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官街道

銅官街道

銅官街道,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位於望城區北境的湘江東岸,由原銅官鎮、茶亭鎮郭亮村、書堂山街道、東城鎮慎家橋社區五杉片合併組建而成。銅官街道面積為90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2014年)。銅官街道有“山城”之稱,是全國五大陶都之一,2007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名錄。

基本信息

區劃調整

銅官街道 銅官街道
2015年11月6日,長沙市望城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區政府《關於提請審議鄉鎮區劃調整改革方案的議案》。會議決定,同意區政府關於鄉鎮區劃調整改革的方案:望城區將現有11個鄉鎮合併為5個,減少鄉鎮數6個。

根據方案:保留白箬鋪鎮、橋驛鎮;烏山鎮和喻家坡街道合併為烏山街道;雷鋒鎮和廖家坪街道合併為雷鋒街道;保留喬口鎮,靖港鎮和格塘鎮合併為靖港鎮,新康鄉和高塘嶺街道合併為高塘嶺街道;茶亭鎮和東城鎮合併為茶亭鎮;銅官鎮和書堂山街道合併為銅官街道,將東城鎮慎家橋社區五杉片劃入銅官華城村,茶亭鎮郭亮村劃入銅官。合併後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命名的相應原鄉鎮、街道駐地。

行政區劃

華城村

華城村地處銅官街道北端,毗鄰銅官街道辦事處和長沙電廠,占地面積3.57平方公里,耕地1540畝,轄22個村民小組,511戶,1774人,支村兩委班子成員、計生專乾助理、大學生村官及後備幹部有8人,現任書記為賴平貴,主任為鄧羅輝。設有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9名,區位優勢明顯,黨支部戰鬥力強,村民自治機制健全。近年來,華城村村支兩委帶領廣大村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扎紮實實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謀發展,使全村連續多年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先後榮獲“湖南省五好黨支部”、“湖南省民主法制示範村”、“長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沙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示範村”、“長沙市十佳人民調解委員會”“長沙市文明村”、“長沙市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村”、“望城縣先進黨支部”、“望城縣和諧村莊”“望城縣五好村婦代會”、“望城縣學雷鋒優秀集體”、“望城縣新農村建設先進示範村”等榮譽,賴平貴支部書記榮獲“望城區十佳書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影響望城十大傑出人物”。

潭州社區

潭州社區由原太豐村和洪家洲社區在2016年3月25日合併而來。

社區命名理由:因為湘江流域太豐村邊有一港灣叫銅官潭,歷史悠久;另太豐村及洪家洲社區都有以”洲“為名的地方,命名為潭洲社區充分尊重了歷史沿革及文化淵源,民眾認同感高。

潭州社區位於銅官街道中部,南與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相依,北與銅官老街相連,東靠郭亮紀念園,西臨靖港古鎮,社區面積7.53平方公里,人口3541人。

太豐片區有14個村民小組、6個黨小組。稻田3286畝,旱土400餘畝,湖塘600餘畝,森林面積1530畝,以水稻種植為主、盛產湖藕,村級主動脈南北走向,瀝青路面,全長4.4公里,是長沙銅官窯與銅官老街一條必經之道,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多年來,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支村兩委的正確領導下,全村範圍內基本實現了水泥路相通,水渠相連,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以來,在面臨銅官窯及銅官古街、湘江沿江風光帶建設的良好機遇面前,太豐村搶抓機遇,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機,正在施工建設中的郭亮國小、太豐垸土地整理及時空大道建設、馬太路沿線水泥路鋪設油砂路和湘江沿江風光帶建設,將給我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由農業村向城鄉結合新農村示範村的重要轉變,多年來,我村在關注經濟建設的同時重視環境衛生工作,狠抓落實,強化管理,設專人負責環境衛生管理,環境衛生狀況從根本上得到了好轉,2012年我村引入格線化管理,以黨小組為單位將全村劃分為六個片,以黨小組長為片長,實現了責任細分,完善了村級規劃布局,最佳化了我村行政結構,全村實施黨員聯戶、黨小組聯黨員、支部聯黨小組的格線化管理模式,以黨小組為單位共設立6個格線,每個黨員平均聯繫村民8戶,具體實施法制宣傳、糾紛調處、環境衛生、計畫生育、結對幫扶、維穩信息報送、創業就業幫扶、民眾建議蒐集等各項工作,為推進村內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2年6月,我村獲“望城區優秀基層黨組織紅旗獎”。

