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健敏

鄔健敏

鄔健敏,女,漢族,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律師,保薦代表人;16年併購、投行、投資實務經驗,經手上百起資本市場案例;精通境內外上市、併購、投融資業務。現任上海簡鳴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阿甘籌眾創始人、董事長。

ing

鄔健敏,女,漢族,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律師,保薦代表人;16年併購、投行、投資實務經驗,經手上百起資本市場案例;精通境內外上市、併購、投融資業務。現任上海簡鳴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阿甘籌眾創始人、董事長。此前就職於德邦證券,任公司總裁助理兼投行部總經理,並分管直投業務;之前任復星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負責集團投資戰略、投資架構設計及投資團隊協調管理;此前並擔任君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購併部業務董事、和君創業證券諮詢有限公司業務總監等職。

人物簡介

鄔健敏,女,漢族,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律師,保薦代表人;
16年併購、投行、投資實務經驗,經手上百起資本市場案例;
精通境內外上市、併購、投融資業務。2人物生平(1)1991-1995年,就讀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
1994年,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隊員參加“長虹杯”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獲得冠軍。(2)1995-1998年,就讀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
1995年,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隊員參加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獲得冠軍。
1997年,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讀研期間,發表若干篇核心期刊論文。(3)1998-2003年,任君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購併部業務董事。(4)2003-2004年,任和君創業證券諮詢公司業務總監等。(5)2005-2014年,歷任德邦證券投行部副總經理、復星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德邦證券總裁助理兼投行部總經理等職。
期間,順利通過保薦代表人資格考試,並於2012年正式註冊為保薦代表人。(6)2015年,創建上海簡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阿甘籌眾、簡米傳媒平台,搭建投資、文化、網際網路金融三足體系。

主要成就

《論我國擔保法中抵押權制度的中國特色》,《法學天地》1996年04期
《國有控股公司反壟斷初探》,《法商研究》1997年01期;[3]
《國際貿易反欺詐的法律研究》,《國際貿易》1997年04期;[4]
《論無效公司兼併》,《法學》1997年02期;[5]
《爭奪董事會實戰手冊》,《新財富》2002年第5期;
《萬科增發為何流產?類別股東說話》,《新財富》2002年第6期;
《青啤的短板何在》,《中外管理》2004年03期;
《中國企業管理面臨的6大命題》,《現代經濟信息》2005年第4期;

人物生平

(1)1991-1995年,就讀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
1994年,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隊員參加“長虹杯”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獲得冠軍。
(2)1995-1998年,就讀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
1995年,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隊員參加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獲得冠軍。
1997年,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讀研期間,發表若干篇核心期刊論文。
(3)1998-2003年,任君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購併部業務董事。
(4)2003-2004年,任和君創業證券諮詢公司業務總監等。
(5)2005-2014年,歷任德邦證券投行部副總經理、復星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1]、德邦證券總裁助理兼投行部總經理等職。
期間,順利通過保薦代表人資格考試,並於2012年正式註冊為保薦代表人。
(6)2015年,創建上海簡鳴[2]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阿甘籌眾、簡米傳媒平台,搭建投資、文化、網際網路金融三足體系。
(7)2015年10月30日第二屆芝華士“贏之有道”社會創業家大賽評審

