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員

鐵道員

《鐵道員》是一部由降旗康男執導,高倉健、大竹忍、廣末涼子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淺田次郎發表於1995年的同名短篇小說,於1999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片中乙松孤獨的背影、荒涼的車站、皚皚的雪地,曲斜地通向遠方的鐵軌,空寂的口哨聲和乙松一次又一次堅毅地說出“信號正常”的蒼涼而有力的嗓音,無一不烘托出全片悲涼的基調,但在這些電影手法的掩蓋下,向觀眾呈現的卻是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溫馨唯美的畫面。日本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開始出現泡沫經濟,許多商人在外國投資的巨款收不回來,最後導致國家陷入泡沫經濟難以自拔,為此國家鼓勵外省人到本州來工作,以至於許多生活在諸如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沖繩群島的“外省人”紛紛流入擁有東京及其周邊經濟發達地區的本州,所謂的外省除了稚內、札幌、能代、富良野等地區,還包括片中描述的雪國小鎮——幌舞。

基本信息

電影劇情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在一望無際的北方邊境,有著一座不起眼的火車終點站,有一位木訥耿直的站長,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不偏不倚地活了過來。甚至在獨生女逝世的時候、愛妻亡故的時候

,他都仍然堅守在崗位上,執行著數十年不曾間斷的勤務。這個男人名叫佐藤乙松,是北海道地方支線——幌舞車站的站長。但雖美為其名為“站長”,因為底下一個手下都沒有,乙松每天得獨自負責剪票,清掃車站內部再加上原本站長應該做的工作,勤務內容十分瑣碎。

以前幌舞曾以煤礦產地而繁華過,無奈現今鎮上的人口是逐年地減少中。和面臨快要退休的乙松一樣,長年奉獻生命的對象——幌舞支線也決定即將廢線停止使用。早期至今的老同事杉浦仙次,對於身陷這種處境的乙松,比誰都放心不下。已經在休閒度假村找到新工作的仙次,造訪幌舞車站,想遊說乙松退休之後,也一起和他去度假村工作,可是遭到乙松的拒絕。對乙松而言,不停歇地在自己深信不移的路上,勇往直前是他處事的唯一方法,除了站長一職以外,他根本無法考慮去改行從事別的行業。

有一天,和往常一樣送走了火車,正在月台上除雪的乙松面前走來了一位小女孩,是一張陌生的臉孔,乙松猜想應該不是鎮上的小孩。“今年我就要入國小了”,小女孩無邪地笑著說,手上還抱著一個過時的娃娃,留下了兩三句話,女孩子像風一般的跑開了。眯著眼目送她的乙松,無法克制自己不去想,雪子若活著的話也會長得那么可愛。“站長先生”,有人在叫乙松。一位穿著高中制服的少女,笑著站在車站的入口處,自然地乙松的嘴角也鬆緩了下來。這已經是第三個人了,肯定又是要來拿娃娃的吧。那天白天遇到的小女孩把娃娃忘在車站裡,昨天很晚的時候,另一個女孩子要來領回。乙松拿出溫熱的罐裝咖啡請她喝,結果那女孩子也把娃娃給忘在車站。乙松心想著,不知是哪家的女兒,長得這么可愛,而且還有三個……天神旁邊的佐藤……中間的那小孩好像是這樣說的,可是就算如此,這附近大家都姓佐藤……乙松便是現成的例子。

鐵道員鐵道員

在幌舞還很繁華時代的事情,少女傾聽著乙松所說的

每一件事,只生兩個月便早夭的獨生女的事;快要廢棄不用的幌舞支線的事……在少女面前,許多心裡的話不可思議地一涌而上,讓乙松無法停嘴甚至連時間都忘了。送走了最後一班火車的乙松,走回車站的休息室時,已擺著一桌豐盛的晚餐,然後站在廚房的身影——莫非是兩年前去逝的妻子靜枝……不過回過頭來,對著已無法呼吸的乙松微笑的是那個少女,“好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乙松喃喃自語著。

對了,那個娃娃……乙松想起來了,少女抱著的那個娃娃是乙松17年前為剛出生的雪子買回來的,若沒記錯的話,靜枝應該把它一起放入雪子的棺木里了。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少女難道是……注視著恍然大悟的乙松,少女的眼中閃爍著淚光。“雪兒……是雪子嗎?”“爸”,雖然難以置信,不過又多么希望相信這一切是真的。理當已經死去的獨生女雪子來看他了。而且還讓他看到她一點一點長大的樣子……乙松知道自己長久已來,在內心深處築的那道雪牆正悄悄地逐漸融化。奇蹟似的喜悅只是瞬間罷了。一會兒之後,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般,雪子從車站裡消失了。不過乙松的心被溫柔占滿,彷佛多到要溢出來一樣。坐回事務桌,提起筆,翻開每天例行的狀況報告簿,如同往常一般,乙松工整地寫下“本日一切正常”。

