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早春

長安早春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詩詞.

長安早春
孟郊
旭日朱樓光,東風不驚塵。
公子醉未起,美人爭探春。
探春不為桑,探春不為麥,
日日出西園,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陽光照進朱樓,東風揚不起塵土。豪門府第的公子酒醉未起,小姐們早已爭相出來探春。詩人看到在晴和的早春天氣,城中美人都出郭作探春之游。可是,這些從五侯第宅中出來的公子美人,他們所探的春,只是花容柳色,而農民在這早春季候所關心的卻是桑麥的收成。因此,詩人發出感慨,嘆息田家的春光不是五侯第宅中的春光。長安早春,是封建貴族和農民所共有同享的,但是他們對春天的認識卻如此之不同。作者只用最後十個字,封建貴族的不知稼穡之艱難。意在諷刺貴族公子美人的腐化安逸生活。
這首詩通體字句平順,見不到“鉤章棘句”的特徵。“風不驚塵”即“風不揚塵”之意,只有這個“驚”字是孟郊的鍊字法。“探春”是唐人春遊的名詞,《開天遺事》云:“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為探春之宴。”
(1)“不入五侯宅”。的田家春是怎樣的春色?請根據詩意進行結解釋。
詩人說的“田家春”,是田家所關注的農事,是桑的吐芽,是麥的抽穗,是給他們生計帶來希望的禾苗生長。
(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
對比方法。田家心目中的春是桑的吐芽,麥的拔節,是豐收在望的年景;美人心目中的春是花的艷麗、柳的妖嬈。兩相對比,寫出階級社會裡不同階級的人的思想感情的格格不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