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黑豬

2、生長發育測定鄂西黑豬120頭豬種的生長發育情況如表37。 產仔數,初產平均8.69頭,二產10.27頭,經產11.88頭(表39)。 8頭鄂西黑豬拖架期113天,飼以70%的青飼料,30%的紅薯粉渣,平均日增重275克。

百科名片

鄂西黑豬是湖北省西部山區南型黑豬的總稱。
1959年湖北省開展地方家畜良種調查埋為本名。它包括恩施黑豬、長陽豬和鄖陽黑豬等類群,具有適應山區生態環境條件、耐粗飼和其肉、脂宜於加工火腿、熏臘肉等特性。目前以中等體型的恩施黑豬(當地稱為“中型豬”或“二眉豬”)數量最多,質量最優。1981年,《中國豬種志》編輯組在昆明召開的西南地區豬種資源討論會上,將本豬種列為“湖川地豬”的組成部分。

數量及分布

鄂西黑豬主產於鄂西23個山區縣市。產區東至公安縣虎渡河,西北部與渝、陝接壤,南部與湘西交界,北至竹山、房縣,周圍省、縣亦有分布。1981年本品種在湖北境記憶體欄約180萬頭,其中繁殖母豬12.5萬頭,種公豬2500多頭。中心產區的恩施地區(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存欄12萬頭,繁殖母豬8.5萬頭,種公豬2000頭。2001年底,本品種在恩施自治州境記憶體欄96392頭,能繁母豬89480頭,種公豬僅76頭。

品種的形成

據歷次調查分析,鄂西黑豬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山區條件的制約

產區境內山大谷深,地形複雜,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占總面積的70%以上。日平均氣溫≥10℃的積溫4000―5000℃,年降水量800―1700毫米,氣候寒冷潮溫,且垂直差異大。旱地占總耕地面積的3/4,農作物以玉米、薯類為主,旱雜糧、薯類藤葉等副產品數量多,是養豬的主要飼料來源。另外,產區內各種野草、樹葉以及紅三葉、火棘、橡實等來源廣。民眾還有利用山區優越條件放牧養豬的習慣。長期在山區環境條件下生活的鄂西黑豬,形成了耐粗飼、耐寒濕和蓄脂能力強等特性。

2、人為的選擇

產區歷史上交通閉塞,副業門路少,生產水平低,勞動強度大,民眾把養豬作為積肥,吃油、肉和用錢的主要家庭副業。加上單村獨戶的長期閉鎖繁殖飼養,民眾有吃醃燻肉的習慣,火腿外銷情況好。這些都是形成鄂西黑豬品種的因素。

3、經濟人文原因

產區是漢族、土家族、苗族等混居的地方,漢、土、苗人民在祖傳的禮儀習俗中,多離不開豬和肉。《湖北通志》、《鹹豐縣誌》上就有“陳―牛―羊―豕”祭祀和“細陰米各用膏煎水煮”作“茶飲”(即用細茶、糯米、豬油等製成的飲料)的記載。可見,產區養豬業歷史悠久,鄂西黑豬是一個古老的地方豬種。
產區自然形成“母豬窩子”和交易豬行,對產區內外豬種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響。據《鹹豐縣誌》記載,明萬曆辛亥年(1611年)該縣有交易豬行30餘處。《來鳳縣誌》亦有類似記載。目前各地“母豬窩子”繁殖的仔豬,通過交易所銷往四方,對生豬的發展和豬種質量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據《竹山縣誌》、《施南府志》等記載,歷史上因災荒、戰亂等引起了人畜的流動,如明朝荊州及川、湘等地部分移民遷入產區,帶來了外地豬,這對本品種形成不同類群也有一定影響。

