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漫遊指南[科幻小說]

銀河系漫遊指南[科幻小說]
銀河系漫遊指南[科幻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銀河系漫遊指南》(英語: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台灣譯作《銀河便車指南》)是由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所寫的科幻小說,5本“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科幻喜劇系列小說中的第一本,改編自他本人為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BBC Radio 4)所寫的廣播劇劇本。1979~1992年間發表的五本系列小說、1981年的電視劇、1984年發行的電腦遊戲以及由DC Comics於1993至1996年間發行、根據前三本小說改編成的漫畫,此外還有被認為是官方版、以毛巾為主題的系列小說(因為裡面包含了第一部小說部分內容)。

基本信息

本書簡介

(圖)銀河系漫遊指南銀河系漫遊指南

銀河系漫遊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是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著名科幻小說系列的第一部。該小說於1978年在英國國內電台BBC Radio 4以廣播劇的形式首次出現。2005年本系列才以廣播形式播出完畢。在首次發表後幾年間又以許多其他形式出現,如:

舞台劇

1981年的電視劇、1984年發行的電腦遊戲

由DC Comics於1993年至1996年間發行,根據前三本小說改編成的漫畫

2005年4月29日上映了由加斯·簡寧斯(Garth Jennings )導演和馬丁·弗里曼(Martin Freeman)與摩斯·德夫(Mos Def)主演的同名電影。

從1979年到1992年,該系列又有4本書面市分別是:

1.銀河系漫遊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宇宙盡頭的餐館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3.生命,宇宙及一切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4.再見,謝謝所有的魚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5.基本無害 (Mostly Harmless )
但這個系列一直不知何時會有完結篇,直到2001年亞當斯心臟病發去世,享年四十九歲,方正式告終。亞當斯去世前曾說他正在寫一本名為《懷疑的鮭魚》(The Salmon of Doubt),很有可能成為銀河系漫遊指南三部曲的第六本書。他認為三部曲的第五本書《基本無害》(Mostly Harmless)有點單調,希望能讓銀河系漫遊指南三部曲有個更歡樂的結局。此外,若要寫第六本書,他應該會把所有角色放在同一個地方當作開頭。

目前該套書的中文版已全部出版,可於幻想商城(http://shop.sfw-cd.com/goods-640.html)網購。

該系列的起源

最早的廣播劇系列來自一個《地球末日》(The Ends of the Earth)的計畫,由六出各自獨立的故事組成,故事的結局是地球以不同的方式毀滅。當亞當斯(Adams)在寫第一出故事的時候,他發現星球上必須有一個外星人故事才能繼續發展,而那個外星人需要一個留在星球上的理由。亞當斯最後決定將這個外星人腳色設定成一個流浪的作家,想要寫一本非常非常棒的書-《銀河系漫遊指南》。當第一出故事播出後,這本“指南”反而變成了故事的主線,他打算由此發展出一系列故事,而每個故事裡地球都遭受到毀滅的威脅。
亞當斯說這個標題來自於1971年的一件事。當時他還是個年輕小伙子,帶著一本《歐洲便車指南》以搭便車旅行的方式遊歷歐洲。有一回他喝醉了倒在因斯布魯克(Innsbruck)的田間,他望著星空而旅遊指南就在他手邊,他突然想到可以寫一本在銀河中旅遊的指南。然而,後來他卻說由於他不斷地說這個故事,以至於把事件本身忘了,只記得他在講故事。而亞當斯的朋友們卻說,他是在1973年在希臘度假的時候向他們提起《銀河系漫遊指南》的主意的。