辯論大賽

辯論大賽1994年,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隊員,出征“長虹杯”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獲得冠軍,因個人風格比較犀利、敏銳,被冠“溫柔一刀”,亦是全隊唯一出征全部賽事的主力隊員。
1995年8月,作為南京大學隊主力,榮獲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冠軍,延續一貫敏銳犀利的辯論風格,以冷靜、睿智廣受好評。感悟整體配合·個人風格·辯論賽一 
 在1994年北京電視台主辦的全國“長虹杯”辯論賽上,我們南大代表隊在硝煙瀰漫的賽場上越戰越勇,最後力克北京大學代表隊而榮獲冠 軍。冠軍是“出乎意料”地拿到了,因為出征時我們的目標是亞軍,該高興、該慶祝的也高興了,慶祝了,隨之而來的反思讓我們6名隊員和3 名教練以及領隊又冷靜審視了比賽的得與失。可以說1994年出征的南大隊活潑、機敏,富於進攻性,但最大的缺陷就是整體配合差強人意,這 點在總決賽中雖有改觀,但總體來看,個人與整體的關係始終沒有處理到盡善盡美。
當時的北京觀眾喜歡看有南大參加的比賽,因為南大一出場,肯定“熱鬧”。自由辯論時你搶我奪,用教練的話說,就是“屁股不沾凳子地搶”,“每個人都像坐在彈簧上”。可想而知,在賽場上,南大隊的 自由辯論雖精彩熱鬧但卻多少缺乏秩序。以致於教練後來也檢討,說是在訓練時只注重單打訓練,整體配合作戰強調不夠,所以培養出四個辯 論個體戶,每個人都能獨立開戰,但如果要整體合作,就顯得美中不足了。應該說,1994年的比賽,我們每位隊員的個人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因此也影響了整體一致的風格。這也是去年參賽最大的遺憾了。每次觀看去年比賽的錄像帶,我總要悄悄地臉紅,因為覺得我們實在缺乏合 作,每個人都紅了眼,只顧衝鋒陷陣,打個痛快。痛快之後卻又後悔不已。 
 二南大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了再次展示自己的機會;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能夠彌補去年的遺憾。’95國際大專辯論會邀請南大參賽的消
息終於成為事實,南大全校動員,立即挑兵選將,封閉集訓,今年我們 的目標只有一個:世界冠軍!我們沒有時間全校範圍選拔隊員,所以去年上場的楊蔚、韓璐和我又再次走向辯場,而去年我們的陪練隊員——鍾嫿嫿憑著她優雅嫻淑的風度,機敏快速的反應也成為我們中的一員。這是一反清一色的娘子軍,但訓練我們的教練卻都是男老師,中文系的周安華博士、周憲老師,我 們戲稱為“二周”。
7月10日開始的訓練持續了近40天,訓練是艱苦的,苦就苦在我們 要訓練成一支融個人風格與整體配合於一爐的辯論隊伍,這談何容易?為了能在賽場上親密無間,配合作戰,我們8名隊員(還有4名陪 練隊員)吃住在一起,同進同出,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有人說,女孩子多的地方不太容易辦成事,因為女孩子最小心眼。然而,這句話用在我 們辯論隊卻是大錯特錯了。8名集訓隊員中有6位是女孩子,但在我們6人間從來沒有爭吵、鬥氣、鬧彆扭的事發生。大家互相體貼、互相關懷, 正是在老師和同學共同創造的這種家的氣氛圍中,我們4名上場女將才 感到心心相通。在這個集體中,有我們的曾媽媽,有許舅舅(教務長許敖敖教授),還有兩位嚴厲而親切的周叔叔以及我們——8位共同生活, 作戰的兄弟姐妹。
生活上的互助互愛養成了我們4人一體的習慣。而訓練中的集體作戰更讓我們4 個人一條心。教練領隊在總結去年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今年我們要以嶄新的面貌、精湛的技藝再一次出現在北京乃至 全國觀眾的面前。這一點絕無商量的餘地。我們4人都算老辯手了,在以往的比賽中已不知不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中不乏應當拋 棄的“陋習”。因此,在集訓初期教練隊員就專門集中討論各人的辯賽風格、南大隊整體形象等問題。大家暢所欲言,第一次對自己的作戰風 格進行認真的清理,進行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其結果是大家基本上達成共識,南大作為大陸唯一的參賽隊,又是本屆比賽的主隊,應當體現出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把它概括成“溫文爾雅,以柔克剛,王者風範”,這是我們南大隊的整體形象。因為我們隊全是女隊員,因此我們 應當顯現出中華女性特有的風采和才華,這也是我們在向第四屆世婦會的獻禮。事實上,我們4個人的整體形象將代表我國千百萬大學生的形