洪家洲片區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完善的規章制度。黨建、婦聯、精神文明、民政、殘聯、綜治司法、衛生綠化、計畫生育、社區服務等都有專人負責,並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

洪家洲片區位於湘江河中,四面環水,總面積1.47平方公里,人口900餘人,轄三個居民小組。社區環境綠樹成蔭,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

社區黨建工作:社區黨員29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社區民政工作:低保戶188戶,殘疾人26人。

社區計畫生育工作:轄區已婚婦女188人,流出70人,結紮35人,上環120人。社區設有綜治、普法調節宣傳員,幫教員。社區於2010年成立了農家書屋,裡面包含了各種類別的書籍豐富居民文體生活。社區設有服務站:周義為診所所長長年免費為社區居民量血壓、上門看病,社區的服務承諾:熱情為居民服務,範圍內工作及時做,範圍外的工作協調做,確保轄區鄰里和睦秩序穩定;確保綠化覆蓋率達98%;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社區工作原則:以胡錦濤總書記“構建和諧社區”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構建洪家洲社區的和諧與美好。

花實村

銅官街道 銅官街道
花實村地處銅官街道西北,北與茶亭鎮毗鄰,南與銅官老集鎮相連,西臨湘江,東與華城村相通。面積約5平方公里,於2005年因區劃調整,由原花果村、石龍村合併而成。花實村下轄27個村民小組,900餘村民戶,總人口3500餘人。全村共有有黨員107名,分設黨小組7個,支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現任書記為易學文、主任為董威。 花實村原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養殖生豬為主。2003年華電長沙電廠落戶花實村以來,改變了我村傳統農業地位,我村正由農業為主向工業為主轉變。 長沙電廠的落戶,帶動了我們村的經濟發展,加快了我村基礎設施建設。

2008年,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在我村成立了管委會,在未來幾年將引進和落戶一批以電廠為中心的循環產業。我村範圍已全部進入園區土地規劃。規劃在我村建設以依託電廠優勢資源的精細化工、環保建材、物流運輸等產業基地。 我村交通便利,電廠大道連線長湘公路和京珠西線高速,還有寬敞的入園公路、花果路、石龍路、花實路、黃龍路等,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華電長沙電廠、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湖南三環顏料有限公司、望城區第二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中石油長沙油庫等的相繼落戶,為我村經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支村兩委將帶領全村人民,將搶抓機遇,不斷最佳化環境,為園區建設及銅官鎮經濟發展貢獻力量。2012年2月我村獲“望城區年度征拆安置工作先進基層組織一等獎”。

萬星村

萬星村地處銅官街道中心。東面為郭亮村,南面為社區,西面為湘江,北面為茶亭鎮泉豐村。村域總占地面積為6.73km2,全村轄25 個組,黨小組4個,支村兩委、後備幹部及大學生村官領導隊伍總計8人,現任書記為侯天澤,主任為胡榮貴。全村公路境內總長度28.5公里,道路硬化10.8公里。2008年村內總產值為4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10萬元,第三服務業200萬元,其它9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1208元,從事第一產業人員1500人,第二產業人員0人,第三產業1186人,外出務工434人。 萬星企業有迎華磚廠,萬星陶瓷廠,岳文生態養殖雞場,規模養殖豬場2家,紅宇生態農莊等。

主要經濟收入以生態養殖和種殖為主,自2005年合村起,通過7年的努力,我村完成了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室,生殖健康檢測室,會議室,戶外活動場所等陣地建設。我村自2005年起,多次榮獲“銅官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單位”、“工作績效考核二等獎”、“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銅官街社區

