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中國的]

鯧魚島 大黃魚島 小黃魚島

釣魚島是位於中國東海釣魚島列島的主島,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被譽為“深海中的翡翠”。
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而中國一直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因此,釣魚島爭議也由此而生,目前雙方處於對峙狀態。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民間團體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部門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2012年9月11日,中央電視台首播釣魚島天氣預報。2012年9月17日,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學者發現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釣魚島是中國的。”
目錄
1具體介紹
1.1名稱由來
1.2領海基線
2地理環境
2.1地理位置
2.2戰略價值
3組成部分
3.1主島
3.2黃尾嶼
3.3南小島
3.4北小島
3.5赤尾嶼
1具體介紹
引名稱:引中國大陸稱釣魚島(或“釣魚島列島”),中國港澳台稱釣魚台(或“釣魚台列嶼”)。
島嶼組成:釣魚島列島(FishingIslands)由釣魚島(主島)、南小島、北小島、赤尾嶼、黃尾嶼和3塊小島礁,即北嶼、南嶼、飛瀨島等8個無人島礁組成。(這些島嶼在地質上和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一起,都是台灣北部近海的觀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脈延伸入海後的突出部分,為台灣島的附屬島嶼。)
經緯度: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分散於北緯25°40′~26°、東經123°~124°34′之間
位置: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以釣魚島主島為中心描述)
總面積:約6.344平方公里(日稱5.56平方公里)。
©2013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釣魚島所處位置
最高海拔:高華峰362米
最早文獻:明朝永樂元年間(1403年)的《順風相送》、清代名著《浮生六記》
居民人數:無(島上淡水水源如今未查明,但應該存在)
主權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當局皆從歷史和法理的角度宣稱釣魚島(釣魚台列嶼)主權屬於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管轄。
實際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註:由台灣地區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管轄。
名稱由來
中國有關釣魚島
釣魚島
的最早文獻出自明朝永樂元年間(1403年)的《順風相送》,稱該島為“釣魚嶼”。其後文獻及官方輿圖亦採用“釣魚嶼”名稱,見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憲編纂之《籌海圖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欽命繪製之《坤輿全圖》(《坤輿全圖》使用閩南語發音,稱為“好魚須”[Hao-yu-su],即“釣魚嶼”)。台灣沿用“釣魚台”名稱至今。大陸現代則稱該島為“釣魚島”,有時也用“釣魚台”的名稱。
明朝鄭若曾編著的《籌海圖編》卷二《福建使往日本針路》記載,出使琉球使船須經小琉球、雞籠山、梅花瓶、彭嘉山、釣魚嶼、黃麻嶼、赤嶼後才到達姑米山,因此釣魚島在明朝版圖內,不屬琉球國管轄,證明釣魚島在明朝歸中國政府管轄。
領海基線
釣魚島、黃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南嶼、北嶼、飛瀨嶼的領海基線為下列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1、釣魚島1 北緯25°44.1′ 東經123°27.5′
2、釣魚島2 北緯25°44.2′ 東經123°27.4′
3、釣魚島3 北緯25°44.4′ 東經123°27.4′
4、釣魚島4 北緯25°44.7′ 東經123°27.5′
5、海豚島北緯25°55.8′ 東經123°40.7′
6、下虎牙島北緯25°55.8′ 東經123°41.1′
7、海星島北緯25°55.6′ 東經123°41.3′
8、黃尾嶼北緯25°55.4′ 東經123°41.4′
9、海龜島北緯25°55.3′ 東經123°41.4′
10、長龍島北緯25°43.2′ 東經123°33.4′
11、南小島北緯25°43.2′ 東經123°33.2′
12、鯧魚島北緯25°44.0′ 東經123°27.6′
2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釣魚島位於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處。大陸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東偏南約385公里(208海里)處。毗鄰琉球群島那霸空港(註:沖繩那霸空港)西偏南約417公里(225海里)處。
釣魚島呈番薯形,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地勢北部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脈橫貫東西;最高山峰(高華峰)海拔362米,位於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條主要溪流。位於東海大陸架上。暫由日本管轄的琉球群島(沖繩)是大陸架之外側的火山島,琉球群島處於東海大陸架上。
釣魚島列島實為台灣大屯山之延伸,依據1960年生效的大陸架公約觀點,釣魚島列島理應為台灣島的一部分。
戰略價值
釣魚島列島均為無人島,但處中、日兩國間的沖繩海槽(琉球海槽)。在大陸架劃分上,中國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陸架,由沖繩(琉球)海槽分隔,但釣魚島位於沖繩(琉球)海槽的西側上沿。
捍衛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一旦日本擁有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不只是占領釣魚島列島,而是讓其領土踏在中國大陸架上,中日就變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陸架。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兼少將羅援指,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如果釣魚島被日本非法占據,中日就得按中間線原則劃分大陸架,中國不僅丟失大量的海洋管轄區和海底資源,而且美日對中國的戰略封堵線,將從第一島鏈又前推到中間線以西。
從軍事地理學角度看,釣魚列島有著十分重要、但並不為人多知的軍事價值。在我大陸國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陸外緣天然的屏障。這一串島嶼的中段,我東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島和台灣島,它們加上日本九州島使我東海海區與太平洋分隔。
3組成部分
主島
釣魚島面積居八小島之冠,約4.3平方公里,島上基岩
釣魚島與各附屬島嶼
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基薄,淡水水源未查明。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植物為適應海上強風環境,都長得矮而粗壯,很多是名貴藥材。海草海芙蓉生長在沿岸岩石縫,是防治風濕症和高血壓良藥。我國沿海採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台諸島採摘中草藥。
谷歌地圖釣魚島
黃尾嶼
谷歌地圖黃尾嶼
位於釣魚島東北,陡岩峭壁,無數海鳥栖居,每年4-5月,成群海鳥幾乎遮住黃尾嶼天空。海鳥在黃尾嶼產卵,數量極為驚人,登岸撿拾鳥蛋者,俯拾即得。海鳥因甚少與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獵,故鳥不怕人,捕捉極為容易。黃尾嶼因鳥多,又稱為“鳥島”。釣魚島一帶是太平洋的海鳥栖身所,可是海鳥好似有兩個不同的家族,只分別棲身黃尾嶼和北小島,居中的釣魚島僅是兩島之間停留站。
南小島
