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海

1929年,郝永海棄農從戎,參加了楊家灣奇子俊的“新軍”。 1934年後,郝永海參加了由韓根棟、郝勇功在準旗組織的“平民團”。 1940年春,我中灘游擊隊撤回伊盟桃力民地區。

郝永海,又名郝三進財、郝三,乳名六十一。蒙古族,1899年4月出生在準旗西黑岱村。
1929年,郝永海棄農從戎,參加了楊家灣奇子俊的“新軍”。同年,經“新軍”中任政治教官的中共地下黨員楊懷英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伊克昭盟地區第一名蒙古族共產黨員。不久,因馮玉祥的國民軍失敗,奇子俊的“新軍”失去了支柱,隨即進行了裁減。郝永海被留在了那森達賴的部隊里。1934年後,郝永海參加了由韓根棟、郝勇功在準旗組織的“平民團”。因“平民團”武裝弱小,很快被反動王公打散,郝永海被迫流落外鄉。
抗戰開始後,郝永海找到了黨的組織,參加了我黨領導下的中灘游擊隊,在游擊隊里主要負責做西公旗的蒙古族工作,爭取蒙古族中下級官員以及民眾,擴大我黨在西公旗的影響。1939年,郝永海領著中灘游擊隊副隊長邊萬富深入烏拉山,成功地爭取了西公旗的加克爾齊孟海投誠,壯大了游擊隊的勢力。
1940年春,我中灘游擊隊撤回伊盟桃力民地區。當時伊盟盟長沙克都爾扎布已被傅作義推了出來,任國民黨綏境蒙政會委員長。伊盟王室的統治逐步削弱,國民黨勢力乘虛而入。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沙王的政治動向及國民黨在伊盟的活動情況,伊盟工委負責人楊一木和組織部長李維新,派郝永海於1940年夏到札薩克旗打入沙王府,收集國民黨的情報。郝永海通過在蒙政會任會委的同鄉奇華甫的關係,認識了沙王跟前的大紅人阿木古楞,阿木古楞隨即又把他推薦給伊盟保全長官公署的副官長白音倉
郝永海為了接近白音倉,通過阿木古楞大委員的有力舉薦,成為白音倉的貼身侍衛,為我黨收集了不少重要情報,直到1943年伊盟“三·二六”事變止。
1943年,國民黨伊盟警備司令部總司令陳長捷以解決駐軍糧食為名,強行開墾草地,遭到沙王及伊盟各族人民的堅決反對。之後,白音倉假借沙王之名,勾結陳長捷,出賣了伊盟蒙古族人民的利益,公然放墾。白音倉這一奸險陰謀,更加引起沙王周圍下屬人士對他的切齒痛恨。是年農曆正月十七(陽曆二月二十一),白音倉帶郝永海和另兩名侍衛到榆林辦事,返回時被早已埋伏在途中的老瑞排長(沙王部下)等人開槍射殺。郝永海的死是十分不幸的,也是個歷史的誤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