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是中國金代初期都城遺址。俗稱白城。在黑龍江省阿城市南約2公里處。清末學者曹廷傑經實地考察,確認白城是金上京故城。嗣後日本人曾進行調查試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多次進行調查。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建元稱帝後,奠都於此。據《金史》、《奉使行程錄》等記載,金太宗、熙宗時陸續建設。1138年建號為上京,府曰會寧。海陵王於貞元元年(1153)遷都於燕京,號中都,改上京為北京。正隆二年(1157)毀上京宮室,並削上京為會寧府。世宗大定二年(1162)復建宮殿,大定十三年(1173)恢復上京名號。1233年前後,蒙古軍攻占該城,後曾設鎮寧州,元末明初毀廢。
金上京會寧府歷經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為金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達38年之久。因其又是金上京路和會寧府的治所,故稱金上京會寧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記載,太祖阿骨打稱帝時,只設氈帳(稱皇帝寨),晚年始築宮殿。金太宗天會二年(1124)始建南城內的皇城,初名為會寧州。金太宗建為都城,升為會寧府。天眷元年(1138)八月,金熙宗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開始有上京之稱。皇統六年(1146)春,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規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奠定了南北二城的雛形。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遷都於燕京,正隆二年(1157)削上京之號,並毀宮殿廟宇。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七月,又重新恢復了上京稱號,成為金朝的陪都。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復建上京城。兩年後,又內外砌青磚。清初,此城磚石砌築的城牆外表保存尚好,後"城之樓堞"為阿勒楚喀副都統拆運去建築阿城(今縣治),遂毀 。

範圍布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縮略圖
金上京城仿照北宋都城的規模建築,城市布局與汴京(今開封)基本相同,規模宏偉,雄渾壯觀。由毗連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組成。南城略大於北城,二城均為長方形,平面上一縱一橫相互銜接,連為一體,呈NC126狀,二城整個外圍周長為11公里。雖經800餘年的風雨剝蝕和戰爭破壞,其夯土版築的城垣仍高達3~5米,頹垣基闊7~10米。城牆斷面處,夯土層痕跡依然清晰可辨。外垣平均每隔70~120米築一馬面。在全城5個城角上各構築角樓一處,為城牆上的重點防禦工事。城門9處,其中7處帶有瓮城。城外及二城間的腰垣南側,均有護城壕。皇城則建於南城偏西處,周長近2.5公里。自南向北有五重宮殿基址整齊地排列在皇城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兩側還有迴廊遺址。皇城南門兩側有兩個高約7米的土阜,對峙而立,稱為。兩大土阜間又有兩個小土阜,各高約3米。大小土阜間是皇城南門的3條通道,中為正門(午門),兩側為左右闕門。皇城布局規整、嚴謹。

