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壄

鄺壄,(公元1385~1450年),字孟質,宜章人,永樂九年(1411年)進士,授監察御史,湖南省宜章縣城南鄉新田村鄺家門自然村人,生於明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26歲中進士, 28歲授監察御史,33歲受任陝西按察副使,正統元年即公元1436年,鄺壄51歲,任英宗皇帝兵部右侍郎,正統十年,鄺壄61歲,任英宗皇帝兵部尚書。

人物生平

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50年,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鄺壄為護御駕,戰死於河北省懷來縣土木堡。終年六十五歲。因戰死於陣前,其屍骸無法收斂,事變平定後,明帝派官員護送鄺壄之子鄺儀扶曠埜毛髮和衣冠柩回鄉厚葬。 其父鄺子輔任過安福縣令,後任句容縣教諭(學政官)。《明史·鄺埜傳》記載了鄺子輔批評教育鄺壄的故事。鄺壄為人處世勤勉、廉潔、端正、謹慎,對父母十分孝順。他的父親鄺子輔是句容教官,他對鄺壄教育十分嚴格。鄺壄在陝做官時間長了思念父親,就打算聘請父親到陝縣去做鄉試考官,父親知道後,十分生氣,說:“兒子是那裡的御史,而父親卻去做考官,這樣我還怎么能夠受到限制和約束呢?”於是就很快寫信對兒子進行批評責備。還有一次,鄺壄給父親寄去一件粗布衣服,鄺子輔又寫信對兒子進行責備:“你執掌刑法,應把精力用在洗雪冤案和辦理積案上,這樣才能不愧於自己的職責。你從哪裡弄到這件衣服拿來砧污我?於是把布衣包裹好又寄還給鄺壄。鄺壄收到父親信後,流著眼淚誦讀,接受父親的教誨。

典籍記載

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鈔法為豪民沮壞,帝遣壄廉視。眾謂將起大獄,壄執一二市豪歸。奏曰:“市人聞令震懼,鈔法通矣。”事遂已。倭犯遼東,戍守失律者百餘人,皆應死。命壄按問,具言可矜狀,帝為宥之。營造北京,執役者鉅萬,命壄稽省,病者多不死。

十六年有言秦民群聚謀不軌者,擢壄陝西按察副使,敕以便宜調兵剿捕。壄白其誣,詔誅妄言者。宣德四年振關中飢。在陝久,刑政清簡。父憂服除,擢應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稅皆酌其平。

正統元年進兵部右侍郎。明年,尚書王驥出督軍,壄獨任部事。時邊陲多警,將帥乏人,壄請令中外博舉謀略材武士,以備任使。六年,山東災。壄請寬民間孳牧馬賠償之令,以蘇其力。

十年進尚書。舊例諸衛自百戶以下當代者,必就試京師,道遠無資者,終身不得代。壄請就令各都司試之,人以為便。瓦剌也先勢盛,壄請為備,又與廷臣議上方略,請增大同兵,擇智謀大臣巡視西北邊務。尋又請罷京營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備緩急。時不能用。

也先入寇,王振主親征,不與外廷議可否。詔下,壄上疏言:“也先入犯,一邊將足制之。陛下為宗廟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聽。既扈駕出關,力請迴鑾。振怒,令與戶部尚書王佐皆隨大營。壄墮馬幾殆,或勸留懷來城就醫。壄曰:“至尊在行,敢託疾自便乎?”車駕次宣府,朱勇敗沒。壄請疾驅入關,嚴兵為殿。不報。又詣行在申請。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壄曰:“我為社稷生靈言,何懼?”振叱左右扶出。壄與佐對泣帳中。明日,師覆,壄死,年六十五。

壄為人勤廉端謹,性至孝。父子輔為句容教官,教壄甚嚴。壄在陝久,思一見父,乃謀聘父為鄉試考官。父怒曰:“子居憲司,而父為考官,何以防閒?”馳書責之。壄又嘗寄父褐,復貽書責曰:“汝掌刑名,當洗冤釋滯,以無忝任使,何從得此褐,乃以污我。”封還之。壄奉書跪誦,泣受教。景泰初,贈壄少保,官其子儀為主事。成化初,謚忠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