又稱為蛇島。面積約0.4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39m。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則如小手指頭細。蛇的顏色一般以黃色、黑色居多,但都是無毒的。南小島也許由於蛇太多,鳥類竟然絕跡。從遠處海面望去,平坦的沙灘,綿延100餘米,與另一處高達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無人居住。釣魚諸島由於風力太大,又缺乏淡水,因而沒有蚊蟲。
谷歌地圖南小島
北小島和南小島孤懸于海中,兩島相隔約200m,古時合稱橄欖山。與釣魚島組成一個天然的“蛇島海峽“。就地形觀察,它們原為一個島嶼,後因斷裂活動,地塹陷落,一島分裂為二。
北小島
又稱為鳥島,多群鳥栖息。位於中國釣魚島以東約5千米處。寬約540米,長約880
釣魚島俯視
米,周長約3.2公里,面積0.31平方千米。與南小島,為無人居住的島嶼。
谷歌地圖北小島
赤尾嶼
釣魚島地圖
赤尾嶼是釣魚台列島最東端的島嶼。其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24°34′09〞~124°33′50〞,北緯25°53′54〞~25°54′06〞,面積為0.0609平方公里。亦稱赤嶼、赤坎嶼、赤尾山、赤尾島、赤尾礁。
北嶼
谷歌地圖北嶼
原名大北小島,是台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台列島的組成部分,位於釣魚島東北約6千米處,行政上隸屬於台灣省宜蘭縣頭城鎮。大北小島和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由於名稱上有所混淆,中國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將大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北嶼。[1]
南嶼
谷歌地圖南嶼
原名大南小島,是台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台列島的組成部分,位於釣魚島東北約7.4千米處,行政上隸屬於台灣省宜蘭縣頭城鎮。也稱蛇島,因該島上多蛇而得此名,該島嶼無人居住。大南小島和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將大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南嶼。[2]
飛瀨嶼
原名飛瀨島,釣魚島列島8個小島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面積為0.00
遠眺
08平方公里,無人島,位於福建正東,台灣東北,東經123°-124°34′,北緯25°40′-26°左右,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處在我國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大陸架上,以沖繩海溝與琉球群島相隔,周邊海域為新三紀沉積盆地,富藏石油。台灣島附屬島嶼。行政上隸屬於中國台灣宜蘭縣頭城鎮,郵編為290。[3]
4自然資源
石油資源
釣魚島地形圖
日本為何覬覦釣魚島,不僅是因為釣魚島的戰略資源,還是因為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蘊藏有大量石油資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日本對東海的調查投入大量資源,按照日本前國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說法,這些海域中埋藏著足夠日本消耗320年的錳、1300年的鈷、100年的鎳、100年的天然氣,以及其他礦物資源和漁業資源,獲得這些海域,將使日本由資源小國而成為東亞的資源大國。東海的油氣儲量大約77億噸,亦足日本使用近百年。
名貴藥材
多有名貴藥材。我國沿海採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諸島採摘中草藥。
漁業資源
釣魚島是我國東海靖魚場,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太平洋黑潮流經,帶來大批魚群,我國浙江、福建和台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釣魚島與北小島、南小島間寬達1000多米長約150米的“蛇島海峽”,在東海起風浪時風平浪靜,為漁民天然避風港灣。這個港灣還盛產飛花魚,台灣省基隆、蘇澳兩地漁民,常靠此漁區生存。主要捕撈品種有: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短尾大眼鯛、鮐魚、馬面魚、馬鮫魚、竹莢魚、藍圓鰺、青砧魚、紅鯁魚、鮀鰹、鯊魚類等,鯖魚、紅衫魚、飛花魚、鰹魚、文鰩魚、大小黃魚、帶魚等也很豐富,年可捕量達15萬噸。[4]
5歷史沿革
古代記載
中國最早發現、開發釣魚島,通過先占取得主權。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進行捕魚、採藥、避風、休息等活動的場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經被中國人民發現、利用和命名。《更路簿》、《順風相送》等中國古籍完整記載了中國漁民在此海域的航線。在1895年前長達5個世紀的時間裡,中國一直在平穩地行使這些權利。
琉球原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向明、清朝貢,明、清兩朝均派遣使臣對琉球諸王進行冊封。釣魚島位於前往琉球必經的航路上,冊封使臣前往冊封琉球諸王,均以這些島嶼為航海標誌,所記《使琉球錄》等官方文書,詳細記載了前往琉球途經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的航海經歷,反覆確認了中琉邊界,史實說明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的範圍。
中國政府有效統治和管理釣魚島,鞏固了主權。歷代中國政府都將釣魚島列入疆域之內,採取開發、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行使主權,進行有效統治。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鎮守福建的將領汪大猷在澎湖建立軍營,遣將分屯各島,台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在軍事上隸屬澎湖統轄,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明、清兩朝均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列入疆土版圖,劃為海防管轄範圍之內。1562年(明朝)《籌海圖編》、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統輿圖》均有清晰規定和標示。史實說明,中國政府通過多種形式管理釣魚島,有效行使和鞏固了對釣魚島的主權。
日本欲占
1786年,日本仙台藩人林子平製作的《三國通覽圖說》之《琉球國全圖》已列出釣魚島群島,並註明這是中國往琉球的航道。1884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聲稱“發現”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並向日本內務省申請劃入日本國界(1894年至1933年古賀辰家族曾在釣魚島開發魚業加工場);日本內務卿山縣有朋就此事致函外務卿井上馨。井上馨於1885年覆函說:“此島嶼近清國之境,較之前番勘察已畢之大東島方圓甚小,且清國已命其島名。清國報紙等,風傳我政府欲占台灣近旁之清國所屬島嶼云云,對我國心懷猜疑,我國已屢遭清政府之警示。此時若公然驟施立國標諸策,則易為清國所疑。竊以為目下可暫使其實地勘察,細報港灣之形狀及有無開發土地、物產之望,建立國標、開發諸事可留待他日。”山縣有朋因應井上馨建議,覆函沖繩,拒絕馬上在釣魚島訂立國標,並在信件強調事件“勿讓傳媒得悉”。[5]
1885年,日本通過實地踏查,了解到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富藏鐵礦資源,為"貴重之島",便想竊取。[6]
清廷賞賜盛宣懷
慈禧太后下詔將釣魚島賞給郵傳部尚書盛宣懷
1893年(光緒十九年),慈禧太后下詔將釣魚島賞給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作採藥用地,自此,釣魚島便成為盛宣懷家的採藥場。當時的詔書原件現存於住在美國的盛宣懷的孫女手裡。
日本侵占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尾聲時,日本於1895年1月14日通過內閣會議決定,聲稱釣魚島為“無主地”,在釣魚島建立標國標,正式劃入日本版圖。4月17日中日雙方簽定《馬關條約》,註明將“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割讓與日本,條約又指明兩國將按照此一條款,以及條約粘附的台灣地圖,另行劃定海界。
在時序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占領與《馬關條約》及中日戰爭有關,但日本人認為釣魚島並非從馬關條約割讓,中、日雙方此後亦沒有正式劃下仔細的海界。
