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楚蛟

鄒楚蛟,字祖善,號白雲山人,1944年出生於湖南新化,現任湖南書法家協會會員,郴州地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日中友好文化藝術院美術院名譽教授、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曹州書畫院名譽院長、東方書畫院教授、中國瀟湘書畫聯誼會會長等職。在汝城縣書法比賽中獲一等獎,湘、粵、贛三省三縣書畫影大賽中獲書法第一名;郴州地區書賽兩次獲三等獎;有五幅書法在省直書協書賽中獲獎等;全國書評湖南分會舉辦的全省“金羊杯”書賽獲中年組特等獎;金羊杯學雷鋒全國書法大賽獲一等獎。

湖南書法名家

人物簡介

鄒楚蛟,字祖善,號白雲山人,1944年出生於湖南新化,現任湖南書法家協會會員,郴州地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日中友好文化藝術院美術院名譽教授、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曹州書畫院名譽院長、東方書畫院教授、中國瀟湘書畫聯誼會會長等職。自幼酷愛書法,翰墨情深六十載,融儒、道、釋等傳統文化精華與現代文明於一體,下筆如神,德藝昭彰,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鄒式字型,蔚然大家風範,至為書法藝術界人士所推崇。書法作品先後在“華風書畫精品赴日展”、中國書協書法晉京展”和“湖南省書協書法大展”上展出,所展作品風格獨特、造詣頗深,深為大家喜愛,被十多個國家爭相收藏。至今有500多件書法精品見諸海內外40多家報刊雜誌。鄒先生先後創立全國青少年書法湖南總站、中國瀟湘書畫聯誼會和中國書畫家湖南聯誼會,共吸收會員2000餘人,會員廣布含港澳台在內的全國各地;創辦了《瀟湘書畫苑報》,編纂了《中國瀟湘書畫作品集》,積極推動地區書畫事業的發展;成功舉辦“昌盛杯”、“迎香港回歸”、“迎澳門回歸”、“中華杯”、“新世紀海峽兩岸”等全國性書法大賽,大力發展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鄒先生書法論文入選中國作協文藝報、個人傳略入選人民日報海外版,1996年榮獲《跨世紀中外書畫藝術名人》證書,2000年被中國文化部、文聯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稱號,2003年榮獲中國文化部書法作品《國寶獎》,2004年獲“中國藝術市場最具有影響力書法家”提名獎,2005年榮獲“21世紀德藝雙馨功勳藝術家”稱號,2007年榮獲“中國百位傑出書法家”稱號。鄒先生不辭勞苦,積極投身於書畫藝術後繼人才的培育工作,已舉辦書畫培訓班100多期,培養學生6000多人次,其中參加全國各類書畫大賽獲獎的學生有1000多人次。榮獲德藝雙馨全國書畫教育優秀教師。其作品入選中國書寫書法晉京展、湖南書寫書法大展、華風精品赴日展、榮獲文化部《中華國寶獎》,論文入選《中國書畫名家作品波蘭電視專題片》。96年獲跨世紀中外書畫藝術名人證書。榮獲2004年中國藝術市場最具有影響力書法家提名獎,2007年獲“中國百位傑出書法家”稱號。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社會評說