本書內容簡介

福特•普里弗克特(Ford Prefect)是一位宇宙漫遊員,來自參宿,受僱於銀河系漫遊指南,負責從銀河四處蒐集資料,編輯銀河系漫遊指南,但他已經被困於地球15年,直到一天,沃貢人受命負責摧毀地球,用作興建一條超空間快速通道,他藉機搭上便車,同時救走了他的地球朋友阿瑟•鄧特(Arthur Dent)。
沃貢人發現了兩人搭上便車,而沃貢人的長官決定將兩人從太空船拋出氣閘外,一般人在真空的環境下,只能存活三十秒,同時在30內秒被另一艘太空船救起的機會更是數億萬分之一的機會。不過,銀河帝國總統贊福德•畢博布魯克斯(Zaphod Beeblebrox)和他的地球女朋友崔莉恩(Trillian)剛巧偷走了,以突破非或然率技術的太空船黃金之心,並駛經兩人被拋出氣閘的空間,又救起了兩人。
四人駕著黃金之心朝傳說的星球馬格西亞出發,傳說中,馬格西亞是一個替富人興建人造星球的星球,不過宇宙經濟過度膨脹,引發全宇宙的經濟破產,馬格拉斯的生意亦因此一落千丈,從此成為傳說。
阿瑟•鄧特在馬格西亞上被告知,地球其實只是一個實驗。原來許多百萬年前,老鼠其實是一種超智慧生物,它們建造了一部超級電腦深思,它們問超級電腦,人生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麼,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計算,深思告訴老鼠的後人答案是42,深思解釋它只能計算出答案是什麼,但答案的原因必須由另一部更高智慧型的電腦才能解釋,而該部電腦就是地球。
在計算出答案前的5分鐘,地球卻被沃貢人毀滅,地球的全部資料銷毀,老鼠認為僅有的資料暫存在最後離開地球的亞瑟·丹特的腦中,於是決定向亞瑟·丹特開刀做手術。

該系列其他小說內容簡介

宇宙盡頭的餐館(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在“盡頭的餐廳”中,贊福德•畢博布魯克斯(Zaphod Beeblebrox)離開大家,並發現自己參與了某個嘗試找出宇宙幕後黑手的團體。他遇到同樣參與這個陰謀且同時是指南作者之一的扎尼烏普(Zarniwoop),得到這神秘人物的行蹤。於是他找回了老朋友們,航向一家叫做“Milliways”的餐廳,發現宇宙讓一位與他的貓住在遙遠星球上小木屋裡的單純男子安全操控著。
在贊福德與崔莉恩找到宇宙控制者的同時,福特跟阿瑟掉進過去,上了一艘載滿高爾伽弗林查(Golgafrinchan)文明的太空船,墜毀在史前地球上。孤立無援的他們發現笨拙的滿高爾伽弗林查(Golgafrinchan)人其實是現代人類的祖先,取代了原本土生土長的地球人,終止了地球原本的運算;這也是為什麼當福特與亞瑟嘗試從亞瑟自己的潛意識中提取出地球毀滅前的運算結果,得到的卻是"6乘7等於多少?"亞瑟接著說:"我早就知道宇宙基本架構有問題!"

生命、宇宙及一切(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1982年出版的"生命、宇宙與一切"中,福特與阿瑟利用太空時間連續性穿過史前地球到達“Lord's Cricket Ground”,再度遇到史拉德檜。史拉德檜表示自願提供協助以避免銀河戰爭。很久以前,Krikkit人發起大屠殺,想殺光宇宙間所有生命,後來被抓到,關在他們的母星,最近傳說他們準備好要越獄了。在馬文、贊福德與崔莉恩的幫助下,他們阻止了Krikkit人,又分道揚鑣。

再見,謝謝所有的魚(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亞瑟意外的回到他以為被毀的地球,與一位叫做Fenchurch的女孩陷入熱戀,並發現新的地球是由海豚的“拯救人類”活動所提供。接著與聲稱剛剛拯救了宇宙的福特再度碰面,搭最後一次便車,見到“上帝給他的創造物的最後一封信”。

基本無害(Mostly Harmless)

沃貢人為了永遠消滅地球,以“Infinidim Enterprises”之名控制了銀河系漫遊指南。阿瑟在突然失去Fenchurch後沮喪的在星際中漫遊,墬毀在“Lamuella”星球上,最後留在那裡當“官方三明治師傅”,為小鎮上單純又愛好和平的人們作三明治。同時,福特‧派法闖入指南辦公室,從電腦中拿到無限額度帳號,遇到銀河系漫遊指南──“Mark II”。Mark II 是個人工智慧、多領域指南,有極大電池容量,與不為人知的用途。在他拒絕這個電腦的幫助後(但還是得到了),他把指南寄給亞瑟保管。
崔莉恩利用亞瑟為了籌措旅遊經費捐出的DNA懷了一個女兒。因為他必須支援某場戰爭,而把女兒Random Frequent Flyer Dent丟給亞瑟。Random身為叛逆期的青少年,給亞瑟帶來許多麻煩,偷了指南Mark II,溜到地球。亞瑟、福特、崔莉恩、Tricia McMillan跟蹤Random到一個擁擠的夜總會裡,遇到想殺自己父親的另一個Random,卻誤殺了一個倒楣男子Agrajag。接著,指南Mark II將所有可能的地球從可能性中刪除,所有主角(除了贊福德外),因為剛好在地球上,全數身亡,讓s很滿意。