銅官街社區位於銅官街道西南端,以古老聞名的銅官老街命名,是千年古鎮的南大門。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1048戶,3084人,有遠揚食品有限公司、銅官工商所、銅陶七廠、郭亮國小等四家駐社區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6名,現任書記為張雅頌,主任為胡旭佳,居民小組12個,黨小組 5個,黨員53名,志願者隊伍5支。按標準化要求完善了六室二站一校一場一中心的服務陣地及設施配置建設項目,設定黨員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計生服務、住房保障服務、綜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服務、城市管理和愛國衛生服務、綜合服務等優質服務視窗。 隨著古街旅遊資源的大力挖掘,古街的亮化、文化元素的不斷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和體驗。隨著銅官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的定位,古街重點以陶瓷產業為龍頭,帶動餐飲、休閒、娛樂以及輕工服裝、建材、日雜等發展,大力引進陶瓷藝人、企業家入駐銅官老街返鄉創業,目前已進入銅官古街的陶瓷作坊有5家,陶藝吧10家,文化會展中心1家,接待中心2家,陶藝培訓中心3家,超市2家,餐飲3家,服裝店12家,基本形成集研發、生產、展示、經營、培訓、體驗於一體的陶瓷藝術市場。

隨著社區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近幾年來,我社區先後獲得了區級和諧社區、區級文明示範街、區級創業富民示範社區、區級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區級勞動保障優質服務視窗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台CCTV1、新浪網、中國網、湖南線上等新聞媒體也相繼對銅官古街進行了專題報導。2012年獲得“區級文明示範街”、“區級精品示範社區”、“區級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社區”、“區級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區級和諧示範社區”等眾多榮譽稱號。

誓港社區

誓港社區位於銅官街道西北角,西臨湘江,與靖港古鎮隔江相望,北面與萬星村交界,南接袁家湖社區,東臨高嶺社區。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數2742人,下設18個居民小組,轄區內有綠洲生物製藥、地區醫院、銅靖渡口所等企事業單位5個。社區支居兩委班子成員6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人,35歲以下年青幹部4人,現任書記為曾文憲,主任為黃芩。完善了一站式服務大廳,有會議室、計生服務室、綜治調解室、農家書屋、文化室、退休人員活動中心、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陣地建設。

社區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宗旨,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計畫生育、重點工程建設、綜治維穩、社會求助、環境衛生、文明創建、社區建設等方面為居民民眾做好服務工作。近年來,通過支居兩委成員及社區民眾的一致努力,我們先後獲得了市級“文明社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示範社區”、“殘疾人工作明星社區”、“農村社區示範點”、“居家養老服務示範點”;區級“五個好社區黨支部”、“婦聯先進單位”、“和諧社區”等榮譽。

高嶺社區

高嶺社區位於望城區銅官街道,面積1.6平方公里,1289戶,3057人,有國家電網銅官供電所、銅官鎮派出所、電排站、自來水廠、陶城醫院、陶城幼稚園、銅紅工藝、湘楚情食品、華科特種材料等九家駐社區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5名,現任書記鄧勇,主任鄒紅輝,2個黨小組,成立了社會救助委員會、計畫生育委員會、治安調解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民眾工作站、黨員服務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紀檢小組等各項職能部門,完成了服務大廳、黨員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室、會議室等陣地建設,組織了308人的志願者隊伍。

社區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以優質服務帶動社區環境的改變、就業率的提高、治安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近幾年,社區先後獲得了省級“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市級“民眾文化藝術先進團體”、“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示範點”、“節能環保社區”;區級“和諧社區”、“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社區”、“科普示範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優質服務視窗”、“五四紅旗團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兩型創建示範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袁家湖社區

袁家湖社區位於湘江之濱,占地面積2.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1590戶,3780人,30個企事業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6名,現任書記為談春華,主任為劉賽蘭,社區設有3個黨小組、27個居民小組,是古鎮經濟最繁華、人口最密集的地段。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社區現建有政務大廳、多功能會議室、黨員服務中心、遠程教育室、勞動保障站、殘疾人康復室、民眾工作站、綜治工作站、計生服務站、生殖健康檢查室、人口學校、農家書屋、老年人活動室、文娛健身休閒廣場等配套設施。

社區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以創建“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為目標,獲得了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區“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市殘疾人三星級明星社區等榮譽稱號,創建了區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示範點,長沙市居家養老服務站等。