二戰轉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了日本的領土範圍。1943年12月中、美、英《開羅宣言》規定,三國的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務使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確認《開羅宣言》的上述規定必將實施,更將日本的主權“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1946年1月29日,《聯合國最高司令部訓令第667號》明確規定了日本版圖的範圍,即“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南的琉球諸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確定的日本領土範圍是明確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釣魚島。[7]
1951年9月8日,日美將對日作戰戰勝國的中國和蘇聯排除在外,私下達成《舊金山和約》,將北緯29°以南的南西群島(包括琉球群島及大東群島)等交由美國託管。1953年12月25日,美國琉球民政府發布的《琉球列島的地理的境界》(第27號布告),將當時美國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轄的區域定為包括北緯24°、東經122°區域內各島、小島、環形礁、岩礁及領海。這份布告所確定的範圍將中國領土釣魚島挾帶其中。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衝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日本政府據此主張對釣魚島的領土主權。
保釣運動
1971年1月29日、30日,美國各地華人成立的“保釣運動委員會”,組織中國留學生3000餘人,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西雅圖等地舉行保衛釣魚島的示威遊行。從4月10日起,海內外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保釣運動”。台灣島內,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院校學生在台北連續舉行“保釣集會和遊行”,紛紛上書蔣介石,強烈要求台灣當局維護釣魚島的領土主權。台灣外交部隨後發布主權聲明[8]。
1971年12月30日,中國外交部的聲明指出:“美日兩國在‘歸還’沖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美國政府也表示:“把原從日本取得的對這些島嶼的行政權歸還給日本,毫不損害有關主權的主張。美國既不能給日本增加在它們將這些島嶼行政權移交給我們之前所擁有的法律權利,也不能因為歸還給日本行政權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權利。對此等島嶼的任何爭議的要求均為當事者所應彼此解決的事項。”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國政府發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國既不承認也不支持任何國家對釣魚列島的主權主張。”
對於美日之間私下簽署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政府參加的所謂《舊金山和約》,中國政府在1951年9月8日發表的聲明中就已指出其非法性。據此產生的“託管”和“歸還”,將釣魚島裹挾其中,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也成為中日領土之爭的根源。《舊金山和約》及其他相關規定,無權涉及和決定中國領土的歸屬問題,不能產生將釣魚島主權授予日本的法律後果。日本的領土範圍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過《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確定,但“二戰”以後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沒有停止動作。先是毀掉島上的中國標記,再對諸島重新命名,在島上修建機場等設施。更以所謂“民間行為”為先導,企圖造成一種“實際控制”的既成事實,再以“租借”、“接管”等所謂“政府行為”,漸進式鋪墊占據釣魚島的法律基礎,以期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但是,鑒於日本對釣魚島主權主張和侵占行為的非法性,日本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所謂“政府行為”,既無合法依據,也不構成國家權利的行使,自始即無法律效力,今後也不能產生法律效力[9]。
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的“領土條款”,明確規定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重申了釣魚島等島嶼屬於中國領土的法律屬性。
2004年,保釣人士首次登島。3月24日6點26分,來自中國大陸的七位保釣人士,在全球範圍內保釣運動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以來,第一次登上這塊“深海中的翡翠”中國釣魚島。請記住這七個名字,他們是:馮錦華、張立昆、尹東明、胡顯峰、王喜強、方衛強和殷敏洪。[10]
2009年,中國海監執法船開赴釣魚島,既是依法行使對中國領土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的巡航執法,也是中國行使對釣魚島主權的具體體現。
2012年8月15日,抗戰勝利67周年紀念日;兩岸三地的7名保釣人士乘坐“啟豐二號”成功登上釣魚島。
2012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布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
2013年2月18日上午,中國3艘海監船第一次駛進釣魚島約1公里處。共同社稱,3艘中國船環繞釣魚島航行約5小時。[11]
2013年8月8日,中國海警巡航編隊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對日本右翼分子進行了監視驅離執法活動。[12]
6史書記載
中國關於釣魚島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台灣島和釣魚島鄰近著另一個獨立的國家叫琉球,隋煬帝曾派使臣朱寬召其歸順,又曾派陳棱、周鎮州等率軍攻打,途中經過釣魚島。
中國有關領有釣魚島的最早文獻,至少可上溯至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的《順風相送》至明朝,中國人楊載在一三七二年首先駐足釣魚島。後,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陳侃《使琉球錄》中稱釣魚島為釣魚嶼,已在我國海域之內。[13]其間明人在台灣轄區釣魚島採珠集藥、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明朝中葉,戚繼光等抗擊倭寇時,就以釣魚島為戰略防線。一六〇二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從此遭日人監督內政四十餘年。一六五四年清康熙帝冊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兩年進貢一次,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年號。明清期間的多幅疆海圖都清楚標明釣魚島為中國的一部分。
錢泳手抄有關釣魚島的文字。
清代名著《浮生六記》的佚文,就是清代學者錢泳的手寫筆記《記事珠》。正是他的親手抄錄,得以保留下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的第五記《海國記》。日本主張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理由之一,是日本人古賀辰四郎在1884年“發現”該島,而沈復發現釣魚島的時間為1808年,比日本人早76年。海峽兩岸學者聚首南京,進一步考證錢泳的手抄本《海國記》。來自台灣師範大學的蔡根祥教授,江蘇省社科院文學所原所長蕭相愷以及古書發現者彭令,向本報記者獨家披露了文物發現及驗證的幕後曲折傳奇故事。
由中國太平洋學會召集舉辦,審閱評估《冊封琉球國記略》(《海國記》,清沈復著《浮生六記》卷五)原件專家認證會,於2010年9月11日上午在京召開。海峽兩岸專家學者經過縝密研討,確認了文中所記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作者在使琉球途中與在琉球所見所聞的6200餘字出自古典《浮生六記》卷五初稿《海國記》。文中明確記述了古釣魚台(島)歸屬中國。
