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

郭侃

郭侃(?~西元1277年?),字仲和,華州(今陝西省渭南縣)出身。公元1252年跟隨夫拉可汗遠征西方,獨自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餘城、破十字軍百八十餘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甚至還曾與阿拉伯及法蘭克等作戰,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除了向即位的元世祖獻策建國號與置國都之外,也曾進言制壓南宋之事。累積戰功而達萬戶之位,並因制壓江南之功而被任命為海寧知州,於在職一年余之後去世。郭侃大半生跟隨蒙古軍隊西征,是中國古代將領與西方古代軍隊的大規模作戰的成功代表。

基本信息

出身

郭侃郭侃

郭侃乃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人,爺爺為郭寶玉,父親為郭德海,郭侃是其次子。郭侃幼年時被蒙古將領木華黎部下史天澤所收養,留於家而教養之。弱冠為百戶,鷙勇有謀略。1232年從軍伐金,任百戶長。1245年升任千戶長,他爺爺郭寶玉通天文、兵法,善騎射。效力於金,戰敗後,感到金王朝即將“天改姓矣”而投降蒙古,勇猛且戰功很大,跟隨柘柏、速不台二先鋒。後來木華黎把他引給見元太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問取中原之策,寶玉對曰:“中原勢大,不可忽也。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志焉。”這就是蒙古先取西南的南下戰略的由來。

他的兒子德山也是萬戶長。德海後也從金逃來投效。德海(也就是郭侃的父親)也是資貌奇偉,亦通天文、兵法,曾為金國擊敗過彭義統領的南宋軍,後來憑藉孤軍擊破十萬金軍,斬殺二萬,戰功卓越。成吉思汗頒詔選拔天下僧道以及通經文者中的能工巧匠;又“詔天下置學廩,育人材,立科目,選之入仕,皆從德海之請也。” 就是說吸納政治人才、工匠,成吉思汗也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人物生平

名將世家

郭侃郭侃

郭侃是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其祖父為郭寶玉,父親為郭德海,郭侃是其次子。郭侃幼年時被蒙古將領木華黎部下史天澤所收養,留於家而教養之。弱冠為百戶,鷙勇有謀略。

1232年從軍伐金,任百戶長。1245年升任千戶長。

橫掃中亞

1253年,他隨後跟從宗王旭烈兀西征,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1256年渡過阿姆河。侵入波斯領土的第一個關口為鸞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間席捲全西亞的回教伊斯瑪伊教派暗殺教團的根據地。至木剌夷(即暗殺教團所在地,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也提到過這個組織),郭侃破其兵五萬,下128城,斬其將忽都答而兀朱算灘。兵至乞都卜,其城在擔寒山上,用懸梯上下,以精兵把守。旭烈兀築夾城圍之,不能下。郭侃架炮攻之,守將火者納失兒開門投降。

旭烈兀又派郭侃前往遊說兀魯兀乃算灘來降,其父阿力據西城,被郭侃攻破,逃走占據東城,郭侃又攻破此城並殺之。兵至兀里兒城,他埋下伏兵,下令聽到鉦聲就出動,敵兵果然前來,伏兵起,全殲敵軍,海牙算灘降。又西至阿剌汀,破其游兵三萬,禡拶答而算灘降。兵至乞石迷部,忽里算灘降。而也以此事為開端,當其轉往東南準備征服喀什米爾時,竟然不戰而勝,被稱為不費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勝將軍。依據《元史》的記載,他是個有時利用騎兵的機動力展開奇襲,有時則布下伏兵,除此之外,在攻城戰方面也相當拿手。直到巴格達的攻防戰為止,他總共攻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

攻陷巴格達

1257年十二月,郭侃隨旭烈兀進攻黑衣大食國首都巴格達(黑衣大食國,即阿拔斯王朝,父子相傳37代,當時有士兵數十萬。),破其兵七萬,屠西城,又破其東城,東城的宮殿都以沉香檀木建造,他放火焚燒,香氣傳出百里,得到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燈檠等珍寶。旭烈兀為防敵人逃走,特地在底格里斯河上設浮橋阻攔,並用兵船巡邏,哈里發木思塔辛上船逃跑,見到河上有浮橋阻攔,就自縛投降。