乙松死在了站台上,他的靈柩被台上了列車,仙次親自駕駛,伴隨著蒸汽機車的汽笛,列車駛向了茫茫雪原的遠方……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Otomatsu Sato 高倉健 ----
Shizue Sato 大竹忍 ----
Yukiko Sato 廣末涼子 ----
Hideo Sugiura 吉岡秀隆 ----
Toshiyuki Yoshioka 安藤政信 ----
Mune Kato 奈良岡朋子 ----
Akiko Sugiura 田中好子 ----
Senji Sugiura 小林稔侍 ----
Kawaguchi 平田滿 ----

職員表

製作人 坂上順、進藤淳一、高岩淡
原著 淺田次郎
導演 降旗康男
副導演(助理) 佐佐部清 、金丸雄一
編劇 淺田次郎 、 岩間芳樹
攝影 木村大作
剪輯 西東清明
藝術指導 福澤勝弘

榮譽記錄

第23屆(2000)日本電影學院獎

獲獎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最佳影片 降旗康男 Furuhata Yasuo

最佳導演 降旗康男 Furuhata Yasuo

最佳編劇 岩間芳樹 Yoshiki Iwama , 降旗康男 Furuhata Yasuo

最佳男主角 高倉健 Ken Takakura

最佳女主角 大竹忍 Shinobu Ootake

最佳男配角 小林稔侍 Nenji Kobayashi

最佳攝影 木村大作 Daisaku Kimura

最佳燈光 Mitsuo Watanabe

最佳錄音 Kenichi Benitani

提名

最佳女配角 廣末涼子 Hirosue Ryoko

最佳電影配樂 國吉良一 Ryouichi Kuniyoshi

最佳美術 福澤勝弘 Katsuhiro Fukuzawa

最佳剪輯 西東清明 Kiyoaki Saitô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本片根據淺田次郎獲得第117屆直木獎的同名名作改編

拍攝過程

1、《鐵道員》是高倉健從影43年時所拍攝的他的第202 部作品。

2、《鐵道員》在日本上映創下了20.5億日元的票房紀錄。

3、《鐵道員》的背景音樂名叫《田納西華爾茲》,它是高倉健已故前妻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在共度十二年的風風雨雨後,高倉健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971年終於走到了終點。在此後的14年中,江利智惠美一直鬱鬱寡歡,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1982年2月13日上午,人們在東京的公寓內發現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屍體,經驗證是因為酗酒引起大量嘔吐,嘔吐物堵塞喉嚨窒息而死,死的時候她才45歲。3天后,葬禮在她的娘家舉行,巧合的是,這一天既是高倉健的生日,也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曾經有人把他們的離婚歸咎於高倉健的冷漠,然而,這部電影選用這支曲子已經暗示了高倉健對前妻深深的愛,就像他說的,“過去我們是有不和,但那短暫的瞬間,一支常新的曲子,一幅熟悉的景色,卻令我感慨萬千。”高倉健與江利智惠美離婚後,終生未再娶。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日本 Japan 1999年6月5日

台前幕後

影片製作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該片根據淺田次郎獲得第117屆直木獎的同名名作改編。鐵漢柔情的主題一向動人。而該片的主角不是什麼立下豐功偉業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個默默在小站上工作了一生的鐵道員。他不求聞達恪守本職,有著令人欽佩的男子漢氣概,而他心中也長懷對家人的負疚之心,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家人的溫情,兩股交織的愛在影片中都被出色地描繪出來,令人深深為之感動。最後,父女二人雪中相逢的幻想場面更是讓無數觀眾為之流淚。該片獲得了當年度日本學院獎的八項大獎,年近古稀的名演員高倉健憑藉此片捧得了多樽最佳男主演的獎盃。

影視資訊

《鐵道員》首次在中國放映

上海國際電影節宣布,為紀念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會推出“高倉健作品回顧展”。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6月在上海,會率先展映《追捕》、《鐵道員》、《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網走番外地:望鄉篇》五部高倉健經典作品。10月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會繼續該展映活動。

高倉健生前一直希望《鐵道員》能在中國放映,該片會作為“高倉健作品回顧展”的開幕影片。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葉千榮回憶說,高倉健的父親曾在中國東北工作過,是一個煤礦技術人員,高倉健曾想做一些讓父親感到寬慰的事情,他在拍攝《鐵道員》的契約中提出一個條件,就是片子的中國播放著作權屬於高倉健,他要把這部片子送給中國。

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已簽署合作備忘,在新人推薦、競賽評選、影片展映、嘉賓邀請等方面全面合作,互薦互推。此番高倉健作品聯展,會拉開亞洲兩大A類電影節合作的序幕。