《記事珠》,發現在錢泳的筆下,有清嘉慶十三年“冊封琉球國”的記載、許多關於琉球風物的詳細記載,還有沈復的身世及《浮生六記》各卷的標題,共18頁,6200餘字。公元1808年,沈復隨同齊鯤、費錫章出使硫球。《海國記》中記敘著《浮生六記》沈復出使途中的見聞。當船行中硫邊境時,沈復以55個字簡潔生動地記載下釣魚島領域祭海的場景:“十三日辰刻見釣魚台,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7主權之爭
釣魚島
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範圍之內,並非“無主地”。
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對釣魚島列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1884年,有日本人聲稱首次登上釣魚島,發現該島為“無人島”。日本政府隨即對釣魚島開展秘密調查並試圖侵占。日本上述圖謀引起中國的警覺。1885年9月6日(清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申報》登載訊息:“台灣東北邊之海島,近有日本人懸日旗於其上,大有占據之勢。”由於顧忌中國的反應,日本政府未敢輕舉妄動。
1895年4月17日,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與日本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釣魚島等作為台灣“附屬島嶼”一併被割讓給日本。(亦有學者認為,釣魚群島是日本在掠奪台灣的同時——嚴格地從時間上來說,是在比掠奪台灣稍早的時候,而且與掠奪台灣在政治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沒有任何合法或非法的條約的情況下從清朝竊取的。如果說這些島嶼是根據《馬關條約》第二條的規定,作為台灣附屬島嶼和台灣一起割讓給日本的,則無法解釋這些島嶼為何不屬台灣總督的管區,而是歸沖繩縣所管[14])日本在簽訂前的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00年,日本將釣魚島改名為“尖閣列島”。
收復台灣
1941年12月,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布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1943年12月《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中明確接受《波茨坦公告》,並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1946年1月29日,《盟軍最高司令部訓令第677號》明確規定了日本施政權所包括的範圍是“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北的琉球諸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對日受降典禮在台北舉行,中國政府正式收復台灣。1972年9月29日,日本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鄭重承諾,充分理解和尊重中方關於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立場,並堅持《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上述事實表明,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釣魚島作為台灣的附屬島嶼應與台灣一併歸還中國。
非法託管
1951年9月8日,日本卻同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正式名稱為《日本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又叫《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並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沖繩交由美國託管。對此,周恩來總理兼外長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指出《舊金山和約》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對日單獨和約,不僅不是全面的和約,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約。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私相授受
1971年6月17日,美日簽署《關於琉球諸島及大東諸島的協定》(簡稱“歸還衝繩協定”),將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施政權”“歸還”給日本。海內外中國人對此同聲譴責。同年12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指出:“美、日兩國政府在‘歸還’沖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台灣當局對此也表示堅決反對。
面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反對,美國不得不公開澄清其在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上的立場。1971年10月,美國政府表示,“把原從日本取得的對這些島嶼的施政權歸還給日本,毫不損害有關主權的主張。美國既不能給日本增加在他們將這些島嶼施政權移交給我們之前所擁有的法律權利,也不能因為歸還給日本施政權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權利。
日開採石油
釣魚島
60年代末,聯合國一委員會宣布該島附近可能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後,日方立即單方面採取行動,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開去巡防船,擅自毀掉島上原有的標明這些島嶼屬於中國的標記,換上標明島嶼屬於日本沖繩縣的界碑,並給8個島嶼規定了日本名稱。
問題掛起
1972年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的談判中,雙方從中日友好的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列島歸屬問題掛起並留待以後條件成熟時解決。可是,當1978年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列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順應右派要求,出動巡邏艇和飛機對中國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視船將人員和器材運到釣魚島,並在那裡修建了直升機場,還向那裡派出調查團和測量船。
日本伸手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
日本人在釣魚島的非法建築
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經政府允許,在釣魚島列島的一個島嶼上修建了燈塔。隨後不斷加碼,還有神龕神社等[15]。日方還出動12艘船隻和兩架直升機阻擾台灣漁船接近釣魚島列島。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列島的北小島設定了一座燈塔,企圖使燈塔列于海圖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釣魚島上豎起繪有“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木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上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縱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與此相配合,稱釣魚島就是日本領土,並要日本海上保全廳隨時準備用武力排除“干擾”,特別是2010年9月7日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的發生,非法抓扣的15名中國船員。2012年4月27日,此前揚言要由東京都政府“買下”釣魚島的日本極右翼政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宣稱,東京都政府從當天開始,發起為“購買”釣魚島的募捐活動。[16]
爭島事件
[17]
釣魚島地理位置(23張)
1603年,日本進攻台灣失敗。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群島。同年,中日兩國政府曾對琉球的歸屬問題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都認為琉球共36個島,釣魚島等島嶼根本不在36個島之內。