主要人物

阿瑟•鄧特(Arthur Dent)

福特•普里弗克特(Ford Prefect)

福德•畢博布魯克斯(Zaphod Beeblebrox)

崔莉恩(Trillian)

馬文(Marvin the Paranoid Android)

解讀

道格拉斯·亞當斯是全球第一個將喜劇與科幻藝術成功結合在一起的作家,2001年5月11日,49歲的亞當斯因心臟病猝然辭世。直到去世前他還在為這部電影構思新的情節和故事角色,所以他被稱為《銀河系漫遊指南》的行政製片人。他去世的前一天,國際天文學協會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阿瑟·鄧特”。將《銀河系漫遊指南》拍成電影多年來一直是數百萬亞當斯迷期待的事情,同時他們也擔心電影版能否保持原著的風格。從1982年製片商買下改編劇本拍攝權的那天計算,影片從醞釀到最後完成拍攝製作,前後跨越20多年時間。我覺得本片沒有宏大製作場景和精美音畫,沒有精彩的故事演繹和劇情設計,甚至對故事的展現也不充分,也許本片算不上一部好電影。也許本片只是忠實於原著,將阿瑟·鄧特的太空歷險喜劇故事於110分鐘影像中再現,這迎合了亞當斯迷們的口味,我們則需要先作一些必要了解。
在古代,你要是擔心天會塌下來,那叫杞人憂天。在幾十年前,以《公民凱恩》成為電影教父級人物的奧森·威爾斯,在美國電台開玩笑說地球即將被外星人侵占,無數人信以為真,嚇得差點落荒而逃。地球毀滅,放到什麼時代都是非常嚴重的大事。可《銀河系漫遊指南》不一樣。誰說地球是我們唯一的棲息地?誰說地球毀滅我們就要抱頭痛哭?天外有天在這部幽默而想像力無窮的科幻巨作里表現得無比動人。
定製行星是宇宙中一項全新的特種工業,超空間工程師通過太空中的白洞吸取物質,嚴格按照客戶的要求構造各種行星。曼格拉斯人根據泛維度種族的定製建造了“地球”。一個名叫司拉提巴特法斯特的設計師甚至因為設計出漂亮的海岸線而獲獎賞,獎品是地球上一處被稱為挪威的地方。沒錯,根據那個叫做道格拉斯·亞當斯的英國佬的瘋狂想法,地球就是這么來的。
地球高壽?科學的答案,46億年。科幻的答案,1000萬年。是的,地球誕生於1000萬年前,或者應該說1000萬年前建成。茫茫宇宙中,一個“具有超級智慧的泛維度種族”對關於生命意義的無休止的爭論感到厭煩了,他們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建造了宇宙一切空間和時間中第二強大的電腦“沉思”,向它尋求“關於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終極答案”。整整750萬年後,“沉思”給出了答案---42。面對這個玄妙的答案,泛維度種族需要回過頭先弄明白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終極問題,方能理解答案。但“沉思”不能勝任此項艱巨的任務,它說:“你們需要一台能夠計算出這個終極答案的電腦,這台電腦具有無限和微妙的複雜性,以至於有機生命本身將會成為操作母體的一部分。你們自身也會以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投入到這台電腦中,去操控為期1000萬年的程式。我將會為你們設計出這台電腦,並且我已為它取好名字。它將會被稱為……地球。”
地球這顆星球加上人類自身,構成一台有機電腦的母體,運行著一個為期1000萬年的研究程式。匪夷所思的是,那個泛維度種族在地球上的新的生命形式,居然是小小的、白色的、毛茸茸的、瘋狂迷戀奶酪的、在上世紀60年代早期的肥皂劇中把女人們嚇得尖叫的生物---老鼠。人類在老鼠身上作實驗,觀察它們行為的過程,竟然是老鼠精心安排的,以此用來研究人類。所以,千萬別被那些虛假的幻象迷惑。地球,其實是老鼠定製的。它們不僅付了款,還負責管理。
這一切直到地球人阿瑟·鄧特一覺醒來,沃貢人的艦隊光臨地球,宣布開發銀河系偏遠地區的計畫需要修建一條超空間快速通道穿越這個星系,地球屬於被清除的範圍。“你們沒有必要對此表現出驚慌。所有清除計畫已經在半人馬座主星展示了50個地球年了,你們有足夠的時間提出任何投訴意見……什麼?你們沒去過半人馬座主星?看在上帝的份上,那只有區區4光年的路程,這你們是知道的。我很抱歉。”於是,和許多拆遷計畫的執行程式一樣,地球,這台宇宙一切空間和時間中第一強大的電腦,在完成它的任務之前5分鐘被毀掉了。“關於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終極問題”隨之湮沒,42,也失去了意義。所幸的是,阿瑟·鄧特在最後一刻被他的朋友、正在地球上的星際漫遊者福特救走。兩人開始了一段充滿驚奇的星河冒險之旅。旅程中,阿瑟發現毛巾是宇宙間最有用的東西,並體驗到生命的全新意義,更發現他需要知道的一切居然寫在一本名叫《銀河系漫遊指南》的電子圖書里。

