鋩鼓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又模仿農業生產的農耕動作,使鋩鼓舞得到了豐富的發展,特別是銅的發現和利用,開始有了鋩,成了名副其實的鋩鼓舞。 每逢節日期間,哈尼人均在林中設立鋩鼓場,唱起緬懷祖先業績的“哈巴”敘事長歌,跳起粗獷雄渾,反映哈尼人遠古社會生活以及開鑿梯田艱辛的鋩鼓舞。 鋩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華,而且對研究哈尼族歷史以及繁榮今天的民族舞蹈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簡介

人們為了在狩獵時進行聯絡和邀約獵手,由無意中發現打擊山中空心樹會發出響聲,於是他們用原木鑿空繃上牛皮,做成了鼓。鼓聲除進行聯絡和邀約獵手外,有時也可以輕輕地敲擊起到吸引獵物的作用,若是單身或人少而碰到猛獸時,急風暴雨似的擊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獸防身自衛的作用。
那古樸、深沉、凝重、韻律非凡而神秘的舞姿將圍觀者的思緒帶到了遠古時代的哈尼部落,親眼目睹哈尼先民們與大自然英勇抗爭。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又模仿農業生產的農耕動作,使鋩鼓舞得到了豐富的發展,特別是銅的發現和利用,開始有了鋩,成了名副其實的鋩鼓舞。鋩是代表穀子的飽滿,鼓是代表穀子粒多,現在鋩鼓舞是祈禱莊稼飽滿、糧食豐收或慶賀節日喜事的一種主要活動。

人文歷史

特別是哈尼人祈禱風調雨順、萬事吉祥的傳統“祭龍”儀式,更是離不開鋩鼓,他們總是將鋩鼓舞貫穿始終。每逢節日期間,哈尼人均在林中設立鋩鼓場,唱起緬懷祖先業績的“哈巴”敘事長歌,跳起粗獷雄渾,反映哈尼人遠古社會生活以及開鑿梯田艱辛的鋩鼓舞。舞時,首先由經過推選出來的德高望重德長者主持開鼓儀式,在鋩鑼、鋩鼓上敬酒,持鋩繞桌三圈,向四方行禮,再重敲鋩鑼三下以示開始。之後,舞者持鋩背鼓,邊敲邊舞,圍成圓圈,擊鼓者在外圍,舞鋩者在中心。舞時身體重心下移,腿部不斷屈伸,身體上下起伏變化。此時,哈尼族婦女則在一旁手拉手排成兩行,跳著一種動作那古樸深沉,氣渾力厚,剛柔相濟的舞姿。整個舞蹈古樸剛健、深沉有力、韻律新穎、熱情奔放,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男性的陽剛之美,並淋漓盡致地體現出哈尼人剛毅純樸的性格特徵和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哈尼鋩鼓舞曾被譽為“世界風采的藝術”,在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和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的開幕式和閉幕式上,以動人心魄的震撼力,受到稱讚。在首都舉行的中華鼓舞大賽中獲最高獎——山花獎。鋩鼓舞再現了哈尼族祖祖輩輩堅韌不拔,前赴後繼,不屈不撓,團結拼搏,衝破千難萬險,奔向理想目標的偉大民族性格。鋩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華,而且對研究哈尼族歷史以及繁榮今天的民族舞蹈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