1885年,日本把擴張目標定為釣魚台群島,因清王朝反對,未果。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海戰”,中國戰敗。
1895年1月21日,日本內閣再次討論,決定強行占領釣魚島,在島上建立標牌。
1895年4月17日,戰敗的中國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割讓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襲用了幾百年的釣魚島等島嶼的名稱改為“尖閣群島”。
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島重新回到祖國懷抱,各種國際檔案均明確指出,台灣及其周圍島嶼歸中國所有。日本政府將附屬於台灣島的釣魚島等島嶼以歸沖繩縣管轄為藉口交由美軍占領。由於琉球群島(沖繩)被美國託管,因此釣魚島也成了美軍“靶場”,由美軍代管。
1970年,美國把琉球群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同時把釣魚島“送”給日本。台灣愛國青年及海外華人還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來提出把釣魚島等島嶼的歸屬問題掛起來,留待將來條件成熟時再解決。當時雙方就這一點達成了協定。
1978年,中日簽署和平友好條約。鄧小平副總理表示,釣魚島問題可留日後慢慢解決。中國政府明確宣布,擱置(釣魚島)主權爭議,留待子孫後代解決……
1979年,日本在釣魚島上修建了直升飛機場,海峽兩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議。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建燈塔,再次引發保釣風潮。
1992年,中國通過《領海及毗連區法》,寫明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後,日本提出了“抗議”,我外交部重申:釣魚島屬於中國。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新設定了燈塔。中國外交部表示對這一事件“嚴重關切”。海峽兩岸都強烈抗議。
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全廳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衝撞一艘中國拖網漁船。當日10時15分許,一艘有15名船員的中國拖網漁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時,日本海上保全廳一艘巡邏船趕到現場,並衝撞漁船。
2011年3月2日中國海軍運-8偵察機和運-8預警機從東海上空南下,越過日中“中間線”並靠近釣魚島,之後改變飛行方向朝西飛去。日本航空自衛隊西南航空混編團為防止它們侵犯領空,緊急出動F-15戰鬥機。
2011年9月26日訊息稱,25日傍晚5點55分左右,日本第11管區那霸海上保全總部的飛機在釣魚島久場島東北偏北約121公里的“日本海上專屬經濟區(EEZ)”發現“北斗”號中國海洋調查船。該船所處海域與中方事先通報的不同,船尾有線纜伸入海中。日海保飛機和趕往現場的巡邏船用無線電發出“警告”,“不允許在未經事先同意的海域進行海洋調查”。該船於當天晚間9點15分做出回應,表示“位於事先通報的海域內”。
2012年1月3日上午9時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區海上保全總部(那霸)的巡邏船發現沖繩縣石垣市議員仲間均等3人登上了釣魚島。約20分鐘後,石垣市議員仲嶺忠師也登入了該島。4人於11時55分左右離開釣魚島,他們乘坐的漁船駛向石垣港。[18]
2012年3月16日,由中國海監50、66船組成的中國海監定期維權巡航編隊抵達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附近海域進行巡航。日本海上保全廳PL62號、PLH06號和PL61號三艘巡視船先後抵達釣魚島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別在海監50船和66船一側進行尾隨和干擾阻攔。日本海上保全廳一架巡邏機和海上自衛隊一架偵察機先後飛抵上空,對我巡航編隊進行盤鏇偵察。[18-19]。
2012年8月18日晚7時許,日本150名右翼人士由沖繩石垣島出發,乘坐21艘船赴釣魚島海域進行“慰靈”活動,其中還包括8名日本國會議員。[20]
2012年8月19日上午,多名日本人登上釣魚島,稱準備爬到釣魚島最高點,插上日本國旗。日本右翼團體“加油日本”約12名成員從停泊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船上游泳到島上。該團體主席SatoruMizushima抓住一根繩子上岸,另有5人隨後抓著繩子登島。他們說準備攀爬到釣魚島最高點,在那裡插上日本國旗。[20]
2012年8月24日,日本眾院針對香港“保釣”人士登上釣魚一事通過了抗議決議。決議稱,釣魚島是日本“固有的領土”,香港民間團體“侵入”釣魚島附近領海的行為“極其令人遺憾”,日本政府應該“向中國當局進行嚴正交涉”,並“應採取一切手段”以確保“繼續對釣魚島進行有效統治”。[21]
2012年9月7日,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海域發生相撞。
2012年9月25日,我國漁船船長被日方非法扣押17天后回國。
2012年12月5日訊息,美國參議院在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了2013財年(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國防授權法修正案。該法案明確寫到將釣魚島作為《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據悉,法案強調美國認為釣魚島“處於日本的實際控制之下”[22]。
2013年7月1日,4艘漁船6月30日夜10時(台北時間晚上9點)許從沖繩縣石垣島出發,於7月1日清晨抵達釣魚島附近海域。“奮起日本全國委員會”組織參加者進行海上垂釣,並舉行“主權宣示”活動。
8購島計畫
2012年4月16日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關政府出面“購買”釣魚島的提議。
2012年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宣稱,政府正就購買有關島嶼並實現“國有化”進行綜合研究。
2012年7月24日
野田稱,政府已著手籌措預算,正式啟動釣魚島“國有化”程式。
2012年7月27日
東京都政府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巨幅“購買釣魚島”主題廣告。
2012年8月19日
包括數名地方議員在內的10名日本人登上釣魚島,並將日本國旗綁在島上的燈台上。
2012年8月24日
日本眾議院通過決議,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並譴責中國“保釣”人士登島。
2012年9月2日
日本東京都調查團25人乘坐包船,在釣魚島海域展開非法調查。
2012年9月3日
日本中央政府與釣魚島所謂“島主”展開正式“購島”談判,日本政府準備出價20.5億日元。
日本悍然購島
日本政府10日在東京首相官邸召開內閣會議,決定由政府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將這三個島“收歸國有”。
據悉,日本政府同所謂的“土地所有者”以約20.5億日元(約合1.66億元人民幣)就“購島”達成“協定”。“購島”費用將從2012財年預備金中支出。日方將於11日再次召開內閣會議確定“購島”費用財政來源,並與所謂“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契約”。
當日的內閣會議還決定,當釣魚島“國有化”後,對於釣魚島“行使維護和管理權”的將不再是沖繩縣石垣市,而是日本海上保全廳。
日官房長官藤村修,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財務大臣安住淳,國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參加了會議。
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國華盛頓發表狂言稱,將要以東京都的名義“購買”釣魚島。隨後,日本中央政府也宣布要將釣魚島“國有化”。東京都政府和中央政府上演一場“購島”鬧劇。[23]
中方堅決反對
2012年9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進行了交談。胡錦濤鄭重指出,中日關係因釣魚島問題面臨嚴峻局面。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方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日方採取任何方式“購島”都是非法的、無效的,中方堅決反對。中國政府在維護領土主權問題上立場堅定不移。日方必須充分認識事態的嚴重性,不要作出錯誤的決定,同中方一道,維護中日關係發展大局。[24]