1258年二月,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達在決死的防衛戰中陷落,有503年歷史的黑衣大食王朝至此滅亡,結束了回教教主政權。其將紂答兒逃走,郭侃追擊,於暴雨中斬紂答兒,又陷三百餘城。

大破十字軍

在攻陷了巴格達後,夫拉可汗並沒有停止西進。又西行3000里,到天房(即沙特),其將住石請降,手下都相信而不做準備,郭侃說:"輕視敵人者滅亡,行軍用兵多欺詐,如果中他的計,是莫大的恥辱。"於是嚴加防範。住石果然來偷襲,郭侃大敗之,巴兒蘇丹降,下185城。又西行四十里,在軍隊已歇息時,郭侃突然召集他們出發,只留幾個病卒,西行十餘里再紮寨。敵軍不知道,來襲時只殺了病卒,可乃算灘大驚說:"東方的天將軍,真是神人啊。"於是歸降。

1260年,旭烈兀命郭侃渡海,收富浪(即Frank,法蘭克人,阿拉伯人對歐洲人的總稱。此處指的應該是當時由基督教騎士團控制的賽普勒斯),是當時占據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的歐洲人基督教徒之騎士團或是小國家群,這時的西方世界正是處於十字軍東征的時代。

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浪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馬,然後北上侵人了小亞細亞半島。郭侃勸降富浪的首長兀都算灘、加葉算灘、阿必定算灘等人,兀都算灘說:"我昨天所夢到的神人,就是將軍啊。"隨即歸降。到石羅子,敵軍前來抵抗,郭侃直出掠陣,一鼓就擊敗敵軍,換斯乾阿答畢算灘降。到賓鐵,郭侃以奇兵襲擊,大敗敵軍,加葉算灘降,又破兀林游兵四萬,阿必丁算灘大驚,前來歸降,得城120。向西南走到乞里彎,忽都馬丁算灘來歸降。郭侃回到了夫拉可汗的陣前。這時雖然發生了侵入埃及的蒙古軍為單眼猛將拜巴爾斯所敗一事,郭侃在拜別了夫拉可汗後東歸,郭侃回軍前往重慶釣魚城蒙哥大汗帳下報捷,適逢蒙哥死於釣魚城下。

獻策攻宋

郭侃在聽聞蒙哥之訃報後率兵歸國。東邊傳來了忽必烈汗即位的訊息,

1260年,忽必烈登基為帝,郭侃脫離旭烈兀並覲見忽必烈。郭侃上疏陳建國號、築都城、立省台、興學校等二十五事以及平宋的策略,大略是攻克襄陽,而後直取臨安,孤立釣魚城。

1261年,任江淮大都督。

1270,升萬戶長並攻破襄陽。

1262年二月,益都李璮和徐州總管李杲哥叛蒙古,宋將夏貴也進攻元朝。史天澤推薦郭侃前往討伐,他奔襲至徐州,擊斬李杲哥。夏貴遷徙軍民南去,郭侃追擊,過宿遷縣,奪回軍民萬餘人。受賜金符,被封為徐、邳二州總管。李杲哥之弟驢馬,又與夏貴以兵三萬來犯,郭侃出戰,斬首千餘級,奪戰艦二百。

1265年,史天澤被貶官,郭侃也被調同知滕州。

1268年,平定吳乞兒、濟南道士胡王的民變。

1270年又平定和尚臧羅漢與趙當驢的民變。被封為萬戶,隨軍下襄陽,由陽羅上流渡江。

1276年,元軍攻占江南平,郭侃受封寧海知州。

1277年,郭侃病逝。

歷史評價

可乃算灘:“東天將軍,神人也。”

宋濂:“侃行軍有紀律,野爨露宿,雖風雨不入民舍,所至興學課農,吏民畏服。”

柯劭忞:“元之兵制,漢人無將蒙古兵者。旭烈兀平木剌夷及報達,郭侃之功在怯的不花諸將之右。其事或虛罔不實。”

田中芳樹:“即使是把他當成如好萊塢電影般具華麗風格之冒險電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家族成員

先祖:郭子儀

祖父:郭寶玉

父親:郭德海

長子:郭秉仁

次子:郭秉義

族人:郭守敬

史書記載

《元史·列傳第三十六》

《新元史·列傳第四十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