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慰西溟

概況

【作品名稱】金縷曲·慰西溟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原文

金縷曲·慰西溟

何事添淒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②。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須知道、福因才折。獨臥藜床看北斗③,背高城、玉笛吹成血。聽譙鼓④,二更徹。

丈夫未肯因人熱⑤,且乘閒、五湖料理,扁舟一葉。淚似秋霖揮不盡⑥,灑向野田黃蝶。須不羨、承明班列⑦,馬跡車塵忙未了,任西風吹冷長安月⑧。又蕭寺⑨,花如雪。

注釋

姜宸英(1638一1699),字西溟,又字湛園,浙江慈谿人。擅詞章,工書畫。生性疏放,屢試不第。後為人舉薦修《明史》,年七十方成進士。又以主持順天鄉試案被牽連而死 獄中。有《葦間詩集》、《湛園未定稿》、《湛園藏稿》等。納蘭與之結識甚早,姜回憶說:“君年十八九,舉禮部,當康熙之癸丑歲。未幾也,余與相見於其座主東海閣學士公(徐乾學)邸。”納蘭並不以之狂怪為戒,且交遊甚厚,康熙十七、十八年留居西溟於府邸。二人詩詞往還,多唱和之作。

②但由他二句:簸弄,玩弄、播弄。磨涅,磨礪浸染。比喻所經受之考驗或外界之影響。《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此二句謂既然命運不濟,試而不第,那就放開胸懷,任老天爺播弄,不能因此而折磨自己。

③獨臥二句:意謂遠離繁華鬧市,歸隱山林,獨自高眠,臥看北斗七星,吹笛自樂。蒙床,用黎(萊草)莖編織的床。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代詩文中常以北斗喻指朝廷,故此處亦寓含不忘朝廷之意。玉笛,笛之美稱。

④譙鼓:指譙樓上之鼓聲。古代於城門望樓之上置鼓,為鼓樓,擊鼓以報時。

⑤丈夫三句:因人熱,謂大丈夫不要因求官求仕不得而躁急。熱,熱中、躁急之意,《孟子·萬章上》:“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朱熹注云:“熱中,燥急心熱也。”五湖,春秋時,范蠡佐越王勾踐滅吳後,浮舟太湖,易名鴟夷子皮,陶朱公。後人以此為不貪官位,隱居自適之典(見《史記·貨殖列傳》)。料理,安排、安置。此三句意謂雖求官不成,但正好學作范鑫,泛遊五湖,消閒隱居,陶然自樂。

⑥淚似二句:秋霖,秋雨。野田黃蝶,謂郊野田間黃蝶蹉跎蹁躚之景,可引申為家園、知己。此二句是說縱有傷情之淚,亦當灑向知己者。

⑦承明班列:承明,承明廬,漢代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後為入朝、在朝為官之典。班列,位次,即朝班之位次。

⑧馬跡二句:意謂京城裡的袞袞諸公忙於仕途上的奔走,又十分得意,而西溟卻獨不得際遇,不過應以達觀處之,任那些得意人兒去奔忙吧!吹冷長安月,喻在京為官的希望破滅了。

⑨蕭寺:西溟居京時曾寓蕭寺。參見《尋芳草·蕭寺記夢》注①。姜西溟在為納蘭撰寫的《祭文》中云:“於午未間,我蹶而窮,百憂萃止,是時歸兄,館我蕭寺。”

賞析

姜西溟於康熙十八年(1679)落選“博學鴻詞”後,納蘭對他深表同情,因賦此以慰勉之。全篇緊扣一“慰”字,對西溟盡出肺腑,足見二人交誼篤厚。嚴迪昌《清詞史》謂:“慨然長吭,勸慰中透不平”,“殊有風鳴萬竅、怒濤狂卷的氣韻。決不是自縛於南唐一家者所能出手的,至於神虛情匱的工匠們更是難加問津。”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