2012年9月1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有關部門將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25]
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氣象台把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納入到國內城市預報中。中國氣象局提供釣魚島(區站號58981,經度123°28'E,緯度25°44'N,海拔362米)的0至168小時天氣預報產品,還將不斷提升包括釣魚島及周邊海域在內的氣象預報精細化水平。[26]
9保釣大事
2004年中國7勇士突登釣魚島插旗[27]
1971年,美國把琉球群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沖繩議會首次提出有關釣魚島的“領土防衛”問題。中國發聲明表示抗議。台灣愛國青年及海外華人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
當年3月,五百位旅美學人上書蔣介石。4月10日的華盛頓保釣大遊行有近兩千五百名學生參與,為保釣示威的最高潮,也因這一天美國國務院回應之傲慢、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官邸人員徹底不對話,使得學生們開始質疑過去認知美國作為「國際正義捍衛者」的固有信念是否謬誤,對中華民國政府也不再信任。這個覺醒可說是保釣運動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保釣留給今日台灣社會的具體貢獻。[28]
當時在哈佛大學就讀的龔忠武所撰寫回憶文章中,詳細敘述了大波士頓地區保釣運動的過程及其影響。保釣運動是與國際大氣候的反帝反戰運動聯繫在一起的,並且也與祖國統一和思想探索緊密關聯,他指出:
“當然,我們這些大波士頓區的港台留學生這時一下子跳出來決不只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了一段思想和心理上的準備階段;那就是在1969年下半年和1970年這段期間,也就是我在「天下大亂」的國際大氣候之下,愈來愈感到苦悶的一年多里,我們不斷受到美國學生如火如荼的反戰運動的刺激和鼓舞,同時更受到來自大陸文革「造反有理」的思想的啟發和激勵。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很自然地進行了自我改造,揚棄了過去在台港接受的傳統儒家和西方自由主義矛盾共存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心理思想結構;轉而同情並進而部分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9]
1990年,日本右翼團體“日本青年社”成員在釣魚島建燈塔,再次引發華人“保釣”風潮。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成員在釣魚島新設定了燈塔。中國外交部表示對這一事件“嚴重關切”。海峽兩岸都強烈抗議。
2003年8月25日,“日本青年社”成員登上釣魚島。中國外交部以及中國駐日本使館分別奉命向日方進行了嚴正交涉,提出了強烈抗議。同年10月,一些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人士發起“保釣”
熱血湖南誓死保釣
行動,並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
2004年3月24日上午6時26分,從浙江樂清市黃華港出發的馮錦華、張立昆等7名中國大陸民間“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隨後被日本海上保全廳人員扣留。經中國政府反覆嚴正交涉,7名中國公民於3月26日晚離開日本,安全歸來。
2008年6月10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全廳船隻在釣魚島近海域與一艘台灣漁船相撞,並導致該漁船沉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重申要求日方停止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非法行動,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2008年6月,日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和反對,放任部分國會議員前往釣魚島上空進行所謂“空中視察”,外交部亞洲司負責人奉命約見日本駐華使館官員,提出抗議。
2012年6月10日,日本右翼政治團體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釣魚大賽,以顯示日本對釣魚島所謂的“主權”。我們堅決反對日方任何侵害中方主權的行為。
2012年8月12日,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搭乘的保釣船“啟豐二號”,昨午在尖沙咀碼頭出發,先在香港西貢海域停靠,傍晚4時設法開往公海,船上共有14人,包括8名保釣成員、4名船員和2名記者;其中,8名保釣成員中,1人來自澳門,1人來自大陸。[30]
2012年8月15日,香港愛國人士衝過日本攔截,成功登上釣魚島,插上五星紅旗,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31-32]
台北時間2012年8月17號晚7點50分,首批7名中國公民搭乘香港航空公司航班飛抵香港國際機場,順利返回香港,這7名首批返回香港的“保釣船”成員中,包括5名登上釣魚島後被扣留的保釣人士,以及2名鳳凰衛視的記者。
保釣運動
2012年9月2日,日本東京都以提前準備“購買”釣魚島為由,派“調查團”在中國釣魚島附近海域對釣魚島本島、北小島和南小島非法調查了9個半小時。圍繞釣魚島問題,中國外交部已多次重申嚴正立場,強調日本對釣魚島採取任何單方面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中方要求日方停止製造新的事端,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日關係大局。當年9月28日,日本市民也發布聯署信,要求日本政府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
中國漁政船“漁政35001”台北時間2012年9月18日上午5時50左右進入釣魚島海域,在釣魚島西北偏北43公里處海域巡航護漁,並向日方發出警告。
台灣釣魚台光復會將於2013年7月21日召開會員大會,正式成立,發起人之一的殷必雄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新保釣團體發起人涵括老中青,希望能為保釣行動注入新血輪。
台灣釣魚台光復會
島嶼名稱
日本命名
2012年1月29日,日本政府已完成了暫命名,其中包括釣魚島周邊4座附屬島嶼的名稱。釣魚島黃尾嶼附近3座小島分別定名為“西北小島”、“北小島”以及“東北小島”。赤尾嶼附近的一座島嶼被命
日本政府命名釣魚島和附屬島嶼
名為“北小島”。
標準名稱
國家海洋局2012年3月3日,公布了中國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標準名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國家海洋局對中國海域海島進行了名稱標準化處理。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將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標準名稱、漢語拼音、位置描述公布如下:
序號
標準名稱
位置描述
島嶼描述
1
釣魚島
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
主島,最大,位置最西
2
龍頭魚島
位於釣魚島東北
釣魚島附屬
3
鯧魚島
位於釣魚島西南
釣魚島附屬
4
大黃魚島
位於釣魚島南
釣魚島附屬
5
小黃魚島
位於釣魚島南
釣魚島附屬
6
金錢魚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7
金錢魚西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8
梅童魚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9
梅童魚東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0
梅童魚西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1
龍王鯛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2
龍王鯛西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3
龍王鯛東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4