影響

1980年代早期製作了許多綽號為“Hitch-Hikeriana”的行銷規劃及周邊商品,包含印有指南字樣的海灘巾。其他官方商品包括“癟頭熊”、各式各樣的胸針、Infocom印製的T恤、以及一些新奇玩意。2005年電影也變得值得收藏,遍及國家娛樂收集聯盟(NationalEntertainmentCollectiblesAssociation)。包含三個在勃根船及母國看到的推進器複製品(馬克杯、筆、及釘書機),整組的“活動人偶”(actionfigures),身高3或6英吋、槍,來自偏執症機器人馬文用來射泡沫標槍所用的推進器,水晶方塊的玻璃彈藥,有著亮綠色眼睛的10英吋高馬文,及“布娃娃”版的阿瑟‧丹特、福特•普里弗克特、崔莉恩、馬文和福德•畢博布魯克斯。還有,伴隨電影發行的各種原聲帶,特別是再制錄音帶“馬文”及“悲慘的理由”,由史蒂芬·弗萊(StephenFry)演唱,伴隨一些依弗萊形像新寫的實體讀體讀物“指南入口”(GuideEntries)。
小說系列的出處可以參照網頁,包括電視、廣播劇、歌曲、及電腦遊戲。例子包括借用亞當斯的角色名,或數字42的典故,或是其他標語,甚至再用“…便車指南”做為其他小說或文章的標題在亞當斯曾經附屬的DoctorWho英國著名科幻系列中,也常出現在其系列及篇章中。線上寶貝魚(BabelFish)翻譯服務,也是為了向亞當斯在《指南》系列所創造的幻想生物致敬而命名的。
許多英國以外的科幻迷及廣播聽眾第一次接觸到《銀河系漫遊指南》有兩種方式:一是原創廣播劇的短波廣播,或是在英國英格蘭布萊頓舉行的1979年“世界年度科幻聚會”(Worldcon),道格拉斯‧亞當斯以“榮譽來賓”出席時。雨果獎略過了超人而提名了廣播劇。在1980年9月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特地為了H2G2,漫遊指南辦了一個聚會,同年成立了官方書迷俱樂部“ZZ9PluralZAlpha”。1980年代早期,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及芬蘭皆可買到H2G2譯本,小說已經被翻譯過30多種語言。

書評

科幻小說,卻又滑稽風趣到極點……古怪、瘋狂,徹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說的固有套路。——《華盛頓郵報
主角阿瑟•鄧特與庫爾特•馮尼格筆下的人物頗為神似,全書充滿對人類社會現實的嘲諷和批判。——《芝加哥論壇報
一句話,這是有史以來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說,封面和封底之間,奇思妙想隨處可見。——《圖書周刊
荷馬史詩《奧德賽》的瘋狂古怪版,書中人物漫遊銀河,帶給讀者無限的歡樂。——《出版周刊
書中的冒險經歷可謂手忙腳亂的冒險……亞當斯的寫作總是這樣,有些瘋瘋癲癲,卻又才華橫溢。 ——《合眾國際社
最誇張,最搞笑,最滑稽……亞當斯讓人無法抗拒。——《波士頓環球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