郭亮村

銅官街道郭亮村位於銅官街道中部,東連茶亭鎮西湖寺村,南接長沙銅官窯、彩陶源村,緊鄰長沙銅官循環工業基地。全村面積9.1平方公里,轄4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444畝,人口3899人,其中黨員143名。郭亮村是湖南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郭亮烈士的故鄉,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旅遊資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郭亮紀念園)和鄉村旅遊資源(郭亮漁文化基地,又名郭亮水庫)。我村交通便利,書堂大道縱橫南北,京珠西線(S61岳臨高速)貫穿東西,梅銅公路、電廠大道、電廠鐵路穿村而過,京珠高速銅官互通出口處於村中央位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我村村民以種植水稻、飼養牲豬為主,部分村民從事制陶、做瓦、湘繡和外出務工,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分散經營。近年來,我村積極努力,主動出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鞏固已有陶瓷產業的基礎上,支持當地村民,新辦了西湖陶瓷廠、敏蓮陶瓷廠、澤林陶瓷廠等企業。同時,引進海旭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出口陶瓷;引進了新朋機械廠,解決我村部分剩餘勞動力。隨著望城區委銅官陶瓷復興三年計畫的推進和銅官小城市建設的推進,我村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在發展經濟社會的同時,回響區委區政府的號召,不斷加強新城鎮化建設,積極打造紅色郭亮。郭亮人民將繼續以“弘揚烈士精神,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加快我村經濟社會建設,不斷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彩陶源村

彩陶源村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北郊,望城區銅官街道中南部,湘江之濱。北與銅官街道太豐村、郭亮村以及茶亭鎮西湖寺村接壤,南與著名的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隔石渚湖相望。全村960戶,3606人,面積8.8平方公里。這裡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人傑地靈。

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發源地“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彩陶源村沿湘江一帶,文化底蘊極其深厚,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湖湘文化、對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唐代詩人李群玉在《石瀦》、杜甫在《銅官渚守風》詩中,對盛唐時期長沙窯的盛況做了生動的描述。2011年,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基本建成,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彩陶源村自然風貌完整,人文底蘊深厚,具有如詩如畫的田園氣息與山水風光和淳樸濃郁的鄉土風味、風俗與風情。

近幾年來,彩陶源村積極回響上級號召,以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以文化建設為抓手,以村民生活品質倍升為中心,以提升鄉土文明、建設美麗村落為重點,以政府引導、村組聯動、民眾參與為原則,以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為目標,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民眾的一致好評,先後獲得望城區文明村、長沙市城鄉一體化示範村、長沙市文明村、湖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

彩陶源村與望城境內所有景點連線成線,已經形成高效的旅遊線路,同時村莊基礎設施配套完備,並得到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極具旅遊開發價值,並初步構建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雛形。

書堂山村

銅官街道書堂山村地處望城河東,長沙市開福區近鄰,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故里,距省會長沙20公里,全村總面積12.39平方公里,轄50個村民小組,總計1851戶,6418人,村民代表108人,男女村民小組長99人,支部下設12個黨小組,共產黨員217名,支村兩委幹部7名。

書堂山村沿湘江大堤3.72公里,共有大小堤垸5個,境內書堂山和麻潭山相對聳立,是典型的湖區和丘陵結合地,轄一所國小,2013年7月孝心自願者入住以來,秉著“幫天下兒女盡孝,讓天下父母安康,為黨和政府分憂”的宗旨,於2014年成功通過驗收,正式授牌“中華孝心示範村”,全國老齡委授予“弘揚中華孝道示範基地”,並且是長江以南第一個孝心村。我們的口號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最美書堂山人。我們的目標是:江南孝心名村,秀美書畫之鄉。

何橋村

銅官街道何橋村由原何家、車橋兩個村合併而成,總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基本農田4691.75畝,旱土527.9畝,林地3899畝,下轄45個村民小組,人口3699人,10個黨小組,黨員123人。

為積極回響中央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支村兩委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多方籌措資金,投入1500多萬元完成了村級組織活動中心,興建高標準辦公樓一棟,對外門面324平方米,門面出租增加了村集體收入;“福園工程”投資80多萬元,使我村五保戶危房得到了全面改造;2008年,投資70多萬元,對全村12口塘、壩、水渠進行了清淤;2007年初啟動通組公路建設,目前全村公路硬化66.72公里,已實現戶戶通水泥路。村支兩委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石渚湖村