象,這讓我們感到自豪也感到很大的壓力。 
 訓練中,教練們不再像去年那樣過於強調個人反應能力,因為在去 年的基礎上,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單兵作戰能力,現在尚欠火侯的就是配合能力了。因此,我們每天下午的常規訓練從一對一演變成二對二, 二對三乃到四對四。一切都像正規比賽那樣進行,有嚴格的計時員——曾領隊在一邊“秉公執法”,自由辯論時不亂搶,不連站,表情要輕鬆, 手勢不能過多,音調要控制,言辭不能過激??這種種的要求經常讓我們頭痛不已。在訓練中不時觸礁,顧此失彼,有時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 了,打得太投入,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連站好幾次爭著發言,以致於全隊隊形大亂,教練們毫不客氣立即中止訓練,當場嚴厲批評。好幾次, 我們都忍不住掉了眼淚。擦乾眼淚,換來的是我們思想上的成熟和行動上的密切合作。經過一個階段的強化訓練,我們4個人在場上已經配合自如了。
當然,當我們一切服從於集體榮譽時,我們的個人風格卻並沒有被消磨盡,反而每位隊員更加成熟了。楊蔚的沉穩莊重,使得她極為適合做四辯,坐鎮主場,並以其激昂的陳詞奪得南大隊的優秀辯手獎。韓璐 熱情奔放,陳詞如行雲流水一般舒展優美,自由辯論也有上乘表現,及時組織進攻,防守得當,小小年紀有著超越她年齡的穩重,實在難能可 貴。鍾嫿嫿的優雅嫻淑,令許多觀眾為之難忘,王滬寧教授也讚嘆其辯論風格極為可取。她被人們稱為一顆辯壇明星,確實當之無愧。而我呢, 是屬於比較犀利的辯手,沒有很多的文采,在賽場上視辯友為“辯敵”,因此常常會“橫眉怒目”。去年隊友戲稱我為“溫柔一刀”,但今年, 廣大的觀眾朋友們絕對可以發現我們南大有“溫柔四刀”,我這把刀直來直去,一刀命中;韓璐是仙女舞刀,姿式曼妙中殺敵禦寇;楊蔚自稱 為一把鈍刀,往往在最關鍵時刻拔刀而出,力挽狂瀾,是形鈍實銳的好刀;而鍾嫿嫿則戲說自己為一把雙“刃劍”,攻守自如,進退有度,真是我們的好護衛。
這樣各具風情的四把刀相遇在一起,一招一式,一攻一守相互關照,相互配合,出刀和收招自有分寸,有這樣一支辯論隊伍,又怎會不贏呢? 在場上,我們每次都由二辯挑頭組織進攻,由一辯收尾。因為一、二辯位置在一起,比較容易相互協調,在半決賽和決賽中,我都是在二 辯的位置上,因此深知當個挑頭人的辛苦。當然,每次自己把戰場拉回我方的設計中,其他隊員鼎力相助,對“敵人”輪番轟炸時,心中自有 快感。記得半決賽中,我問了一個問題,韓璐緊隨著又追問對方:“請對方辯友不要迴避我方二辯的問題”。一句話,博得掌聲陣陣,因為這 短短的一句話正體現了我們一環扣一環的進攻套路。往往對手在我們鍥而不捨,幾個人的追問下回答不出個所以然,心理上就先處於劣勢了。 在很多時候,我們對對方的進攻總要設計出多種反擊方案,力求層層深入,環環命中。因此在場上,隊員之間能否相互協調,進行有層次、有 力度的反擊就非常必要了,萬一其中的一環出現了漏洞,將會危及主局,這使得我們4名隊員絲毫不敢擅離職守,總是全神貫注,全力而為,在 體現集體的力量中又不失個人的特點,這就是我們的形象。
當然,在賽場上確實也出現過一位辯手救活一支隊伍的情況,一位 辯手的出色表現可以扭轉敗局,反敗為勝。且不說這樣的陣容獲勝的風險有多大,單是觀眾評審在觀賞時的印象就值得推敲了。在我們看來, 上場的任何一位辯手既是綠葉,也是紅花,辯手的強弱水平不宜差距過大。如果一支隊伍以一兩名辯手為核心而出征,而整體配合顯得凌亂,應接不及,有時僅靠核心隊員獨力支撐或友情救場,那么場上的感覺將十分糟糕,所以我們南大訓練辯論隊員的要求就是:人人皆能“單挑”,4 人聯合又是連環陣,無懈可擊。我想,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訓練方針,才可能訓練出被專家稱為“四人如一人,一人像四人”的陣容來。難怪 每場評審在點評時都是提到我們“整體水平很平均,素質很高,配合自如??”
三榮譽的獲得是要付出萬倍辛苦和努力的,榮譽也是集體的榮譽,是南大的榮譽。正是我們從領導到教練到隊員確立了“首要目標是奪取世 界冠軍,而後才是最佳辯手,優秀辯手”的指導思想,我們才能帶著全南大,全大陸青年的期望闖過一道道難關,奪取最後的勝利,因為集體 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我將引用決賽場我方辯友的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如果我們眾志成城,何事不可為?”謹以此與廣大的辯論愛好者共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