4、野豬的影響

產區有些地區山高林密,野豬多,曾多次發現野公豬配家母豬產出雜種豬。如1980年,原鶴峯縣中營公社長二隊黃玉齋的母豬被野公豬配後產仔5頭,1982年4月5日,已飼養至16月齡,屠宰其中的一頭體重88千克,屠宰率70.79%。該豬被毛粗長,鬃毛長16厘米。絨毛密,頭直長呈圓錐狀,體長與頭長比3.27:1,耳小豎立、後張,眼球鞏膜鮮紅,四肢強健,性剛烈,體態結構和生物學特性介於野豬與家豬之間。可見,在有放牧習慣和缺欄圈養豬的偏僻山區,野豬的血液對鄂西黑豬的形成,也多少有些影響。

品種的特徵特性

1、體型外貌

鄂西黑豬被毛黑色,結構勻稱。成年母豬平均體高60.89厘米,體長122.62厘米,胸圍106.24厘米,體重94.53千克(表36)。頭稍長,額部有橫形皺紋,有的有旋毛。額有似眼眉的兩道深皺者,當地稱“二眉豬”。耳中等大,軟而下垂,長不及口叉,皮膚皺較少。頸下少見垂肉。背腰較平直,腹大而不拖地。後軀較弱,略高於前軀;斜臀。尾帚長不及飛節。四肢健壯。表36 鄂西黑豬成年豬的體尺體重

類型 性別調
查頭數
體高(厘米) 體長(厘米) 胸圍(厘米) 體重(千克)
X±SX X±SX X±SX X±SX
恩施 11 70.32±0.908 136.73±1.538 119.30±1.113 128.39±3.660
440 61.47±0.213 124.01±0.402 106.65±0.385 94.04±0.977
長陽 5 65.50±1.512 134.60±1.887 119.60±2.992 127.29±4.105
50 58.08±0.471 116.26±0.756 0.754 86.87±1.771
鄖縣 3 52.33 107.33 97.22±2.469 57.99
20 57.31±1.009 107.96±2.632 114.61 97.22±5.001
加權平均數 19 69.89 131.53 114.61 116.99
510 60.89 122.62 106.24 114.61
 此外,鶴峰等地豬體格較大,當地稱“大型豬”、“獅子頭豬”。其體質較疏鬆,毛密鬃硬,皮膚皺襞多而深,膝部多“穿褲腿”,頸下垂肉明顯,尾帚長,過飛節。恩施石窯、建始官店、巴東馬眠等地的豬,體型較小,頭直長,嘴筒尖,耳小,耳廓較硬,前軀發育差,皮膚平滑無皺,當地稱“小種豬”、“狗頭豬”。2、生長發育

測定鄂西黑豬120頭豬種的生長發育情況如表37。表37 鄂西黑豬生長發育統計

月齡 性別 頭數 體高(厘米) 體長(厘米) 胸圍(厘米) 體重(千克)
X SX X SX X SX X SX
4 5 20.90 1.19
25 20.11 2.84
8 5 47.84 1.96 87.34 2.68 76.84 1.52 37.02 2.12
25 47.86 2.49 89.10 5.79 75.92 4.71 36.86 6.04
10 5 49.68 1.91 95.20 1.30 82.00 1.41 45.12 1.95
25 49.49 3.10 92.60 6.32 81.48 4.96 43.90 7.26
12 5 52.00 1.17 100.20 1.64 85.90 1.75 51.46 2.49
25 5196 3.84 98.60 3.06 85.04 3.52 50.02 5.08
 鄂西黑豬生長強度情況見表38:
表38 鄂西黑豬增重情況(母豬)
月齡 初生 2 4 6 8 10 12
絕對增重(千克) 0.92 9.18 10.01 8.92 7.83 7.04 6.12
平均日增重(克) 153.00 166.83 148.67 130.50 117.33 102.00
相對增重(克) 100 109.04 97.17 85.29 76.67 66.67
 據資料分析,鄂西黑豬的種豬在6月齡以後生長速度變慢。
鄂西黑豬種豬7―8月齡,體重40千克以上,為適宜初配時期,而育肥在中等飼養表示問候等平下,9月齡體重達90千克左右,其增重比種豬高1倍以上。3、繁殖能力