石渚湖村位於美麗的湘江河畔,環境優美,人文和諧。村莊總面積11.6平方公里,總人口3846人,44個村民小組。6個黨小組,119名黨員。村域內有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落成,湘江景觀大道、高丁公路、書堂大道跨村而過,新華聯項目的進駐。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環境,和諧的人文關懷,必將給石渚湖村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前景廣闊而美好。 

中山村

銅官街道中山村是望城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示範村,村域面積8.86平方公里,人口3165人,轄34個村民組,有黨員108名,分8個黨小組。電廠鐵路橫穿我村,黃橋大道經我村段1.4公里,樟樹灣、芭蕉咀、生機坡三個村民組位於歐陽詢文化園北面。村內建有3個紅磚廠,雖然經濟效益不佳,但還是在堅持生產。水連沖、大坡、熊家場、茶子山、雙板橋等5個組連片的350畝山地進行了土地流轉,引進藍莓基地一個,目前基地已初具規模。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組級路硬化約30公里,亮化約10公里,道路綠化10公里。去年我們完成了黃谷咀、姚河壩組環境衛生示範片的打造,今年又根據“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在陳家灣組打造了美麗屋場,綠化美化全部完成,村居環境提升了,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村級事業穩步向前!

地理交通

銅官街道位於長(沙)-株(洲)-(湘)潭1小時經濟圈內,南距長沙市區30公里,北至洞庭湖長江入口處岳陽城陵磯百餘公里。芙蓉北大道、書堂大道、湘江北大道、電廠大道、梅銅公路、高丁公路、京珠西線輔線和鐵路貫穿全境,並與京珠高速西線交匯互通,距黃花機場1小時車程,水路(2000噸級深水碼頭)通(長)江達(上)海。

公路

長沙望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依託電廠大道、書堂大道、湘江北大道、芙蓉北大道、航電大道(黃橋大道河東段)、京珠高速西線(S61岳臨高速)構建與長沙市區及全國各省、市的外部綜合公路交通網路。長沙望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建成了以銅官大道、白楊路、黃龍路、花果路為主幹的路網框架。

鐵路

延伸華電長沙電廠鐵路專用線(連線京廣線),穿越長沙望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2000噸級深水碼頭(長沙港銅官港區),形成園區倉儲物流鐵路專用線。望城區內設有長沙西高鐵站,街道到長沙西站可以實現一小時到達。

水路

園區緊臨湘江河段深水航道區,利用這一天然優勢,建設2000噸級的深水碼頭,做為長沙港的補充,為園區企業貨物的出入開闢良好的水上通道,並使之成為上游霞凝港貨運碼頭的有效補充。

空運

園區距離長沙黃花機場1小時車程,可便捷到達全國各地。

公交

2018年,銅官街道在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建成銅官公交首末站,先後開通W113路(銅官首末站-丁字客運站,途徑湘江大道景觀段、湘江北大道)、W127路(銅官首末站-望城汽車站,途徑湘江大道景觀段)、W132路(銅官首末站-丁字客運站,途徑電廠大道、書堂大道)、W129(銅官首末站-丁字客運站,途徑電廠大道、芙蓉北大道)、W135路(銅官首末站-茶亭鎮譚家園,途徑城鄉大道、東城聯絡線)等5條公交線路,實現了對銅官古鎮、銅官窯景區、郭亮紀念園、歐陽詢文化園、望城汽車站等的覆蓋和對接長沙市內公交(在丁字客運站與市內931路公交對接)。

W113路

W113路丁字客運站與長沙望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銅官循環工業園),沿湘江北大道、湘江北大道景觀道、城鄉大道、銅官大道途經46站,夏季時間:6:00——20:00;冬季時間:6:30——19:30。票價2元,享受長沙公交卡刷卡7折優惠。具體站點如下:

銅官首末站——花果路華城路口——白楊路石龍路口——銅官大道白楊路口——銅官污水處理廠——銅官大道花果路口——花果路口南——銅官工業園管委會——合新路口——城鄉大道銅官路口——銅官中學——銅官街道——華城農貿市場——銅官渡口——誓港社區——蔡家段——源家湖——銅官老街——太豐堤委會——洪家洲——瓦窯——銅官博物館——銅官窯遺址公園——銅官窯國際度假區北——銅官國際度假區南——防洪閘——廖家圍——湘江北路黃橋大道口——雙河垸——甘家洲——蘭汀路口——塘灣——丁字油庫——丁字灣國小——春華山路口——湘江北路丁字聯絡線——大字嶺——李湖路口——石湖——望城船廠——京陽小區——項家場——湖外路口——靶場路口——丁字重建地——丁字客運站。

W132路

W132路公交路線往返丁字客運站與銅官園區,沿書堂大道、電廠大道途經39站,夏季時間:6:00——20:30;冬季時間:6:30——20:00。票價2元,享受長沙公交卡刷卡7折優惠。具體站點如下:

銅官首末站——花果路華城路口——白楊路石龍路口——銅官大道白楊路口——銅官污水處理廠——銅官大道花果路口——花果路口南——銅官工業園管委會——合新路口——譚家老屋——萬星村——橫塘——譚家坳——瓦屋子——書堂大道梅銅路口——郭亮紀念園——文昌壩——羅家莊——新河學校——彩陶源村——中山村——陳家灣——馬家塘——高粱村——東茅山——書堂大道黃橋大道口——書堂山敬老院——書堂大道蘭丁路口——書堂山歐陽詢紀念園——梁胡沖——炭盆坳路口——王家塘(丁字灣)——丁字新苗幼稚園——丁字供電所——丁字衛生院——丁字灣街道——丁字客運站

旅遊景點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國家3A級旅遊景點,位於銅官街道彩陶源村古城大橋附近,是唐至五代時期著名的制瓷遺址。1956年首次發現,目前共發現龍窯遺址76處、采泥礦遺址24處及碼頭區、貨藏區、墓葬區等文物遺存面積約0.68平方千米。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

長沙銅官窯首創釉下多彩,瓷器上呈現一種或多種色彩,突破了中國唐代青瓷和白瓷的單一色調,堪稱“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最早有意識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波斯、阿拉伯文化融入裝飾藝術,是陶瓷裝飾藝術上的創舉,2011年長沙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她的產品出口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一條通往南亞到北非的“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展現唐風古韻,“遺蹟式”門樓原始古樸,登山游道依山就勢、峰迴路轉,看龍窯遺址感嘆先人之智、登覺華寶塔俯瞰湘江北去、觀博物館展覽感受唐朝文化、做傳統瓷器體驗工藝精湛,文化遺產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漫步於十里畫廊、廊橋棧道、親水平台、農家小院和自然風景之中,讓人流連忘返。

銅官古鎮

古老的銅官是一個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 從銅官誓港至石渚湖畔,沿湘江東岸十里河濱,已形成唐代古窯遺址幾十處,現保存完好或留有遺址的古

窯主要有:長沙銅官窯,范家窯,窯頭沖窯,花果窯,外興窯、貢興窯,義興窯、仁興窯,它們都有幾百年到一千多年的歷史。陶瓷考古專家周世榮老先生來銅官鎮考察,在作考察總結時說:“從銅官范家窯發掘的青釉碗器的餅形足分析,該窯要比長沙銅官窯更遠久,特別是蔡家段外興窯,能從唐代一直在燒制陶器,實屬世界之罕見”。春秋時期,誓港的吳楚橋為吳、楚兩國分界處,現在橋的遺址上仍勘有清光緒年間重修吳楚橋時的功德碑。銅官老街在唐代已基本形成,街上建築多為磚木結構,街面鋪麻石,有各種老字號商鋪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現老街仍在,街市更繁榮。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銅官老街南端建彤關寺,光緒三十年(1904)改建為東山寺,建有石木結構戲樓,規模宏偉,工藝精緻。誓港泗洲寺是世代陶工祭祀陶始祖舜帝的地方,每年六月初六,各窯代表齊來祭拜,並遊行、唱戲,熱鬧非常。杜甫守風亭是銅官鎮最有名的建築,為雙層磚木結構亭閣,採用木雕和陶瓷浮雕技術裝飾,有人物山水,龍鳳鳥獸,給人以藝術享受。劉家大屋坐落在袁家湖,毛澤東1923年來銅官考察工人運動時,在該屋住過兩晚,是望城毛澤東唯一住過的地方。銅官地下水源豐富,古井較多,四季不盈不竭,大都有幾百年的歷史。現保存較好的有沙灣古井、六家沖古井、杜家沖古井。這三口古井水質清澈見底,清涼甜美,長年累月不倦地用甘甜的“乳汁”滋潤著千家萬戶,被民眾譽稱銅官的“白沙井”。同時,銅官鎮還有不少的民間古建築、民間傳說、傳奇故事、民風民俗、山歌小調、詩詞對聯等。