南嶺深處翰墨香
——記鎢海書法家鄒楚蛟先生
元旦前夕,筆者來到汝城鎢礦娛樂室,只見室內龍飛鳳舞,一派詩情畫意,原來正值鄒楚蛟先生師生書畫聯展,一時觀者如雲。顏家龍、李潺鄧先成鄔邦生、周旭、付蔭凱、付嘉儀、劉化一、安茂水等三十多位著名書畫家的墨跡近掛眼簾,師生墨跡異彩紛呈,各體皆備。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華風書畫精選赴日展》榮譽證書和鄒先生那筆勢雄奇、瀟灑流暢,縱橫婉轉、神采飛動的自勉:“我願在筆海天地里,象孺子牛一樣默默地耕耘……”因為這不但記錄了鄒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記錄了他漫長而艱辛的書法之路……
一、鋒從磨礪出
年方五十歲的鄒楚蛟先生,自號白雲山人,聚賢齋主,系湖南新化縣人,幼年喪父,家境清貧,談不上書香門第。五九年參加工作,在汝城鎢礦大蒲坑口井下度過了二十多個春秋,命運似乎已決定他與書畫這些高層次的藝術無緣,然而鄒先生並不屈服命運的安排,從小就熱愛琴詩書畫,尤其迷跡於書法,但苦於無名師指點,也只能是興趣所至,不求甚解,忽視了基本功的訓練,雖然筆耕二十餘載,卻收效甚微。
南嶺之顛瘦硬的山石,白雲山上的雲海霧濤,不但磨練了鄒先生的意志,更豐富了他的藝術想像。這時,舉辦過幾屆書法比賽的鄒先生深感力不從心,於是蒙發了深造的念頭,一九八五年,他自費報讀了西安書學院,這年他已四十三歲了,實在不是一個適合練書法的年齡,但鄒先生並不退縮,當工人們整天沉醉於麻將、撲克之中時,他卻專心致志地臨摹。從柳公權的《玄秘塔》到顏真卿的《多寶塔》、歐陽詢的《九成宮》、王羲之的《蘭亭序》及漢隸名帖等,無論遇上什麼情況,每天總要保持一定時間臨帖,讀帖,背帖,很少在十二點以前入睡。功夫不負有心人,鄒先生的書法水平突飛猛進,但他並不滿足,一九八八年再次參加了湖南省首屆中青年書法骨幹培訓班學習,儘管家境相當之困難,他又自費報讀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通過三年的系統學習,使他茅塞頓開,書法技藝日臻完善。
二、翰墨生香遠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數十年的勤奮筆耕。鄒先生的書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行書用筆遒勁挺拔、外柔內剛,結構新穎活潑,楷書中宮收緊,造型穩健,姿態優美,隸書古樸飄逸、登堂入室,深得書法之奧妙。各種榮譽接踵而至。
近幾年來,鄒先生的作品連連獲獎。在汝城縣書法比賽中獲一等獎,湘、粵、贛三省三縣書畫影大賽中獲書法第一名;郴州地區書賽兩次獲三等獎;有五幅書法在省直書協書賽中獲獎等;全國書評湖南分會舉辦的全省“金羊杯”書賽獲中年組特等獎;金羊杯學雷鋒全國書法大賽獲一等獎;湖南省書協主辦的郴州等四地州市書法調展時有作品入選;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書畫大賽有三幅作品獲獎;八八年中國書協等四單位主辦的畢業優秀作品有一幅作品在北京參展,受到書法界專家的肯定和好評,還有一幅硬筆書法獲獎,並載入《中國青少年書法篆刻優秀作品名人錄》。九二年五月,中國書畫聯誼會將他的隸書審評入《華風書畫精品赴日展》並予收藏,真正走向了世界。
九一年,鄒先生被全國書評聘請為全國書評汝城總站站長,籌建了瀟湘書法藝術聯誼會和西安學院湖南校友會,當選為兩會副會長。八八年被省總工會評為優秀工會積極分子,九一年被全國書評湖南分會評為全省書畫優秀組織者;今年又被評為郴州地區首屆保險杯書法大賽優秀組織者,並當選為郴州地區書法家協會常務埋事。
三、山花爛漫時
在書法上,鄒先生並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濟天下”,為了讓書法這枝山花在南嶺茁壯成長,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曾經有人出高價買鄒先生的一幅墨寶,但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自甘清苦,育人為樂。早在八一年,當鄒先生還是一名宣傳幹事時,就認識到搞好宣傳工作的重要,培養書畫人才是當務之急,倡導並組織了汝礦前所未有的書畫比賽,打響了第一炮,以後三年,鄒先生再接再厲,又接連主辦了七次書法比賽,三次筆會,培養發掘了一批書法新秀,為了面向全礦,讓更多的愛好者走向人才之路,八六年,鄒先生身在基層,心繫全礦,又發動了全礦首屆書畫邀請賽,有88人參加,聲勢浩大,得到一政兩團的支持和好評。此後又連續主辦了三次全礦書畫邀請賽,參賽人數倍增,百花爭艷。展示了湘粵邊區的書畫水平,形成了邊區加老區學書畫尉然成風的大氣候。
為組織好書畫人員邁出新的步伐,八八年三月,鄒先生負責籌建了汝礦書畫影協會,為不負眾望,鄒先生利用工余時間,各種機會廣交朋友,四處聯絡,以書會友。白天以步當車,走村串寨,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晚上又要組稿,刻印資料,上傳下達,深入發動民眾,請求贊助,四處籌措經費,經過九個月的努力,汝礦書畫影協會於八八年十二月四日正式成立,得到了省書法、美術、攝影家協會和藝苑名流的關照和祝賀,鄒先生當選為協會第一位主席。從此,汝礦書畫影工作邁上新台階,書畫影愛好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會員隊伍不斷壯大,逢勃發展。
為了讓初學者步入正道,練好基本功,鄒先生特地主辦了楷書書法比賽和楷書培訓班,著重加強基本功和理論知識的傳授,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八九年郴州地區國慶書畫影大賽中,汝城鎢礦書畫影協會有三幅書法、二幅美術、五幅攝影獲獎。
九一年,鄒先生被聘為全國書評汝城總站站長後,更是夜以繼日地工作,組建了全縣十個分站,組織開展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書畫活動。在礦內組織了九二年元旦蕉乙壠三單位聯站的“愛汝礦”的書畫大賽和筆會,當代書家報和學書法報給予了專題報導。同時,與汝城縣書協召開了兩會理事聯誼會,作品聯展,舉行了筆會;協助老區報和汝城縣政協書協主辦了“老區魂”全國書畫大賽。爾後,又主辦了瀟湘書法藝術聯誼會會員作品聯展,促進了邊區書畫藝術的發展。
主持協會的工作四年來,鄒先生主辦五次會員書畫影展、九次筆會、三次研討會,推出書畫影專刊十六期、《雲山藝苑》小報二期、書畫培訓三期,向省書協推薦會員七人,向地區書畫影協會推薦會員五人,向地區老乾書畫協會推薦會員三人。幾年來,協會會員有170多幅作品在各級比賽中獲獎,會員有九人考上美術專科學校,有的是向宣傳單位,有被聘為鄉鎮文化輔導員,有的開起裝璜店。
為了書法後繼有人,鄒先生今年暑假期間,專門為在校中小學生義務舉辦了一期書畫培訓班,共有98人參加,通過學習,掌握了楷書筆法,結體和章法;國畫基礎理論,筆墨技法,學習結束時,學員作品推出了展覽,得到了家長的好評。九二年在郴州地區首屆保險杯書法大賽中,有十名小學生獲優秀獎,當代書家報給予了專題報導。
十多年的業餘組織教學工作,數千個日日夜夜的辛苦,鄒先生致力於書畫事業,培養出一大批新秀,贏得了“桃李滿邊區”的美譽。望著這一支活躍在山區各個角落、各條戰線上的書畫隊伍,鄒先生欣慰地笑了,不由得使人想起那句感人心肺的詩:“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這也正是鄒楚蛟先生偉大人格的真實寫照。
湖南省直書法協會陶付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