鄂西黑豬性成熟較早,有的公豬在55日齡,體重14千克左右,即有爬跨、射精等性行為出現。農村對公豬普遍利用過早,一般3―4月齡即行配種,不少公豬因利用過度,一般僅能利用1―2年。在種畜場的公豬一般8―10月齡配種,利用年限達3―5年。測定7頭鄂西黑豬公豬的射精量,平均為119.5毫升,密度1.64億,活力0.88,PH值7.25。
鄂西黑豬一般在90―120日齡第一次發情,發情周期18―22天,持續3―5天,發情徵候明顯。發情後,初產母豬在2―3天,經產母豬在1.5―2.5天為適宜配種時間。據238窩統計,情孕期平均為113.92天。產後在哺乳期發情者較少見,一般在仔豬斷奶後5―7天發情配種。
產仔數,初產平均8.69頭,二產10.27頭,經產11.88頭(表39)。表39 鄂西黑豬繁殖性能統計

項 目 初產 二產 經產
產仔數 n 172 168 473
X 8.69 10.27 11.88
SX 2.31 2.38 2.81
產活仔數 n 172 156 466
X 8.53 9.94 11.39
SX 2.34 2.31 6.13
初生窩重(千克) n 145 129 369
X 6.77 8.92 9.48
SX 2.56 2.25 2.19
初生個體重(千克) n 145 129 369
X 0.76 0.88 0.87
SX 0.21 0.17 0.16
泌乳力(千克) n 63 46 96
X 30.44 34.04 35.42
SX 6.54 8.61 7.19
60


頭 數 n 114 138 343
X 7.49 8.51 8.75
SX 2.34 2.17 2.17
窩重(千克) n 112 131 339
X 73.92 84.61 87.32
SX 28.47 26.05 25.27
個體重(千克) n 103 131 339
X 9.77 10.09 10.14
SX 2.39 2.30 2.28
 成年母豬各胎次產仔數情況見表40.
表40 鄂西黑豬產仔數分胎次統計
胎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以上
統計窩數 172 168 107 101 58 70 44 30 19 9 7 9
產仔數 X 8.69 10.27 11.20 11.69 11.86 12.43 12.63 13.20 13.53 13.00 12.57 12.11
SX 2.31 2.38 2.24 2.83 2.03 2.81 3.29 2.39 2.70 3.04 3.69 3.33
 利用年限一般5年左右。平均乳頭12.71個(表41):
表41 鄂西黑豬乳頭數調查統計
乳頭數 10 11 12 13 14 15 16以上 總計
頭數及占
百分比

%
%
%
%
%
%
%
%
3 1.36 12 5.45 98 44.55 40 18.18 60 27.27 4 1.81 3 1.36 220 12.75
2 0.36 20 3.55 312 55.42 79 14.03 133 23.62 8 1.42 9 1.60 563 12.68
4、肥育性能

鄂西黑豬的肥育性能較好,按南方飼養標準飼養,240日活重達92千克,肥育期平均日增重509.13克,每千克增重消耗可消化蛋白559.70克,消化能60.2兆焦耳,混合料4.42千克,青料3.75千克;在農村飼養,9月齡活重可達90千克,肥育期平均日增重401.7克,每千無增重消耗可消耗化蛋白337.08克,消化能52.3兆焦耳(表42)。表42 鄂西黑豬肥育性能

試驗
項目





日齡
育 肥 期 淨平重
(千克)




平均日增重(克) 每增重1千克消耗
始重(千克) 結束重(千克) X SX 可消化蛋白(克) 消化
能(兆焦耳)
X SX X SX X SX
南方飼養標準組 9 89 15.12 3.42 92.00 7.31 76.88 6.60 151 509.13 43.73 559.70 60.21
低於南方標準15%組 9 89 15.68 2.43 83.11 6.24 66.53 5.70 151 441.69 38.07 521.41 56.40
低於南方標準30%組 8 89 16.14 1.43 75.44 4.72 59.25 4.43 151 392.39 29.36 504.56 54.18
農村組 6 25.90 14.84 105.97 33.25 80.07 47.92 221 401.70 0.075
5、胴體性狀