龍王鯛南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5
黃姑魚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釣魚島附屬
16
黃尾嶼
位於釣魚島東北約27千米處
第二大島,最北離島
17
海豚島
位於黃尾嶼西北
黃尾嶼附屬
18
大珠島
位於黃尾嶼西
黃尾嶼附屬
19
小珠島
位於黃尾嶼西
黃尾嶼附屬
20
上虎牙島
位於黃尾嶼北
黃尾嶼附屬
21
下虎牙島
位於黃尾嶼北
黃尾嶼附屬
22
西牛角島
位於黃尾嶼東北
黃尾嶼附屬
23
東牛角島
位於黃尾嶼東北
黃尾嶼附屬
24
黃牛島
位於黃尾嶼東北
黃尾嶼附屬
25
牛尾島
位於黃尾嶼東北
黃尾嶼附屬
26
牛蹄島
位於黃尾嶼東北
黃尾嶼附屬
27
小龍島
位於黃尾嶼西
黃尾嶼附屬
28
大雁島
位於黃尾嶼西
黃尾嶼附屬
29
燕子島
位於黃尾嶼西
黃尾嶼附屬
30
刺蝟島
位於黃尾嶼西南
黃尾嶼附屬
31
臥蠶島
位於黃尾嶼西南
黃尾嶼附屬
32
大金龜子島
位於黃尾嶼西南
黃尾嶼附屬
33
小金龜子島
位於黃尾嶼西南
黃尾嶼附屬
34
海龜島
位於黃尾嶼西南
黃尾嶼附屬
35
海星島
位於黃尾嶼東
黃尾嶼附屬
36
海貝島
位於黃尾嶼東南
黃尾嶼附屬
37
赤尾嶼
位於釣魚島東約110千米處
最東端離島,8個主島中位列前5
38
赤背北島
位於赤尾嶼北
赤尾嶼附屬
39
赤背東島
位於赤尾嶼北
赤尾嶼附屬
40
赤背西島
位於赤尾嶼北
赤尾嶼附屬
41
赤背南島
位於赤尾嶼北
赤尾嶼附屬
42
小赤尾島
位於赤尾嶼西
赤尾嶼附屬
43
赤頭島
位於赤尾嶼西
赤尾嶼附屬
44
赤冠島
位於赤尾嶼西
赤尾嶼附屬
45
赤鼻島
位於赤尾嶼西
赤尾嶼附屬
46
赤嘴島
位於赤尾嶼西
赤尾嶼附屬
47
望赤島
位於赤尾嶼西南
赤尾嶼附屬
48
北小島
位於釣魚島以東約5千米處
8個主島中位列前5
49
鳥巢島
位於北小島東
北小島附屬
50
鳥卵島
位於北小島東
北小島附屬
51
小鳥島
位於北小島東南
北小島附屬
52
南小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約5.5千米處
8個主島中位列前5
53
龍門北島
位於南小島西北
南小島附屬
54
龍門島
位於南小島西北
南小島附屬
55
龍門南島
位於南小島西北
南小島附屬
56
臥龍島
位於南小島西北
南小島附屬
57
臥龍西島
位於南小島西北
南小島附屬
58
飛龍北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59
飛龍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60
龍珠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61
飛龍南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62
長龍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63
金龍島
位於南小島東南
南小島附屬
64
北嶼
位於釣魚島東北約6千米處
8個主島之一,原名大北小島
65
北嶼仔島
位於北嶼南
北嶼附屬
66
小元寶島
位於北嶼西南
北嶼附屬
67
飛雲島
位於北嶼西南
北嶼附屬
68
元寶島
位於北嶼西南
北嶼附屬
69
南嶼
位於釣魚島東北約7.4千米處
8個主島之一,原名大南小島
70
飛嶼
位於釣魚島東南
8個主島中最小者,原名飛瀨島
71
飛仔島
位於釣魚島東南
飛嶼附屬
日本態度
2012年9月17日,中國學者曾赴日本國家級檔案館取證,該國1885至1894年多份檔案證明,早知道釣魚島屬中國。多年從事釣魚島研究的中國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趙英軍展示了幾份日本政府的公文,曝光了歷史真相:1895年當日本政府批准在釣魚島設定標樁的時候,他們就早已明白無誤地知道釣魚島是中國的。
1885年9月檔案
認識到釣魚島屬中國
趙英軍曾到國立公文書館調查取證。這家檔案館是日本的國家級檔案館,專門負責管理日本
政府的國家行政檔案。趙英軍找到1895年1月12日和14日的兩份檔案,一份是內務大臣野村靖提出在釣魚島設立標樁的申請;另一份則是日本內閣會議的批覆。
1895年前,日本就數次在公文中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1885年9月26日編號315號檔案,由當時的日本沖繩縣令向內務廳伯爵呈交,有一段關於釣魚島的表述:“該島與前時呈報之大東島地勢不同,恐與中山傳言錄中記載的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等屬同一島嶼,不僅也已為清國冊封原中山王使船所知悉,且各自命名,並作了航標。”
1885年11月檔案
曾忌憚清政府秘密查島
1885年11月21日的一份檔案也說:“報紙盛載我政府占據台灣附近的清國屬
島的傳言,頻頻提醒清政府注意,若此時匆忙公然建立國標,恐怕反易招清國猜忌,當前僅需實地調查港灣形狀及開發土地物產可能性做詳細報告,至於建立國標之事,須待他日機會。”
1894年秘密檔案
清政府實力下降想奪島
甲午戰爭日本終於等來了機會。1894年12月27日,日本內務大臣在秘密檔案中22向外務大臣重提在釣魚島建立國標一事:“今昔情況已不同,可再提交內閣會議審議。”趙英軍解釋:“今昔情況完全不同,這一點實際上說明了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因為(釣魚島)它不是無主地,而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已經沒有這個實力來進行抗議和反對了,所以日本把它(釣魚島)編入了所謂的領土,實際上是(日本)搶奪了釣魚島,因此日方這個(釣魚島是)無主地的主張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一旦它的這個無主地的主張不成立的話,那么我們之後可以看到,它(日本)所有的在國際法上對釣魚島的所謂占領都是非法的。”
美國態度
美國參議院全體會議當地時間2012年11月29日決定:在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條款,明確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的《日美安保條約》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該法案將在經過與眾院協商,由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法案強調,反對試圖通過“武力威懾和動武”來解決領土主權問題的舉動。
局勢介紹
中方殲10巡航
如今,日本自衛隊飛機針對中國的抵近偵察活動不斷加強,如今又不斷擴大作戰飛機活動範圍,頻繁跟蹤干擾中方公務飛機正常巡航飛行和軍機例行巡邏訓練活動,這是產生中日海空安全問題的根源。對日方這一動向,中國軍隊保持高度警惕。中方將堅決維護國家的空防安全,堅決捍衛依據國際法享有的正當權利。
中國國家海洋局的一架飛機11日中午左右進入日本“防空識別區”,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隨即緊急升空。日本防衛省表示,這是一架運-12型飛機,該飛機先是在東海上空往東南方向飛向釣魚島,隨後向北飛離。
安倍對華強硬表態
11日,在中國軍機逼近釣魚島次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作出了罕見的對華強硬表態。他聲稱,在釣魚島問題上沒有談判的餘地。
中國地圖放大該島插圖
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這套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該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標示了130多個主要島礁。據介紹,在新版地圖左下角還有一幅放大的釣魚島插圖,較詳細地顯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係。
香港“保釣船”通過檢查或兩周內出港
2013年10月15日,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表示,該組織的抗議船為了駛往釣魚島,15日接受了香港政府第四次安全檢查並已通過此次檢查,將在試航之後爭取“在兩周內出港”。
該委員會2013年8月曾派抗議船開往釣魚島,其成員一度登島。委員會原計畫2013年8月再次出港,但三次安全檢查均未通過,計畫因此延期。
10政協聲明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2日說,如果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錯誤的做法,甚至出動自衛隊的艦艇飛機,對中方的艦機正常巡航執法進行干擾,造成擦槍走火這樣的事實,日本必須承擔一切後果。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答有關中日釣魚島爭端的提問時,呂新華說,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沒有權力拿中國的領土進行任何形式的買賣,釣魚島上的一草一木、一塊石頭、一寸土地都不應交易。不管日本以什麼樣的形式“購島”,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釣魚島事件完全是日本一手造成的。“購島”鬧劇是日本右翼勢力蓄意挑起的,日本政府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破壞中日關係的行徑不僅不加以制止,反而親自出面“購島”。
