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名解

對穴名理解的真正作用是為了更好地臨床套用。 ”可見,腧穴命名是建立在古人對穴位作用深刻認識基礎之上的,是臨床正確理解穴位,進而正確套用穴位的前提。 藥有藥性、穴有穴性,正確理解穴名是掌握穴位作用的金鑰匙。

內容介紹

《針灸穴名解》對人身361個十四經穴的命名逐一加以考證,每一穴均包括【別名】條列古今文獻中該穴的所有名稱。【定位】按國標註明定位,以方便對穴名的理解;【特點】說明穴位的特性,如五輸穴、交會穴等。【主治】講述臨床套用範圍。【來源】最早記載該穴的文獻;【釋詞】詳釋穴位名稱中每個詞的詞義,是穴名的文字學依據。【釋義】結合文字學、醫理,闡明其命名含義;【提要】闡述穴名對臨床套用的指導作用。略引現代研究以資佐證。對穴名理解的真正作用是為了更好地臨床套用。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視事物的“命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行”,“當名辨物”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腧穴名稱的真正含義日漸被人淡忘。孫思邈《千金翼方》說:“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可見,腧穴命名是建立在古人對穴位作用深刻認識基礎之上的,是臨床正確理解穴位,進而正確套用穴位的前提。藥有藥性、穴有穴性,正確理解穴名是掌握穴位作用的金鑰匙。
古人對腧穴的命名,取義廣泛,可謂上察天文、下觀地理、中通人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結合腧穴的分布特點、作用、主治等內容賦予穴位特定的名稱。有鑒於此,
《針灸穴名解》適合中醫針灸工作者、對傳統中國古代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