考古發現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現在所保留的遺址是金世宗大定年間修復的遺蹟。以南北二城牆和皇城內的建築址保存比較好。南北二城均呈長方形狀,城牆周長22里。金上京的城牆為夯土型建築,牆表砌有青磚,但青磚已被當地居民拆毀殆盡。城牆至今仍高3-5米,個別地段高達7米,基闊在7-10米左右,殘垣斷壁處黑黃土相間的夯層痕跡和夯花依然清晰可辨。全城外垣平均每隔八O至-百三十米左右不等,就有一處馬面突出牆表,現有馬面89個,環城原有馬面總數約92個。其中北城北垣有11個,南城南垣有16個,二城西垣29個,東垣(包括南城北垣突出部分)24處有28個(其中有兩處每處2個,有一處為3個),二城的5個突出角亦已經不存在,這樣環城原有馬面總數約92個。馬面在古代作戰時,主要起防禦作用。金上京城的馬面比較集中在南城的西垣與南垣,說明當時主要足為了防禦皇城的安全面設定的。另外,在金上京城外垣四壁之下,出土了大量的擂石和鐵箭簇,說明金上京的守衛主要足用矢石進行防禦。
金上京南北二城現有城門遺址28處,其中北城北垣1門,東垣1門,西垣1門,腰垣2門,南城南垣2門,除腰垣東側門址處,均帶有瓮城遺蹟。這些瓮門多為轉角形,是為了增強城門正面防禦力量的重要設施。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南北二城的外垣周圍和腰垣南側均有護城壕遺蹟,至今大部分地段仍深如溝壑,這裡是築城取土的同時挖掘而成的,可能是引從上京西來的小河之水入壕,以利防守,在光緒年間,壕中尚有積水。 據文獻記載,金上京故城內的宮殿名稱很多,見於金太宗時的有乾元殿明德宮;見於金熙宗時的有慶元宮敷德殿宵衣殿(寢殿)、稽古殿(書殿)、重明殿五雲樓祥曦殿等;見於海陵王時的有勤政殿泰和殿武德殿永壽宮永寧宮;見於金世宗復修後的有慶元宮。光興宮、光德殿、皇武殿等。此外,還載有明德殿、時令殿、龍壽殿、奎文殿。此外還有術廟社稷孔廟儲慶寺等。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銅鏡
上京城由相連的南北兩座長方形城組成,城垣保存較完好,平面呈曲尺形。城牆夯土版築,殘垣寬 7~10米,高2~5米,有馬面,外有護城河遺蹟。南城東西寬2148米,南北長1528米,北城東西寬1553米,南北長1828米,5個城角堞樓遺蹟尚存。兩城共有城門8座,瓮城5座。
皇城位於南城西北部,長方形。南北長 645米,東西寬 500米。南牆保存較好,正中為午門,土築,現高約 7米,有3條門道。午門以北中軸線上有5座宮殿台基,高 1~2米。第2座殿址面積最大,殿基平面呈“工”字形,兩側有廊廡基址。
在城址內經常發現金代遺物,除大量磚瓦等建築材料外,還有宋金銅貨幣、印鑑、銀錠、佛像鐵器陶器、金銀器等。城西有一座高10米多的土台,有人考證為阿骨打初葬之地。1961年建立了文物管理所負責保護工作。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處集中收藏和展覽金代文物的博物館。現館藏金代文物2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達19件。該館位於金皇城西`50米處,從此可遙望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墓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占地五萬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地下四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包括序言廳,金上京發展歷程展廳、經濟文化展廳、金源文化藝術展廳和金代銅鏡專題展廳。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內文物豐富,品位高雅。其中直徑43厘米、重12.4公斤的雙鯉魚銅鏡,其精美世所罕見。皇帝輦略上的銅坐龍、鑄工細膩、造型生動,已被列為哈爾濱千年慶典的吉祥物,束腰狀貨幣“承安寶貨”為世界貨幣史之珍品,此外,寶嚴大師塔銘志、黃金帶跨、戰國青銅劍、鑒金佛像等,皆堪稱國寶,尤其是該館的銅鏡館藏有金代銅鏡359餘面,風格各異,不愧世界文物之一絕。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在98年全國“十佳精品展”中名列第四位。成為金源文化旅遊的重要景點。

軼事

據史書記載,太祖阿骨打稱帝時,只設氈帳(稱皇帝寨),晚年始築宮殿。金太宗天會二年(1124)始建南城內的皇城,初名為會寧州。金太宗建為都城,升為會寧府。天眷元年(1138)八月,金熙宗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開始有上京之稱。皇統六年(1146)春,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規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奠定了南北二城的雛形。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遷都於燕京,正隆二年(1157)削上京之號,並毀宮殿廟宇。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七月,又重新恢復了上京稱號,成為金朝的陪都。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復建上京城。兩年後,又內外砌青磚。清初,此城磚石砌築的城牆外表保存尚好,後“城之樓堞”為阿勒楚喀副都統拆運去建築阿城(今縣治),遂毀。

出土文物

玉具劍
玉具劍
金鐺珥
金鐺珥
綠地忍冬雲紋夔龍綿袍
綠地忍冬雲紋夔龍綿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