茶社。這時由南京陸續來到重慶的員工已達1044人。工廠又新招了一批職工,接著從南京來的員工又增加了60多人。4月,重機槍“打響”,並出產40挺,工廠西遷為抗戰最後的勝利起到了有力的支撐。 抗戰勝利後,廠長李承乾不滿國民黨打內戰,再三執意辭職,1947年2月兵工署署長楊繼曾終於批准他辭去21廠廠長職務。廠長職務由俞濯之升任。新老廠長在1947年3月15日進行了交接.

簡介:跨越三個世紀,歷經百年滄桑,長安一如既往地追逐著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1957年,中國第一輛吉普車在長安誕生,1983年,中國最有價值的小型車品牌“長安”誕生。長安與汽車結緣,這是長安對社會進步的選擇,是歷史對長安發展的選擇。如今,長安已經建設成為中國產銷量最大的的汽車及發動機一體化製造企業,擁有員工2萬餘人,資產總額113億元,形成年產汽車30萬輛、發動機36萬台的生產能力,已累計向市場投放各型長安汽車100餘萬輛。2001年,長安產值、收入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成為重慶市乃至整個國防系統第一家“雙百億”企業。長安目前擁有七大汽車製造企業:“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河北長安勝利有限公司”、“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和“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長安”品牌價值達46.18億元,成為國內小型車行業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並擠身世界汽車品牌前20位。從1862年的洋務運動中走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成長,在世紀交匯的波濤中壯大,長安汽車,一代名車,正開創著中國汽車文明發展的新紀元。古老而年輕的長安,就象一顆閃耀的啟明星,在新的世紀,迎著火紅的朝陽,走向新的輝煌與希望!

經營範圍

汽車、校車、機車、汽車機車發動機、汽車機車零部件設計、開發、製造、銷售;光學產品、電子與光電子產品、夜視器材、信息與通信設備的銷售;與上述業務相關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培訓、技術服務;進出口業務;資產併購、資產重組諮詢。
生產基地
中國長安及其控股企業在全國擁有重慶、黑龍江、河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整車生產基地,33個整車(發動機)工廠和19家直屬企業,整車及發動機年產能力230萬輛(台),並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了行銷機構,產品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品譜系
中國長安具有完善的產品譜系。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長安已形成覆蓋微車、轎車、客車、校車、重卡、專用車等寬系列、多品種的產品譜系,擁有排量從0.8L到2.5L的發動機平台。其中,長安汽車、哈飛汽車、江鈴汽車、江濱活塞、建安車橋、山川減振、湖南天雁(江雁)[2]均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長安”品牌價值達到人民幣270.06億元(2010年)。此外,公司還擁有青山變速器、東安動力、東安三菱、建安車橋、寧江/山川減振器等眾多汽車零部件自主品牌。
研發實力
中國長安始終堅持“以我為主,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重慶、上海、北京、哈爾濱、江西、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諾丁漢、美國底特律“五國九地、各有側重”的24小時不間斷全球化研發體系,擁有核心研發人員3500餘人,專家博士150餘人,優秀外籍專家70餘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7人,“千人計畫”專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在國家發改委2009年發布的研發中心能力排名中,中國長安位列全國各行業第七、汽車行業第一。
國際合作
在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同時,中國長安以開放的胸懷,全球的視野,不斷加大國際領域的戰略合作。
整車領域與福特、馬自達、鈴木、標緻、雪鐵龍、沃爾沃等國際知名汽車生產商開展深入合作,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眾多的經典汽車產品;在零部件領域與美國天合(TRW)、日本三菱、日本昭和、澳洲空調國際、英國吉凱恩(GKN)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
新長安,新起點,新責任,新藍圖。在“211戰略”和領先文化的引領下,中國長安將秉承“客戶為尊,員工為本,創造價值,合作共贏”的價值觀,以“引領汽車文明,造福人類生活”為使命,以事業領先計畫為統領,激情創新,科學理性,勇於奉獻,不斷改進,向著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宏偉目標全力前進。

下屬企業介紹

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於1996年10月31日在中國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
長安汽車總部位於重慶長江和嘉陵江兩江匯合處,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全系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汽車公司,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年汽車生產能力達100萬輛以上,年發動機生產能力110萬台以上。
長安汽車是一家開放的公司,積極開展與國內、外汽車公司的合資合作,在中國的重慶、河北、南京、江西等地建有生產製造基地。
在中國河北,全資擁有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和河北長安客車有限公司。

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6月,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占51%)、日本鈴木株式會社(占25%)、日本雙日株式會社(占14%)、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占10%)四方持股,公司註冊資本19000萬美元,投資總額55500萬美元。
作為國內大型的綜合性現代汽車製造企業,長安鈴木公司占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現有員工3000餘人,擁有天語、雨燕、羚羊和奧拓等四個系列約20個車型,G、M系列兩個發動機機型,具備年產20萬輛整車和2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