據屠宰測定20頭育肥豬,平均屠宰率71.66%,花板油占活重的11.24%,腿臀比25.14%。測定20頭育肥豬左半邊胴體,瘦肉41.80%,肥肉36.63%,皮10.25%,骨9.19%(表43)。表43 鄂西黑豬屠宰測定結果

項 目 肥育試驗 農村組 加權平均數
南方飼養
標準組
低於南方
標準15%組
低於南方
標準30%組
頭 數 4 4 4 8
宰前活重(千克) X 90.94 75.91 72.94 103.64 89.46
SX 5.27 6.21 0.43 21.35
屠宰率(%) X 72.46 69.73 69.55 73.25 71.66
SX 1.68 1.30 0.60 1.14
胴體長(厘米) X 80.30 79.50 79.00 77.55 78.78
SX 2.96 1.00 2.00 4.84
6―7


皮厚(厘米) X 0.35 0.425 0.44 0.41 0.41
SX 0.058 0.096 0.050 0.004
膘厚(厘米) X 3.95 3.03 2.56 4.72 3.80
SX 0.173 0.330 1.610 1.100
眼肌面積(平方厘米) X 24.99 19.19 17.88 20.00 30.45
SX 0.942 4.100 2.900 3.850
腿臀比例(%) X 26.10 26.79 26.00 23.41 25.14
SX 0.976 4.000 2.130 2.300
花板油重占活重(%) X 11.80 9.91 8.78 12.85 11.24
SX 0.02 1.17 0.78 1.76




(%)
X 41.54 44.95 44.30 39.12 41.81
SX 1.08 0.88 1.49 2.92
X 38.40 32.85 32.61 39.64 36.63
SX 0.91 0.94 1.20 3.76
X 10.08 10.92 11.27 9.49 10.25
SX 0.50 0.85 0.59 2.11
X 8.82 15.15 10.61 10.02 9.90
SX 0.13 0.36 0.26 2.15
肋 骨 數 13.75 13.25 13.75 14.00 13.75
 表44 鄂西黑豬可食部分化學成分分析表(鮮樣)
項目 水分(%) 灰分(%) 脂肪(%) 蛋白質(%) 熱值(兆焦耳/千克)
瘦肉 69.07 1.08 7.95 21.70 8.40
肥肉 6.36 0.09 92.20 0.74 36.67
板油 3.12 0.09 96.55 0.31 38.22
花油 6.01 0.11 92.85 0.86 36.96
 肉的品質:肉色鮮紅,系水力58.83,PH值5―6.2,熟肉率67.75%,肌纖維細度67.2微米。
脂肪品質:背膘出油率為87.16%,碘價63.22;板油出油率為89.85%,碘價58.97。鄂西黑豬瘦肉、肥肉、花油和板油的化學成分見表44。6、肉品的加工利用

鄂西各族人民均有屠宰“年豬”並加工醃製品的習慣,主要產品有燻肉、熏火腿、肘蹄、臘肉和灌腸(熏臘腸)等。1980,“恩施火腿”和“恩施燻肉”是全國同類產品中的名牌產品之一。 (1)恩施火腿:1980年在全國杭州火腿製品會議上被評為全國第4名。20世紀90年代後期,最高年產火腿可達33萬隻,其中半成品12萬隻。
恩施火腿有下列特點:
①製作工藝吸取南(金華)北(皋)火腿加工技藝之精華,繼承本地熏腿的傳統經驗,發揮本地原料的特點。成品鹽度適中,造型美觀,有竹葉形、琵琶形之分;色、香、味都很好;鮮肉成品率68%左右。
②以鄂西黑豬中、小個體肥豬的後腿作原材料,皮薄、肉嫩,腳桿細,成品更優。
③營養價值豐富,可食部分含蛋白質36.36%,脂肪18.48%,水分35.37%,還含有鈣、鐵、磷等成分,且醃製不用硝。
(2)恩施燻肉:又名“土臘肉”。是產區的傳統特產,色澤橘黃,瘦肉具有玫瑰色,食不膩口,風味獨特,以鶴峯縣大型肥豬作原料的產品為上選。恩施燻肉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與恩施火腿相近,蒸、炒、燉均可,清香爽口。
(3)灌腸製品:分臘腸和灌腸兩類,均以生料加工製成,風味別具一格,保存期較長。

