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簠

銅簠即古文獻里的“胡”或“瑚”。是古人用來盛稻粱的用具。

即古文獻里的“胡”或“瑚”。是古人用來盛稻粱的用具,它的用途相當後世的盤子。長方形,口向外侈,蓋上有兩耳,蓋上有四個短足,蓋子與器物的形狀大小相同,合 上成為器蓋,打開來時就成為相同的兩器。簠只通行於周代中期,戰國以後漸衰退。商代和秦漢時代,都沒見有簠。早期的簠的特點是足短,口向外侈;到春秋末時,簠的足漸變高,器變深,這是斷代的特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