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導引

基本信息

拼音題名:deng xiao ping li lun dao yin
其它題名
並列題名
ISBN:7-5316-2663-2
責任者:李翠霞,吳玲主編
出版者: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哈爾濱
出版時間:2002
中圖分類號:A849
附註

摘要

本書共分十三章,每章後附有重要參考文獻,書後並有十套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本書既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系統的材料;又可為教師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

章節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一 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影與社會歷史條件
二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
三 鄧小平理論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結晶
四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和發展階段
五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
六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七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科學體系
八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九 鄧小平理論已經形成了嚴整的科學體系
十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第二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一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
二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指導意義
三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論述的特點
四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新發展
五 確立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依據
六 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及重大意義
七 現階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參考文獻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
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涵義
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
三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
五 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看
六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
七 正確認識“兩個基本點”
八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九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十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十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參考文獻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一 《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規定
二 為什麼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怎樣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 調整工業結構,加快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振興支柱產業
四 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和措施
五 正確處理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關係
六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
七 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八 我國經濟發展要堅持速度、比例與效益的統一
九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同時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闡述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意義
十一 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十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及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十三 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內容
參考文獻
中國本世紀的目標是實現小康
前十年為後十年做好準備
為景山學校題詞
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
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
《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第五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一 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二 公有制經濟實現形式多樣化
三 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地位、作用
四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五 集體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六 農村集體經濟的改革
七 正確看待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份制改革
八 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
九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或都可以成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參考文獻
怎樣恢復農業生產
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的分配製度
一 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方式
二 正確認識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三 我國分配製度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
四 建立和健全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目標、基本要求和功能
五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按勞分配的實現
六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分配方式存在的必然性
七 規範收入分配
參考文獻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
拿事實來說話
第七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 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和框架
四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和基本內容
五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六 黨的十五大確定的國有企業改革的任務和方針
七 培育市場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
八 市場體系的特徵和構成
九 巨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性
十 巨觀經濟調控目標
十一 巨觀調控手段
十二 充分發揮經濟政策的巨觀調控作用,建立科學的經濟決策體系和制度
參考文獻
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
計畫和市場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
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節選)
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第八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開放和外交戰略
一 實行對外開放的客觀必然性及對外開放對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二 實行對外開放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係
三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四 我國的經濟特區
五 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內容和形式
六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
七 當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八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九 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十 國際舊秩序的內容和實質
十一 中國主張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參考文獻
中國的對外政策
辦好經濟特區,增加對外開放城市
維護世界和平,搞好國內建設
和平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九章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一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二 社會主義民主同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和聯繫
三 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五 我國不能照搬西方三權分立制度
六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與資本主義國家多黨制的根本區別
七 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八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九 評價政治體制是否正確的三條標準
十 政治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的原則
十一 依法治國的含義和內容
十二 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民主和法制兩手都不能削弱
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十章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地位
二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兩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
三 加強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
參考文獻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
第十一章 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國兩制”
一 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
二 “一國兩制”的方針和政策
三 “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
參考文獻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節選)
香港基本法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一 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的基本力量
二 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三 發展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
四 人民政協的性質與職能
參考文獻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第十三章 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一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二 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 加強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