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青龍洞古建築群

清嘉靖年間這裡不僅增加了大量寺廟,而且有了宮室和書院建築,後多有改擴建。 1956—1963年間,省州政府撥出專款,組織專人對青龍洞建築群兩度較大維修,後又對中元洞一組修復。 1983年起,省政府再次撥巨款對青龍洞、紫陽洞、萬壽宮、香爐岩等各組古建築全面搶救和修復,青龍洞古建築群得以恢復原貌。

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樑畫棟。這些古建築依山因地,分別用了“吊”、“借”、“附”、“嵌”、“築”等多種工藝,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築出中元洞、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它氣勢雄偉、構思大膽、布局精巧。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範之一。史載,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間,此地便已形成與現存建築群相當的規模,“明郡守黃希英建,工部郎中趙之緒購藏經,構層樓以貯之”。清嘉靖年間這裡不僅增加了大量寺廟,而且有了宮室和書院建築,後多有改擴建。雍乾時又有了萬壽宮等商業性會館建築及戲樓。光緒四年,又增建了祝聖橋上的狀元樓(亦稱魁星樓)。1956—1963年間,省州政府撥出專款,組織專人對青龍洞建築群兩度較大維修,後又對中元洞一組修復。1983年起,省政府再次撥巨款對青龍洞、紫陽洞、萬壽宮、香爐岩等各組古建築全面搶救和修復,青龍洞古建築群得以恢復原貌。此建築名勝有如群星燦爛,通常以青龍洞概言之,成了歷代遊人流連忘返之地,文人騷客詠嘆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