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殃

遭殃

遭殃,拼音zāoyāng,出自漢代王褒 《九懷·尊嘉》。

基本信息

釋義

基本解釋

遭殃遭殃

[smite; disaster; suffer] 遭遇困難,遇到麻煩。

詳細解釋

遭受災殃。

漢·王褒 《九懷·尊嘉》:“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封神演義》第十八回:“我不忍萬民遭殃,黎庶有難。”

曹靖華 《飛花集·洱海一枝春》:“海水泛濫,淹沒田舍,這一帶人民可遭殃了。”

另種解釋

說 “殃”就是鬼,誰碰上誰就要“遭殃”。 “ 出殃”也叫“回煞”或“回殃”。據說“閻王爺”把死者靈魂用麻繩或鐵鏈綁鎖,指派小鬼押上回家謝灶,也是死者靈魂最後一次返家“告別”,

來歷

傳說古時候有個吃人的怪獸叫“殃”,每到晚上就出來吃人,因此晚上人們就不敢出來,家家關門閉戶。人們晚上有急事最怕的事情就是遭遇到“殃”。所以後來人們就把“遭殃”當做最倒霉的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