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廟溝煤礦

為了加強煤炭資源管理,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治縣於1991年正式設立礦產資源管理站。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於金廟溝開發初期規劃不夠科學,井口分布密集,井下已開始深度開採,一些潛在的隱患逐步暴露出來,致使安全事故不斷發生。 為了吸取教訓,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維護正常的安全生產狀態,自治縣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礦山安全整頓大檢查。

簡介

金廟溝煤礦區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境內,煤礦礦區範圍220.23平方公里,儲量最大面積9.2平方公里,總儲量5113萬噸,工業儲量4111萬噸。可開採煤層四層,是良好的動力用煤,並可作氣化用煤,原煤焦點平均289.8攝氏度,著火點較低,易自燃。

開發利用

這片鍋底狀的荒漠戈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曾是一派寂靜。煤礦被發現後,有金塔、玉門、安西的鄉鎮企業和國營企業開始開採。為了加強煤炭資源管理,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治縣於1991年正式設立礦產資源管理站。
1994年,開始投資建設國營金廟溝煤礦。1995年2月肅北縣金花煤炭經銷公司成立,對礦區煤炭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運銷,有力地促進了礦區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加強了行業管理,規範了煤炭運銷秩序,為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提供了保障。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於金廟溝開發初期規劃不夠科學,井口分布密集,井下已開始深度開採,一些潛在的隱患逐步暴露出來,致使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為了吸取教訓,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維護正常的安全生產狀態,自治縣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礦山安全整頓大檢查。規範了各項管理制度,加強了爆炸物品管理和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還對34個不符合採煤要求和驗收標準的小煤窯進行拆架填井,徹底關閉。與此同時,先後成立了金廟溝安監站、安全救護隊、派出所、衛生所,小煤窯安全生產委員會、救護中隊等機構。
進入新世紀,自治縣繼續貫徹關於關井壓產的生產方針,狠抓礦區小煤窯整改工作,狠抓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對自然條件惡劣,地質情況複雜,安全狀況差,整改無望的小煤窯進行有目的的關閉。金廟溝由以前的30餘對井口,關閉到目前的12對井口。對礦區各礦長、職工進行了安全教育,建立健全了各項檢測制度,健全了各種檢查記錄,組織重新修築了井口閉鎖,規範了井上井下動力、照明、通訊線路,對井下通風、行人、運輸巷進行了大幅度改造,落實了井下煤層自燃防範措施,逐步配備了安全檢測儀器。現在的金廟溝已成為肅北縣重點建設的一個以煤為主的工業園區,這裡先後建起了火電廠,成立了社區管委會,礦區內社會治安穩定,企業生產正常,其先進的社區管理模式正在向全市推廣,金廟溝也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