影片評價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1999年的電影沙龍,有人沉湎於肌肉李維斯的駭客帝國,有人驚恐於喋喋不休的連環凶鈴,有人愉悅在愛立信形象先生的最後香港電影舞台。但世界電影行業卻有一批孜孜不倦崇尚文學電影的同志在努力尋找人類內心深處失蹤的羊羔。《鐵道員》便是《中央車站》、《美麗人生》、《紅色小提琴》等片的東方版,日本作為獨立製片為主的電影生產國,擅長刻畫小人物的平拓人生,前幾年竹中直人的《等救火的日子》便是反映偏僻小鎮消防隊員平淡悲喜的佳作,製作精良的《鐵道員》並不是讚揚普通勞動者的職業頌歌,它更加突現人內心寂的瘡痍。

人,獨立於社會,卻又孤立於社會之中。

執著是生存的不變理由,影片中的佐藤站長看似瞑固不化,但又暗示著人的懷舊情愫。現實中的一針一線引入主人公的人生空間,看似雜亂無章的思緒就如千絲萬縷又在影片最後順理成章。不得不欽佩編劇的匠心獨運,小人物的身世命運被剪裁成如此扣人心弦的一幅幅真實寫照。

電影音樂,又是一個恆固的話題。但又不得不提《鐵道員》中的催人肺腑的背景音樂,時隱時現的童稚口哨穿插在蒼老的火車汽笛聲中,仿佛暗語著佐藤站長對女兒雪子在天之靈的殷殷關切;陳舊的北海道民謠又仿佛低訴被時代車輪淹沒的日本低層人群的無奈嘆息。

提到影片的色彩,電影採用現實和回憶的交叉蒙太奇,攜帶著觀眾的思維在彩色和淡色中穿插。白雪皚皚中佐藤挺骨的黑色制服,協配著雪子小姑娘的紅色鮮艷圍巾以及亡妻靜枝的桔紅棉背心,使得電影情節更加盪人淚下。

導演降旗康男可謂是高倉健的良師益友,兩人的合作默契無間,七八十年代的《車站》《兆治的小酒館》《夜叉》等多部影片均是兩人合作拍攝的。全片意在渲染一種悲涼淡漠的氣氛,加上高倉健成熟穩重的表演和日本人氣偶像廣末涼子的傾力客串,影片在1999年將一股勢不可擋的感動席捲了全日本,隨後更是將這股溫馨的熱流帶到了全亞洲。片中乙松孤獨的背影、荒涼的車站、皚皚的雪地,曲斜地通向遠方的鐵軌,空寂的口哨聲和乙松一次又一次堅毅地說出“信號正常”的蒼涼而有力的嗓音,無一不烘托出全片悲涼的基調,但在這些電影手法的掩蓋下,向觀眾呈現的卻是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溫馨唯美的畫面。

《鐵道員》劇照《鐵道員》劇照

日本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開始出現泡沫經濟,許多商人在外國投資的巨款收不回來,最後導致國家陷入泡沫經濟難以自拔,為此國家鼓勵外省人到本州來工作,以至於許多生活在諸如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沖繩群島的“外省人”紛紛流入擁有東京及其周邊經濟發達地區的本州,所謂的外省除了稚內、札幌、能代、富良野等地區,還包括片中描述的雪國小鎮——幌舞。乙松的命運是老一代日本人的真實寫照,戰後的重建和經濟泡沫的出現嚴重打擊了日本人的士氣,所有工作不得不慢條斯理地重複進行,在這中間,有很多人選擇放棄或者逃避,而乙松則選擇了終身守護幌舞鐵路,在他有生之年的任期內不讓鐵路出現一次事故。或許上天就是眷顧他的這種木訥但卻敬業的精神,所以才讓已故的雪子靈魂分別在三個晚上以不同的樣貌出現在他的面前,目的是讓他看到雪子在天國的成長,也預示著年邁的乙松即將隨雪子一同步入天堂的悲涼卻透著些許幸福的際遇。

日本電影除了誇張搞怪甚至略帶暴力的表現手法,還崇尚人性的隱忍和對親情、友情、愛情細緻入微的刻畫,《鐵道員》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其敘事的淡雅和畫面的乾淨唯美,加之結尾的浪漫主義色彩情節的運用,與另一部為人稱道的愛情電影《情書》一併被日本電影界譽為“兩朵生長在雪色里的日本電影奇葩”。

《鐵道員》除了對親情的描寫,更以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作為載體,承載了導演及一班演員對國家的期許。片中大量運用長鏡頭和無對白的內心戲,還出現了不少日本電影擅長使用的主副表演區同時進行以及主客觀轉換鏡頭切換運用的純熟技法,致使影片在視覺上為故事增添了幾筆亮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