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戰國大臣]

郭開,戰國末年趙國晉陽人,趙國幽穆王趙遷的寵臣,歷仕趙悼襄王、趙幽穆王兩代君主,因讒言陷害趙國名將廉頗、李牧而加速了趙國的滅亡。趙國滅亡後,郭開在回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搬運家中財物之時被沿途盜賊所殺。

郭開

生平

郭開是戰國時期趙王遷的寵臣,也是趙國的兩朝元老。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兵攻趙,趙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迎戰。李牧是當時趙國繼廉頗之後的名將。數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幾敗秦軍,王翦畏之如虎。見是李牧領兵迎戰,秦國深感強攻無望,於是便用重金賄賂郭開,讓其設法說服趙王遷召回李牧。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後,誣陷李牧、司馬尚等謀反,趙王遷不察真相,盲目決策,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司馬尚,並將李牧殺害。李牧被殺後,王翦率秦軍乘機大敗趙軍,俘虜了趙王遷,就這樣,把趙國吞併了。

郭開的嘴巴

他的嘴巴害了趙國的兩名大將,廉頗和李牧.李牧是當時趙國繼廉頗之後的名將。數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幾敗秦軍,王翦畏之如虎。見是李牧領兵迎戰,秦國深感強攻無望,於是便用重金賄賂郭開,讓其設法說服趙王遷召回李牧。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後,誣陷李牧、司馬尚等謀反,趙王遷不察真相,盲目決策,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司馬尚,並將李牧殺害。廉頗逃往外地時,趙王想起了廉頗,,派使節去看望.就在這時,郭開拿了重金給那位使節,叫他說廉頗身體不好,吃頓飯就拉了三泡,屎多,使廉頗不能再返沙場。所以說趙國的滅亡和郭開的嘴巴有很大的關係.

與廉頗的恩怨

國人知道廉頗的多,了解郭開的少。

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廉頗是趙國的一員大將,曾和藺相如一道為捍衛趙國的尊嚴和利益立下了汗馬功勞,給後人留下了“將相和”的千古美談。但趙孝成王過世後一代名將廉頗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先是被剝奪了兵權,接著被迫逃亡到魏國,最後流落到楚國渡過了他淒涼的晚年。

是誰讓一代名將落魄潦倒?主謀就是悼襄王的寵臣郭開。郭開是一個擅長吹牛拍馬的小人,嫉惡如仇的廉頗曾在一次宴會上當面斥責過他,所以郭開對廉頗一直懷恨在心,只是找不到機會報復。孝成王死後,其子繼位,是為悼襄王。悼襄王昏庸無能,好聽讒言,寵信小人,於是郭開大得信任,而耿直的廉頗就只能亡走異國,寄人籬下了。後來秦國大舉進攻趙國,悼襄王在大臣們的提醒下想重新起用廉頗,但郭開用重金賄賂了趙王派出的使者,結果使者給趙王帶回的考察報告是:“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這不足20個字的結論,斷送了一位宿將的一腔報國之心,也斷送了趙國的生存機會。最終還是這個郭開,接受了秦國間諜王敖的賄賂,讒殺了趙國的最後一位名將李牧,從而徹底葬送了趙國。

小人得勢,則必然英雄末路。趙國之亡,固然是時勢,但悼襄王親小人,遠賢能,則加速了自身的滅亡,可以說是咎由自取,活該!

賣國求榮

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開身為趙國的大夫,且深得趙王寵信,趙國一完蛋,自己的靠山也倒了,他怎么就不考慮一下自己的後路?可惜,這種擔心對小人來說是多餘的。小人謀國的心思沒有,但謀己的門檻卻精得很。郭開在逼走廉頗、讒殺李牧之前,秦國早已給他開了“接收證”,所以做起壞事來當然就有恃無恐了。在小人心中,做一樁惡事是惡,做兩樁還是惡,所以乾脆就壞事做絕,做到底。趙國完了,他郭開搖身一變到秦國照樣做官,一樣吃香喝辣,不過老天有眼,趙亡不久郭開就成了別人的刀下鬼。

郭開作惡時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秦國間諜王敖曾就郭開讒間廉頗事問道:“你不怕趙國滅亡嗎?”郭開答:“趙國的存亡是整個國家的事,可廉頗是我個人的仇敵。”為泄一己私憤,可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這就是小人的邏輯。

與郭開有關的詩歌

《春秋戰國門郭開》唐 周曇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雜詠一百首·李牧》宋 劉克莊

說客為秦諜,君王信郭開。向令名將在,兵得到叢台。

《五哀詩·李牧》宋 司馬光

椎牛饗壯士,拔距養奇材。虜帳方驚避,秦金已闇來。旌旗移幕府,荊棘蔓叢台。部曲依稀在,猶能話郭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