7、適應性

本品種長期生活在山區,在以青粗料為主(結合放牧)和精料少的條件下,能正常生長繁殖,抗逆性強。
據放牧試驗,在低山野草萌發季節,鄂西黑豬日平均放牧採食面積53.4平方米,採食量2.34千克;高山區日平均放牧採食面積34.7平方米,採食量2.91千克。據試驗,在海拔1100米高山區放牧期的架子豬,日增重可達470克。
據鹹豐縣種豬場試驗。8頭鄂西黑豬拖架期113天,飼以70%的青飼料,30%的紅薯粉渣,平均日增重275克。可見該豬種耐粗飼的性能良好。

8、雜交利用

鄂西黑豬用中約克、巴克夏、哈白、蘇白、長白、內江、榮昌、監利等國內外豬種為父本,進行雜交利用,都有一定效果,測定結果見表45。90年代初,則引進大約克豬與鄂西黑豬進行二元雜交,1997―1998年又引進長白公豬進行三元雜交,開始生產長大鄂三元雜種肉豬。目前,80%的商品豬為大鄂(主要的)和長大鄂,另20%則為中鄂豬(中約克×鄂西黑),多用作製作優質火腿的原料。表45 鄂西黑豬雜交效果

項 目 父本
(中約克)
母本
(恩施黑豬)
約本一代 雙親
均值
優勢率
n X n X n X 實值 %



產仔數(頭) 115 9.85 473 11.88 40 11.65 10.865 0.785 7.23
初生窩重(千克) 95 10.65 369 9.48 29 10.42 10.065 0.355 3.53
泌乳力(千克) 11 38.75 96 35.42 19 34.85 37.085 -2.235 -6.03
60日齡斷奶個體重(千克) 100 12.35 339 10.14 28 14.19 11.195 2.895 25.86



平均日增重(千克) 24 0.3805 60 0.3576 14 0.4045 0.3691 0.354 9.59
飼料
利用
消化能(兆焦耳/千克) 24 48.15 60 51.23 14 45.29 9.69 -4.398 8.85
可消化粗蛋白質(克/千克) 24 316.45 60 336.72 14 297.68 326.59 -38.91 11.91



屠宰率(%) 4 78.36 9 73.89 5 75.10 76.125 -10.25 -1.35
6―7胸椎間膘厚(厘米) 4 5.65 9 5.96 5 6.54 5.805 0.735 12.66
6―7肋間皮厚(厘米) 4 0.20 9 0.50 5 0.33 0.35 -0.02 5.71
花板油占胴體比(%) 4 7.67 9 12.13 5 9.81 9.90 -0.09 -0.91
腿臀比例(%) 4 27.74 9 22.37 5 23.75 24.30 -0.55 -2.26
眼肌面積(平方厘米) 4 34.85 9 22.89 5 27.55 28.87 -1.32 -4.57
瘦肉率(%) 4 48.02 6 39.12 3 41.71 43.57 -41.86 -4.27

評價和展望

鄂西黑豬是湖北省山區數量多、分布廣的地方良種之一,具有適應鄂西南高山地帶生態環境飼養、肉旨適於醃製火腿和臘肉等特點。目前,鄂西黑豬數量減少,品質下降,各級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繁育體系,整頓好縣、市種豬場和核心群,採取切實措施對該地方良種加以保護,並積極開展選育工作,不斷提高種豬質量。同時,進一步開展雜種優勢利用,在保持鄂西黑豬優良特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育肥豬的日增重和瘦肉率。並注重火腿和臘肉等肉製品的研究開發,擴大市場,提高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