郭亮紀念園

郭亮紀念園位於銅官街道郭亮村,書堂大道西側。

2011年12月3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湖南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郭亮烈士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望城區人民政府對原郭亮陵園提質改造,更名為郭亮紀念園。郭亮紀念園是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園內郭亮墓是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郭亮故居是望城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提質改造後的郭亮紀念園保留了原有的陳列室,新增了郭亮故居、郭亮紀念碑廊、郭亮帶兵抓郭亮青銅群雕以及郭亮亭等五處建築,修建了登山游道、消防管網和給排水、圍牆、停車坪工程,改造了陳列室並更新了陳列布展,進一步提升了綠化、亮化景觀效果。整座紀念園主體建築依山傍水而建,青瓦白牆,亭閣相間,具有鮮明的江南特色。陳列室內展陳豐富,圖文結合,並配以音像、動畫、浮雕、壁畫,生動的反映了郭亮烈士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紀念園自12月3日起重新向公眾免費開放,開園第一天就迎來了大批觀眾前來參觀和緬懷先烈。

“郭亮紀念園”牌匾由湖南省原省委書記熊清泉題寫

“郭亮烈士故居”牌匾由原中共中央領導陳雲題寫

“郭亮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牌匾由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文選德題寫

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

歐陽詢文化園是國家3A級別旅遊景點,位於銅官街道書堂山村與何橋村的交界處,核心景區位於書堂山上。書堂山瀕臨湘江,與長沙湘江航電樞紐毗鄰,北距長沙銅官窯遺址公園6公里,南距長沙市中心城區約20公里,海拔192.4米,主峰面積1.85平方公里,是歐陽詢父子從事書法藝術學習和創作的重要場所,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 唐代書法名人歐陽詢生於此山,長於此山,創歐體,開顏柳先河,稱唐代楷書第一人,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書法名山。山中歐陽詢祖居、書堂古寺等遺蹟保存較好,“太子圍圩”、“洗筆泉池”等書堂八景遺風尚存。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

2018年5月15日上午,長沙銅官窯博物館正式開館,162件(套)從海外徵集歸國的“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眾開放。6月1日起實行收費,票價40元/人。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是一座展現1200多年前唐代長沙銅官窯陶瓷文化發展史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彩陶源村。建築面積為11436.5平方米,布展面積6272平方米,全館以褐色為主色調,用序廳、千年的積澱、瓦渣坪往事、土火之藝、教育互動區、彩韻唐風、世界的長沙窯七個展廳詮釋出千年的歷史文化。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中,最受關注的是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的“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文物。博物館設有“黑石號”文物專題展覽,展示部分“黑石號”出水瓷器,並採用1∶1的比例還原“黑石號”沉船。

2017年9月29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與德國收藏家蒂爾曼·沃特法簽訂文物徵集協定,達成共識,對蒂爾曼·沃特法所持有的162件(套)“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全部進行徵集。同年12月9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舉辦千年沉船“黑石號”文物專家鑑定會,五位專家對徵集的162件(套)“黑石號”文物進行鑑定定級。經專家現場鑑定,最後擬定一級文物15件(套)、二級文物81件、三級文物60件、一般文物6件。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從5月15日起,每周二至周日9點-17點開放,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閉館。從15日起到本月底,遊客免費領票參觀,6月1日起實行收費,票價40元/人。6周歲(不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兒童、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所獲榮譽

1、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銅官鎮

2、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彩陶源村

3、國家級生態鄉鎮 

4、湖南陶瓷茶器產業化基地

5、全國重點鎮

6、世界地下釉彩發源地-長沙銅官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