2001年4月,世界領先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的百年企業—長安汽車集團共同簽約成立了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並於2003年初正式投產。2006年3月,馬自達汽車公司參股長安福特,公司正式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三方持股比例為:長安50%,福特35%,馬自達15%。成立5年多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地域和多品牌生產、經營能力的大型現代化汽車企業。
2003年1月,長安福特成立僅21個月,首款產品“福特嘉年華”就隆重下線。2004年2月,2004款全新福特蒙迪歐正式亮相。6月,福特蒙迪歐2.5V6旗艦隆重上市。2005年9月,長安福特第三款全新車型——福特福克斯三廂上市,並很快就受到消費者追捧,成為中級車市場上的一顆新星。2006年8月,福克斯兩廂又乘勢推出,再度受到市場熱烈歡迎。2007年3月,2007年歐洲年度車型S-MAX風光上市,在國內開闢了一個全新的SAV(運動型多功能轎車)細分市場。2007年11月,福特歐洲有史以來科技含量最高、工藝最精良的全新旗艦車型——福特蒙迪歐-致勝(第三代福特蒙迪歐)全球同步在中國登峰上市,標誌著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在技術、生產、產品、市場、品牌等各個方面都躍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峰。
目前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生產和銷售的車型有:07福特蒙迪歐、福特福克斯三廂及兩廂、福特S-MAX、福特蒙迪歐-致勝、馬自達3和VolvoS40。
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現任總裁為沈英銓先生。鄒文超先生為公司現任執行副總裁。

長安福特馬自達南京公司

2004年2月21日,長安福特汽車公司與江寧開發區管委會簽訂《諒解備忘錄》,達成初步投資南京的意向。
2004年7月22日,長安福特汽車公司與江寧開發區管委會舉行整車項目投資協定書簽署儀式,正式簽署投資協定。馬自達同時宣布參與該項目。
2005年1月7日,福特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公司和長安汽車集團共同宣布:中國政府最終批准三方合作在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整車製造廠。
2005年2月3日,長安福特南京公司獲得營業執照,正式成立。
2005年4月19日,長安福特南京公司舉行慶典儀式,宣告整車項目正式啟動。
2006年3月,隨著馬自達公司增資工作的完成,“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工商註冊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三方母公司股權比例為50:35:15。
2007年9月24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公司旗下第二座整車廠——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南京公司舉行盛大竣工投產慶典,投產的首款車型為馬自達2。

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公司

2005年9月27日,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公司地處我國華東地區中心城市——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組建。
公司註冊資本13920萬美元,其中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960萬美元,占股份的50%,福特汽車公司和馬自達汽車公司分別占股份的25%。
公司投資36584萬美元,建設鑄造、機加、總裝三大工藝主要生產線,並已於2007年3月形成了年產車用發動機35萬台的綜合生產能力,其中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連桿五大關鍵件全部自主生產,並於2007年4月26日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產品銷售將主要面向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重慶、南京兩大生產基地,以及長安、福特、馬自達在國內其他關聯企業。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長安汽車集團東進橋頭堡,2000年6月由重慶長安和南京東馳汽車集團合資組建而成。經過多年的滾動發展,目前公司註冊資本達60181萬元、年生產能力達10萬輛,擁有員工1500名。
公司擁有四大工藝生產線及先進的檢測線,共有生產及檢測設備800多台套,主要生產CM7微客、CM6微客、CM6微貨、長安之星SC6362四大系列產品。公司質量保證體系健全,通過了國家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3C強制認證,產品遠銷南亞、東南亞、南美、歐洲、中東等多個地區近二十個國家或地區。
公司先後獲得江蘇南京市工業企業40強等多項榮譽稱號。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長安汽車集團實施“北上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視窗企業,成立於2002年7月8日。河北長安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定州市,毗鄰京津,107國道、京珠高速和京廣鐵路橫貫市區,交通極其便利。公司現有員工1300餘人,註冊資本2.65億元。公司擁有集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為一體的生產線,具備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廠區占地面積300餘畝,整車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5萬輛。
河北長安擁有一支依託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專業從事小型商用車產品設計、研發的科技隊伍,公司尊重人才、重視科技、以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每年都不斷推出新產品。產品已形成“兩大產品組群,四大產品系列,四十六個品種”的產品結構,一是小卡車產品組群,有單排小卡系列產品和雙排系列產品;二是小客車產品組群,有星光系列和彩虹系列產品。
河北長安制訂了“出口立位,商用固本,特色強身”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產品銷售網路覆蓋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到美國、巴基斯坦、敘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用戶的青睞。

長安鈴木企業榮耀

1997年05月23日-25日,在"97中國汽車拉力賽"中,長安鈴木三輛SC7080奧拓轎車囊括1000cc及以下排量C1組前三名;
1999年11月30日,長安鈴木SC7100羚羊轎車作為中國首例經濟型轎車在北京清華大學國家實驗室成功進行了正面安全碰撞實驗;
2001年11月16日,長安鈴木生產的SC7130、SC7130A羚羊轎車達到環保達標車型;
2002年度,長安鈴木名列中國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第35名,中國七十二行業納稅十強排行榜小轎車製造業第8名;
2002年1月,在“2001年第二屆上海市民最喜愛的家庭轎車”評選活動中,羚羊轎車榮獲“最喜愛的輕便型家庭轎車”稱號;
2003年7月,《中國稅務雜誌社》評出:長安鈴木公司獲得“2002年度中國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納稅百強第35名”、“2002年度中國七十二行業納稅十強排行榜小轎車製造業第8名”;
2004年經《車經·車時代周刊》和《汽車007周報》兩家媒體推薦、讀者投票、專家投票評選,長安鈴木獲“長安羚羊省油成就獎”。
長安鈴木連續7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佳外商投資企業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