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鄉愁》是由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奧列格·揚科夫斯基、多美茲亞娜·佐丹奴、厄蘭·約瑟夫森主演的劇情片,於1984年1月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俄國詩人去寫一個到過義大利的俄國音樂家的傳記並最終客死異鄉的故事。

劇情簡介

《鄉愁》劇照 《鄉愁》劇照

俄國詩人安德烈 (奧列格·揚科夫斯基飾)在美麗的女翻譯尤金伲亞 ( 多美茲亞娜·佐丹奴 飾)的陪同下,一同前往義大利尋訪一位十八世紀俄國作曲家的生活。他們一起走訪充滿宗教意象的鄉村教堂,在一座有天然溫泉的古老小鎮停留。此時他遇見了不被世人理解的瘋人多米尼克 (厄蘭·約瑟夫森 飾),村民因為他早些年囚禁家人而認為他神經失常。可安德烈看到了多米尼克瘋狂下的深意,並被他所吸引。同時他拒絕了性感的尤金伲亞的示愛。此時的安德烈,遊走在支離破碎的現實與超現實的夢境中不能自拔。他對祖國的思念、與家人的分離,種種情愫混雜在一起,彼此糾纏,化為終生的鄉愁 。

註:《鄉愁》劇照參考資料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安德烈 奧列格·揚科夫斯基 ----
多米尼克 厄蘭·約瑟夫森 ----
尤金伲亞 多美茲亞娜·佐丹奴 ----
Chambermaid Laura De Marchi ----
Domenico's Wife Delia Boccardo ----
Civil Servant Milena Vukotic ----
Domenico ---- Sergio Fiorentini
Eugenia ---- Lia Tanzi
Andrei's Wife Patrizia Terreno ----
Domenico (voice) Sergio Fiorentini ----
Eugenia (voice) Lia Tanzi ----
Farmer (uncredited) Alberto Canepa ----
(uncredited) Vittorio Mezzogiorno ----
Andrei's Wife Patrizia Terreno ----

職員表

製作人Manolo Bolognini、Franco Casati、Renzo Rossellini、丹尼爾·托斯坎·杜普蘭蒂爾、Plantier
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副導演(助理)Norman Mozzato、Larisa Tarkovskaya
編劇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托尼·諾格拉、托尼·諾格拉
攝影Giuseppe Lanci
剪輯Erminia Marani、Amedeo Salfa
藝術指導Andrea Crisanti
服裝設計Lina Nerli Taviani
布景師Mauro Passi

註:鄉愁的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安德烈 演員奧列格·揚科夫斯基
一個旅居國外的俄國詩人,他前往義大利尋訪一位十八世紀俄國作曲家的生活,在路上遇見了不被世人理解的老人多米尼克,看到了多米尼克瘋狂下的深意,並被他所吸引並答應替他完成贖罪計畫。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尤金伲亞 演員多美茲亞娜·佐丹奴
一個美麗性感的女人,她在安德烈前往義大利的途中擔任他的翻譯,她在路途中對安德烈產生愛慕之情斌大膽示愛,但是安德烈拒絕了她,她也因此離開了安德烈。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鄉愁[1984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電影]
多米尼克 演員厄蘭·約瑟夫森
一個不被世人理解的老人,在一次天啟式的錯覺下將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村民也因為他的行為而認為他神經失常,他請求安德烈替他完成手拿一支點燃的蠟燭渡過溫泉的贖罪計畫。

(以上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電影節獎項獲獎主體備註
1983年第36屆 坎城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獲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鄉愁》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鄉愁》提名

(以上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影片取名為《鄉愁》是因為裡面涵蓋了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對家鄉的記憶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拍攝《鄉愁》時,蘇聯當局已經禁止他進行拍攝影片的工作,導演不得已離開自己11歲的兒子去往義大利進行拍攝工作,這也導致了他的兒子被蘇聯政府扣為人質。導演在片中俄國部分的內容 (主角童年回憶的戲)也是在義大利中部名為 Otricoli 的小村莊裡搭了布景,耗時兩個月(因為導演要求搭得和他在蘇聯鄉下那棟房子一模一樣,他隨身帶著那棟房子的寶麗萊照片。),這部分全部採用用黑白膠片拍攝 。該片拍攝完成後,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隨即宣布流亡,最終影片也因為蘇聯當局千方百計的阻撓和破壞與坎城電影節失之交臂 。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機構類型機構名稱國家/地區
製作公司Opera Film Produzione義大利
Sovinfilm
發行公司Société des Etablissements L. Gaumont法國
標準收藏美國
人造眼英國
Slovenska Kinoteka斯洛維尼亞
Zazie Films Inc.日本
Grange Communications Inc.美國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有限放映1984年1月8日中國香港2004年10月17日
西德1984年1月20日法國坎城電影節1983年5月
美國紐約電影節1983年10月5日日本1984年3月
芬蘭1984年9月7日瑞典1984年11月30日
美國1992年3月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鄉愁》的意指性直截了當,是一部對精神深處探索的電影,影片中所展現的內容有很多成分是在表現塔爾科夫斯基自身。影片營造了一種如詩如夢的氛圍,表現了投射創作者自身思鄉心切的情懷和對人類精神的關懷。主人公的生活與現實中導演的生活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導演把自己的這種強烈的思鄉情懷投射到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上,並借主人公的思想、行為來體現自己的情感。主演也把片中的惆悵不安的情懷演繹的恰到好處。電影中到處充斥著一種思鄉的情懷,在技術手法上可以感受到這部電影中的時間仿佛靜止,這也展現出導演沉悶的心緒。甚至在影片即將結束之際塔爾科夫斯基也藉助多米尼克之口再一次表現想要回歸祖國並且拯救世界的情懷以及願望不能實現的無助與傷感之情 (《電影評介》評) 。

《鄉愁》是文藝片中的經典之作,導演對電影語言的運用很精準,使得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視覺、聽覺和內心都能得到充分的享受,這種感覺對心靈的觸動會讓人更深刻的體悟到鄉愁對於生命的意義 (畫家餘明評) 。

《鄉愁》是一個個碎片的連結,導演刻意不要觀眾去尋覓故事,電影中長鏡頭的調度,畫面的色彩,每一個鏡頭都可謂一張不錯的攝影作品,影片始終伴隨著空靈、清脆和濕潤的水滴聲和古老的俄羅斯民間唱腔,沒有過多音樂的渲染,畫面潔淨、深沉、優雅 (《東方藝術》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