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勛

郭占勛河北方正鋼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1971年11月出生,民眾,大專學歷。現任邢台市政協委員,邢台市民營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邢台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巨鹿縣人大代表。該同志自1992年便在邢台市從事薄鋼板經營。

榮譽

1998年被評為“邢台市傑出青年企業家”

1998年被評為“第二屆巨鹿縣十大傑出青年”

2003年被評為“邢台市新長征突擊手”“鄉鎮企業系統勞動模範”“邢台市十大傑出青年”並榮記二等功一次。

2003年被評為“河北省傑出青年星火帶頭人稱號”

2004年被授予“邢台市勞動模範”榮獲“邢台市青年創業獎”

2004年被評為“誠實守信經營單位稱號”

2004年被團省委、省科技廳授予“河北省青年星火帶頭人稱號”

2004年被團中央、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事跡

他靠人拉肩扛,走街串巷,誠信經營,省吃儉用,六年來積累資產數百萬元。1998年,在家鄉引鳳還巢政策的感召下,他毅然放棄城市優異生活環境,回到故鄉,依託當地盛產小麥的優勢,投資500萬元,創辦了“恆盛面業有限公司”,帶領家鄉農民進行小麥深加工。該公司年加工小麥3萬噸,每年向華龍集團供應麵粉3萬噸。使附近數萬農民將豐產變豐收。2000年恆盛面業有限公司被邢台市評為“農業產業化青年示範龍頭企業”,他本人也被評為“邢台市傑出青年企業家”。

為加快家鄉跨越式發展,增強家鄉經濟實力,2001年郭占勛冒著傾家蕩產的巨大風險,籌措資金8000萬元,創建熱軋薄板生產線。這時他不幸遭到意外車禍,生命受到威脅,家人強烈反對他再冒風險,但他拖著沉重的病體,毅然下決心從衡陽買回軋機,開工興建。該生產線主要生產薄鋼板、矽鋼板。2002年投產後,年產量5萬噸,年產值超億元,在全國同行業中位居第六位,並在當地解決300名下崗職工和20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2003年,企業生產經營遭到非典襲撓,全國13個薄板生產廠家有6家被迫停產。然而,郭占勛帶領全公司職員艱苦奮鬥,變挑戰為機遇,使企業生產經營始終保持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當年,公司上繳稅金上升到300萬元,成為全縣新的經濟成長點之一。

郭占勛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以“經營誠信”,信守“以人為本”為原則,堅持先做人,再做事,逐漸形成了“大方做人,規正做板”的企業理念。郭占勛十分推崇明清時期的大商家們獨特的經營之道和回報社會的善舉。“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是郭占勛的座右銘。他認為民營企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它的成長依賴於社會環境同時又反作用於社會環境。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是社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要求,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則是民營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一位真正的企業家不僅能使企業資本不斷增值,還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懂得回報社會。方正在一天天做大,但他認為方正的發展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蛋糕無限制的膨大,他所希望的是分享這塊蛋糕的人越來越多。他向全體員工提出了方正精神,為員工提出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為競爭者提供更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為社會提供更有價值的就業機會。他靠誠實守信,團結了職工,贏得了客戶,也找到了可信賴的夥伴。2004年他同邢台德龍集團、石家莊鑫科集團聯合投資1.2億元,興建了中型軋鋼生產線。該生產線生產薄鋼帶、工、角、槽型鋼,年產量20萬噸,年產值6億元。其產品除滿足集團自身薄鋼板生產需求外,還可供應其他廠家。中型軋鋼生產線的投產,同集團母公司相互配合,拉長了當地鋼鐵產業的生產鏈。不僅進一步增強了集團的群體抗風險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集團的整體經濟效益。2005年該集團被評為邢台市50強企業之一。

在企業里,郭占勛讓每位員工都分享方正發展的成果。為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他投資10多萬元建設了多功能廳,購置了象棋,桌球、羽毛球等運動器材,同時還長年租賃了附近一家變電站的池溏,投放魚苗,滿足了愛好垂釣的職工。“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郭占勛同志的座右銘,他把創業的成功看作是“天道酬勤”,是領導和社會支持和幫助的結果。這更激起他回報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他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事業。捐資11萬多幫助東郭城村修街、打井;捐款改善東郭城國小教學條件;為三名貧困高中生捐助8000多元;常年救助東郭城村四名孤寡老人;為婦聯愛心活動捐款、為體委活動捐款;為縣殘疾福利基金會捐款……進虎寨村貧困學生李中標,在占勛的資助下完成了大學學業,現在在石家莊工作。中標每次回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方正參加一次義務勞動,以此表達對占勛的感激之情。“貧困學生,因為有方正的幫助,不再輟學;孤寡老人,因為有方正的關懷,不再孤單;家鄉建設,因為有方正的參與,變得更快。郭占勛真誠地說,“希望有方正的努力,周邊的環境能變得和諧起來。”2004年占勛把縣裡獎勵的1萬元招商引資獎金,設立為方正捐助基金,用於各種捐助活動。郭占勛認為,民營企業的財富積累比起西方社會更多地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從這個意義上講,民營企業家回報社會不應看做是義務,而是一種責任,因為財富本來就來自社會,理應回報社會。這就是一個現代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民營企業發展到今天,所面臨的瓶頸不再是資金、技術、人才,而是自身的素質,首要的素質是道德素質。作為企業家應該與國家的心臟一起跳動,只有把自己的事業融入到國家經濟甚至是國際經濟的大循環中,才能發展壯大自己。概括地講就是以天下為己任。致富了,思其源,發展了,思其進。惟知其源才可能對社會知恩圖報,惟知其不足才方思其進,為民族振興盡力。做一個合法經營者還不夠,還應牢記自己的道德責任,為以德治國盡力。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成為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熱點問題,方正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上始終把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安置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作為企業回報社會的最好方式。通過擴大企業的積累,增加投入擴大再生產,每年新增加就業崗位近百個。

兩年來,他為父老鄉親打井、修路,援助孤寡老人,幫助貧困師生,贊助公益事業,救濟貧困職工,捐資總計達100多萬元。在集團內,他先後安置下崗職工260名,使他們的月平均收入超過1000元。同時,公司的發展還帶動了機械製造、建築安裝、裝卸運輸、木器製作、廢品回收等相關產業和超市、酒店、賓館等服務行業的發展,間接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2003年公司被邢台市委市政府評為“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他個人先後被評為“邢台市十大傑出青年”、“邢台市勞動模範”,並獲得“邢台青年創業獎”,被省團委、省科技廳授予“河北省傑出青年星火帶頭人”。2004年被團中央、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