70多年前,日本的右翼勢力曾經把亞洲拖入了巨大的災難,當時中國有3000多萬同胞死傷在日軍的槍炮下,至今日本國內對那一場侵略戰爭的負罪感總是躲躲閃閃,特別是在靖國神社、歷史教科書、慰安婦等問題上發難,在傷口上撒鹽。
“如果日本不能直接面對這個歷史,深刻反省、痛改前非,即使他物質多么富有,在道德上他永遠站在被告席上。”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仍舊主張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中國不會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但我們是有原則的,有底線的,在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上我們絕不會退讓。”
巡航常態化
2013年下半年第一天,中國海監51、23、49、5001共四艘執法船在中國釣魚島領海依法履行維權執法職責,對日本保守政治團體“加油日本!全國行動委員會”組織的四艘非法竄入我領海的漁船進行了監視取證與驅離。這是中國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與堅強決心的又一次明確無誤的宣示。
自從2012年9月日本野田內閣強行打破中日關於擱置釣魚島爭議的諒解與默契,悍然對中國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以來,中國政府被迫採取了一系列必要的維權行動。中國政府根據199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釣魚島領海基線的有關坐標表和相關海圖,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從而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以及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和意志,為我們根據中國國內法和有關國際法對釣魚島海域進行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礎。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增派海監、漁政等執法船進入中國釣魚島領海,加強維權巡航活動。據日本海上保全廳2013年3月19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2年9月日本非法購島起至3月18日止,中國公務船隻進入中國釣魚島12海里以內領海共34起,參與船隻的數量達109艘。其中單艘公務船巡航時長2012年9月是6小時54分,12月是9小時16分,到2013年1月是13小時16分,2月為14小時16分。日本海保承認,“除天氣情況惡劣的時段外,中國公務船的活動已經基本成為常態”。
中國公務船在中國釣魚島海域巡航,本身就是一種執法維權行動,是我主權的一種宣示,是對非法進入我領海的挑釁行為的一種威懾。驅離非法竄入我領海的日本船隻則是一種更為積極、主動的執法維權作為,帶有更大的強制力,是我國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和意志更為鮮明的體現。
克制基礎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4日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如果對方選擇的是強硬的舉措,選擇的是背棄共識的做法,那么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傅瑩說,釣魚島的基本事實非常清楚。一是,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從當時中國的清政府手中竊取了釣魚島,這個歷史事實是清楚的,日本政府的檔案、檔案和日本學者的書里,對這個都有記載。“我真的希望能夠把這些情況如實地讓日本的人民聽到。”
二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日本占領的中國領土都要歸還中國,這個歷史事實也是清楚的。所以中國講到釣魚島的時候,總要講要尊重“二戰”之後的勝利成果。
三是,日本政府採取“購島”行為,它違背了兩國建交時達成的共識,因為這個共識不存在了,中國的克制也沒有基礎了,所以中國的海監船到釣魚島海域巡航是必然的。
“國恥日”巡航
中國官方的新華網17日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的遠海訓練編隊17日上午在沖繩縣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附近海域巡航。編隊包括飛彈驅逐艦蘭州艦和飛彈護衛艦衡水艦。據稱,該編隊於16日夜間通過宮古海峽,隨後進入尖閣周邊海域。
蘭州艦上搭乘有新華網等媒體的記者。據認為,這種行為是為了顯示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並試圖牽制日本。
有中國媒體指出,4月17日是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本網注)後簽訂《下關條約》(即《馬關條約》—一本網注)的日子。中方認為,1895年簽訂的這—條約使尖閣諸島被讓與日本。
新華網報導說,釣魚島附近海域海況良好。中央電視台報導稱,軍艦在距離尖閣諸島70海里處航行。新華網還說:“海軍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組成的艦艇編隊曾分別在這一海域巡航。”
據稱,在此次巡航中,該編隊先後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遠海攻防演練和臨檢拿捕等訓練科目。編隊指揮官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海軍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完全正當合法、無可非議。”
【俄塔社北京4月17日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艦隻17日進入有爭議的釣魚島水域。
據新華網報導,由飛彈驅逐艦蘭州艦和飛彈護衛艦衡水艦組成的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16日晚穿過宮古海峽駛入釣魚島附近海域。
此前幾天,兩艦一直在公海上進行遠海攻防演練及搜尋、攔截侵犯國境敵船等科目。蘭州艦與衡水艦接替北海艦隊艦艇編隊,開始在爭議島嶼海域巡航。
【共同社北京4月17日電】據新華網報導,今天早上,中國海軍的一支艦隊在尖閣諸島周圍巡航。日中之間在尖閣諸島主權問題上存在爭議。
報導說,巡航的中國艦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的艦船組成。
此前,中國指責日本在尖閣諸島問題上製造麻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任何藉助外部勢力霸占中國領土的圖謀都不會得逞。
楊宇軍說,中國政府和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釣魚島景點圖片(2張)
精彩圖冊(1張)
釣魚島旅遊風景相冊(2張)
釣魚島地理位置(23張)
詞條圖片(27張)
1/2
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
釣魚島 黃尾嶼 赤尾嶼
北小島 南小島 北嶼 南嶼 飛嶼
釣魚島附屬
▪龍頭魚島 ▪鯧魚島 ▪大黃魚島 ▪小黃魚島 ▪金錢魚島 ▪金錢魚西島 ▪梅童魚島
▪梅童魚東島 ▪梅童魚西島 ▪龍王鯛島 ▪龍王鯛西島 ▪龍王鯛東島 ▪龍王鯛南島 ▪黃姑魚島
黃尾嶼附屬
▪海豚島 ▪大珠島 ▪小珠島 ▪上虎牙島 ▪下虎牙島 ▪西牛角島 ▪東牛角島
▪黃牛島 ▪牛尾島 ▪牛蹄島 ▪小龍島 ▪大雁島 ▪燕子島 ▪刺蝟島
▪臥蠶島 ▪大金龜子島 ▪小金龜子島 ▪海龜島 ▪海星島 ▪海貝島
赤尾嶼附屬
▪赤背北島 ▪赤背東島 ▪赤背西島 ▪赤背南島 ▪小赤尾島 ▪赤頭島 ▪赤冠島
▪赤鼻島 ▪赤嘴島 ▪望赤島
北小島附屬
▪鳥巢島 ▪鳥卵島 ▪小鳥島
南小島附屬
▪龍門北島 ▪龍門島 ▪龍門南島 ▪臥龍島 ▪臥龍西島 ▪飛龍北島 ▪飛龍島
▪龍珠島 ▪飛龍南島 ▪長龍島 ▪金龍島
北嶼附屬
▪北嶼仔島 ▪小元寶島 ▪飛雲島 ▪元寶島
飛嶼附屬
▪飛仔島
台灣島嶼
群島
▪澎湖群島 ▪金門群島 ▪馬祖列島 ▪釣魚台列嶼
▪東沙群島 ▪南沙群島
島嶼
▪基隆嶼 ▪和平島 ▪花瓶嶼 ▪棉花嶼
▪彭佳嶼 ▪燭台嶼 ▪拉魯島 ▪漁光島
▪富國島 ▪琉球嶼 ▪七星岩 ▪綠島
▪蘭嶼 ▪小蘭嶼 ▪三仙嶼 ▪旗津島
▪東沙島 ▪太平島 ▪中洲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