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獸面

銅獸面

羊角青銅獸面,商代文物,1989年江西新乾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 高16.5厘米,重560。這件文物薄體面具,澆鑄成形,浮雕造型。額頂一對粗大羊角,外翻捲曲。面龐狹窄,臣字眶目,大眼圓睜,十分突出。鼻低微隆,兩翼寬闊,似見鼻孔,面無下頜。薄壁輕盈,眼實不透,不見孔洞,亦無銎管,無法系戴或固定,只能手持遮面。巫師本為常人,通神之事,非人可為,憑藉面具改頭換面,似神才能近神通神。現今江西農村每逢年節罩套面具,群跳攤舞,驅邪逐疫,祈求豐年習俗的文化淵源可追溯至此。

圖片1

銅獸面銅獸面

簡介1

寬28.2、高12.5、厚0.2厘米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這件銅獸面屬C型,造型較A、B型兩型簡略。獸面無耳,鼻部簡化為無鼻翼的直線,與其闊口中部相連,其牙齒非鑄出,而是用黑彩在口縫中直接勾畫而成。獸面也是由一對夔龍相向構成,但其眼型與較A、B型獸面的眼睛表現形式迥然不同,其外側眼角直達龍尾端,頗富逸趣。

簡介2

寬23.4、高20.4、厚0.2厘米 二號祭祀坑出土
銅獸面2銅獸面2

這件B型銅獸面與A型獸面相比較,不同之處在於該型獸面於頜下增加了一對相向的夔龍以承托獸面,龍構型為大眼、獨足,頭部向下勾卷,龍尾上翹急收,含蓄有力。加之獸面眼、眉及牙齒均塗飾黑彩,使其整體視覺效果顯得更為神奇詭異。頜下夔龍亦特別突出眼睛,其與獸面大眼相呼應,強化了“眼睛”圖像的宗教意義。

簡介3

銅獸面3銅獸面3
寬35、高21.2、厚0.2厘米 二號祭祀坑出土
這件銅獸面屬A型,是該類型獸面中形制稍小的一件。獸面呈夔龍形向兩面展開,龍尾上卷,長眉直鼻,夔龍形耳朵,雙眼碩大,方頤闊口,呲牙咧嘴,形象猙獰詭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