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遼中京大定府雖然不是遼國的首都,但由於其建於遼中期,國力強盛,又趕上了百餘年的遼宋結盟和好時期,都城建的比首都上京還要好,還要大。遼中京大定府的位置在寧城縣天義鎮大明鄉,大明鄉因大明城(遼中京城)和大明塔(遼中京城大遼塔)而得名,這是因為遼中京城一直延續到金、元兩代,於明朝被毀,從明之後,人們便只能看到遼中京的廢墟和大遼塔,也就被人們稱做大明城和大明塔。塔北是遼中京博物館。
基本介紹
大明塔屬於十三級密檐式八角實心磚塔,其總高為80.22米,僅次於陝西涇陽縣的崇文塔和河北正定縣的開元寺塔,是我國第三高塔,若從體積上講,則屬全國第一。據說晴天時,百里之內可見,今天飄起了小雪,走得近了才看見。全塔由底座、中層、塔身、密檐及塔頂構成。最底部的塔座高16.21米,屹立於高約6米、寬約50米的龜背形土台上。土台以上高5.5米的部位,比上部粗大,這是清代對塔進行維修時造成的。整個底座共有八個面,每面寬14米,一周共112米,直徑為35.6米,其橫剖面為八角形。中層上面高4.99米的部分,上有浮雕和二層仰蓮,蓮瓣寬約40公分,而且上下錯對,披著色彩,十分秀美。越過中層便是塔身。塔身是最能反映佛塔神韻的部分。大明塔塔身高10.99米,每面寬13米,並且每個面的轉角都雕成小塔形磚柱,柱的基礎部分有仰蓮座,柱面上刻有紅色的佛名楷書文字,文字敘述的是釋迦牟尼佛祖一生活動中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和用他的舍利建造的塔名。
兩柱間高大的券拱佛龕雖然離地面很高,但看上去每個佛像都清晰可見。佛龕內的佛像安詳地端坐在蓮花台上,個個頭頂彩繪佛光,表明佛法無邊;兩手放於胸前,右手心向外,好像在誦詠經文。大明塔塔身的上端,從正南開始到東南面止,共有八面佛像。南面的是觀世音菩薩(菩薩是佛教里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接下來依次是:西南面慈氏菩薩,西面虛空藏菩薩,西北面普賢菩薩,北面金剛手菩薩,東北面妙吉祥菩薩,東面除善菩薩,東南面地藏菩薩。另外,在每一面菩薩的右下角刻有本面菩薩的法名,並刻有八句佛語,分別講述了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涅盤的八件大事。八面佛像的雕塑風格和唐代的雕塑風格基本接近,人物表情十分莊重肅穆,形體豐滿,姿態典雅。至於佛像的高大程度,與國內所有塔上佛像相比,則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觀世音佛像最為精美罕見。每面佛像的頂部都雕有寶蓋,寶蓋下方兩旁騰在空中的是飛天。飛天的下方是力士和站在佛兩側的守護神。八個面中,東、西、南、北四個正面是守護神,其餘四面是力士。塔身的上面是佛塔密檐,共十三級。密檐總高39米,每道檐之間的距離自下而上逐漸縮小,除第一層上瓦的是大板瓦外,其餘各層全部以磚代瓦。每層塔檐下都掛有風鐸。鐸是古代宣布政教或發生戰事時使用的一種大鈴鐺。此塔上的風鐸大小不一,造型各異。鐸下掛有奔馬狀、圓形及金剛樣式的鐵錘,每當清風徐來,風起錘動,擊打風鐸,站在數里之外,仍能聽見悅耳的鈴聲。
出博物館大門後沿牆右拐,走到一個叫南城的村莊,村中有一條東西向的大道,沿大道一直向西,過村不遠後就會看到一座小塔,小塔坐落在遼中京城外城中,建於金大定三年(1163年)。此塔高24米,底座長3.3米,平面為八角形,是磚築十三級密檐式塔。小塔沒有台基,而是平地而起,這一點與大明塔不同。基座高2.7米,八個面的正中都雕有蹲伏狀伏獅和力士。力士與伏獅上部有磚雕通周單瓣仰蓮,仰蓮至第一層檐以下是佛龕,龕上雕有傘蓋。東西南北四個正面的佛龕為券形,龕內無佛像,其餘四個面的佛龕浮雕而成,龕內各雕有脅侍一對,脅侍頭上雕有飛天。塔剎為小塔式,南面有小佛龕,上用磚雕寶珠和火焰封頂。
從小塔望去,大塔的樣子已經模糊不清,但這僅僅是遼中京城內城的一面城牆的距離,遼中京原城布局建築仿北宋的都城汴梁,城池為方形,全城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外城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周長15400米;城牆高4至6米之間,寬11至15米。現在,只有西城牆保存比較完整。內城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40米,周長7000米。最裡面的皇城呈正四方形,每邊長1000米,是全城的靈魂和核心,也是皇帝居住和處理軍機大事的地方。,而這外城城牆的長度恰恰是從天義到這裡的距離,我從天義坐車而來用了40多分鐘,對於遼中京之大,我是有所準備的,但這走下來,還是大大出乎我所料,看看圖中所示的半截塔位置在外城之外,更是沒有信心走下去了,再加上天又下雪、還要趕車,只得下次再去了。半截塔位於遼中京城外西南角上,建於遼道宗清寧三年(1057年),此塔平面為正八角形,屬實心密檐式磚塔。塔高14米,東西南北四面均有佛龕,兩側有雕磚雲紋兩朵。佛龕內原有佛像,今無存。其餘四面雕有脅侍和並列的小塔狀飾物。塔座正南面有一洞穴,入洞兩米後向東拐進有一空間,高、寬各約2米,是塔宮,早期被打開。此塔過去疑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武平路(遼中京大定府元代曾為武平路)大地震時倒塌,近年維修時專家認為就是一平頂塔,而非半截塔。
兩塔之間有一座石碑,字跡已經模糊不清,看它的位置,應該是內城南門——陽德門通往外城南門——朱夏門德大道上,大概是為此而立。據資料記載,這條大道寬65米,換到今天,應是雙向10車道的大馬路了,便是在瀋陽,這樣寬闊的馬路也不多見,可見遼中京當時的繁華程度,不愧為當時亞洲數一數二的大都市。現在大道及兩側都成了耕地,地上殘磚碎瓦甚多,甚至還有陶罐、水缸、瓷器的碎片,這在其他遼金城址里是不多見的。遼中京是遼西歷史上的重鎮,它先是僅次於上京的重要陪都,後來逐步成為遼朝中晚期的首都,先後經歷了遼、金、元、明四個歷史朝代,因此,它在中國歷史特別是在遼、金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中京城在其建成後的幾十年中不斷擴建,不僅殿堂廟宇鱗次櫛比,而且手工作坊、商賈街市也很多,象冶金、瓷器等工業相當發達,車、馬、農具的製造更為精美、適用。中京的建立,對我國北方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公元1006年,遼中京正式成為皇都,自遼聖宗開始至遼滅亡,歷時116年。
大道的盡頭是一堵土牆,土牆的斷面十分清晰,一層泥土一層磚瓦的碎片,這便應該是內城南門——陽德門的遺址了,城牆上立有一石碑,刻有“陽德門遺址”的字樣。
過陽德門沿城牆向東走便到了天義通往赤峰的大道上,經赤峰到林東,便是遼上京臨潢府---遼國的皇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